苏晓霞
甘肃省天水市张家川县刘堡学区 甘肃 张家川 741500
摘要:语文是小学阶段的基础性学科,对于学生今后的成长以及全面发展有着非常显著的促进作用。伴随着我国教学体制改革进程的不断推进,如何在更高层面上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以促进学生得到更好的成长与发展,成了很多初中教学工作者们研究的重点课题。本文简单阐释了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创新应当遵循的原则,并从笔者工作经验出发提出了一些建议性创新策略,以期为相关教学工作者提供帮助。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语文;原则;策略
语文是我国小学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之一,对于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锻炼学生的学习思维以及提升学生能力素养等方面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1]。随着我国新课改进程的推进,初中语文教学迎来了新的挑战与要求,作为初中语文教学工作者应当不断更新自身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以充分适应教育形式的发展以及当今学生的身心特点。语文课堂由教师、学生、教学三个主要部分组成,要想实现课堂教学的改进与创新,也需要从这三个方面进行着手,采取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及改善教学方法等措施,实现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提升,促使语文课堂教学质效得到更好的发展与提升。这是新课改对我国小学语文教学提出的重点要求,是每个语文教学工作者都应当重点研究的课题,也是本文接下来要讲述的重点内容。
一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创新应当遵循的原则
(一)主体性原则。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创新应当遵循“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将更多的课堂时间留给学生,突显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地位,进而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2]。
(二)趣味性原则。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应当从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出发,注重体现语文课堂的趣味性,这样更加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与动力,能够实现课堂教学效率的稳步提升。
(三)教育性原则。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不能仅仅注重对学生进行知识方面的传输,更加要注重对学生品德、人格的塑造以及能力、素养等方面的培养,为学生今后的成长以及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 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创新策略
(一)情景创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小学生的年龄尚小且自控能力不足,难以将注意力长时间集中在课堂上,特别是学生经过课间时间的玩耍与打闹之后,兴奋的心情迟迟得不到平复,很难实现注意力的快速集中,这对于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有着一定的阻碍作用[3]。因此,教师在正式开展课堂教学之前可以通过一些引导手段为学生创设合适的学习情境,给学生营造一种积极、宽松、舒适的学习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探究欲望,促使学生将注意力快速集中到对课堂内容的学习中。
例如,在教学《找春天》的时候,教师可以先声情并茂地给学生朗诵一段课堂导入语“小朋友们快看,春姑娘缓缓地走来了,她用双手抚化了冰冻的河床,她轻轻唤醒了熟睡中的小草,她为大树穿上了绿装,她引来了成群结队的燕子……”。随后,教师再为学生播放歌曲《春天在哪里》,并对学生说“大家翻开课本跟随老师一起寻找春天吧”。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动画视频,从听觉、视觉等多重感官来刺激学生,以达到良好的课堂导入效果。
(二)游戏引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游戏具有典型的娱乐性效果,将游戏与语文教学进行融合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达到“寓教于乐”的作用[4]。对此,教师应当深度挖掘课堂教学内容,根据不同的教学任务设定不同的游戏教学方案,充分提升语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例如,在识字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采取“猜谜”游戏的教学方式,如“黄”:“草字头,一压由,下面两颗小石头;“弯”:一点一横长,两竖顶着梁,左右各一点,“弓”字下面藏;“高”: 一点一横长,口字顶着梁,大口张开嘴,小口里面藏……这样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欲望,还可以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记忆。在教学古诗词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采取一些“古诗词接龙”或者“飞花令”、“看图猜诗词”等游戏,为学生营造一个积极活跃的课堂氛围。在教学一些故事性加强的课文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采取“角色扮演”的方式进行学习,这样可以将让学生深入到故事情景中,感受故事中的情节变化以及人物形象,进而让学生产生更加深刻的认识与理解。
(三)深入探究,锻炼学生学习思维
小学语文教学并非仅仅教授给学生知识技能,还要注重对学生智力的开发以及思维的锻炼,实现课堂教学由知识传输向能力培养方向的转变,这是新课改中的重要要求[5]。因此,小学语文教学工作者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应当积极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启发学生开动脑筋并进行独立思考,对自己心中的问题进行深入性探索,完成对课堂内容的全面性学习。
例如,在教学《落花生》的时候,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是想做花生还是石榴?”此时,绝大多数的学生都会按照课本中的“标准答案”来回答,教师可以继续向学生提问“难道外表对于一个人不重要吗?”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让其相互之间进行讨论,经过观点汇总之后,再由老师进行统一点评。在这个过程中,不同学生的思维与想法可以得到激发与碰撞,学生们思考问题的思路会得到发散与拓展。再比如,教学《卖油翁》的时候,教师可以就文章中最后一句话向学生提问“同学们,你们思考一下,我们学习是否也如卖油翁所说的一样,只需要‘手熟’即可?”……类似的案例还有很多,只要教师能够深入挖掘,都可以实现对学生学习思路的拓展与延伸。
(四)开展活动,增强学生学习体验
新课程标准中非常明确的指出“课堂教学应当与学生的生活相融合”,对此,教师应当根据课堂教学目标开展丰富多样化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的大认知、思想以及能力的升华,充分提升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感悟与体验,进而更好地完成课堂教学目标。
例如,在教学《狼牙山五壮士》的时候,为了让学生深刻感受到革命成果的来之不易,让学生更加珍惜当前的幸福生活,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到当地的英雄纪念馆中进行参观学习;在教学《慈母情深》的时候,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些生活性作业,如让学生帮助母亲做家务或者给母亲洗脚等等;在教学《背景的春节》时,教师可以准备一些毛笔、红纸、剪刀等道具,让学生在课堂上练习“写对联”或者“剪纸”等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到春节的浓浓氛围……通过丰富多样化的实践活动,学生们对于所学内容的感悟与体验会得到加深,这对于学生品德、人格等方面的塑造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
结束语:
综上所述,时代在发展,社会在不断进步,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再适应当今教学形式的发展,特别是在新课改大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工作者们更加应当改变教学理念、创新教学策略,以应对新课程标准中的要求。只有这样,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才能实现新的提升与突破,学生们才能得到更好的学习与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秀丽.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策略[J]. 当代家庭教育, 2019, 000(016):165-165.
[2] 罗兴梅.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J].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20, 000(003):52.
[3] 唐立华.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策略探微[J]. 基础教育论坛, 2020, 000(010):25-26.
[4] 车利民.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策略探析[J]. 成长, 2020(1):164-164.
[5] 金利嵘. 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情感教学策略研究[J]. 进展, 2019, 000(009):105-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