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项目施工成本管理 陈红应

发表时间:2021/7/6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2期   作者:陈红应
[导读] 工程建设项目成本与普通产品的成本不同

        工程项目施工成本管理
        陈红应
        云南建交建设有限公司  云南省昆明市  650000
        摘要:工程建设项目成本与普通产品的成本不同,它具有产品复杂、外部环境多样、结构多变、项目产品一次性、不可逆转性等特征。
        本论文对目前工程项目施工成本管理的现状、普通存在的问题和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总结。针征对存的问题提出了组织、技术、经济、合同方面的改进措施。并对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提出了采用成本预测、成本计划、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分析、成本考核方法进行管理。
        关键词:施工成本管理、改进措施、程序、方法


        第一章  工程项目施工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1.1工程项目施工成本管理现状
        我国大部分施工企业目前在工程项目施工成本管方面较为粗放、靠经验进行理层,成本管理体制建全,缺乏激励、竞争和约束机制,管理制度不完善,水平低,成本开出大,效益低。
        1.2工程项目施工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
        1.2.1对成本管理认识上存在误区
        工程成本管理,若只是成本管理部门或成本管理人的事,就会使材料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只注重职责分工范围内的工作,不关心成本,通过增加成本来提高工作质量。
        1.2.2施工阶段成本管理体系不够完善
        施工企业一般由项目经理部定期上报项目的实施情况,虽然明确了权力,但没有明确应承担的责任。会导至项目经理不重视成本管理,因为成本管理所创造的利益归企业所有,而工程项目因为成本管理而造成的质量问题由项目经理负责。
        1.2.3忽视了工程项目的质量控制
        为了保证工程质量往往需要增加成本投入,但不能因此把成本与质量进行对立。按照惯性思维,提高工程质量住住会需要增加成本,所以项目经理为了减少承担质量责任的风险,就只强调工程质量,而不重视成本管理,使企业的效益降低;
        1.2.4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
        促进成本管理的动力是奖罚分明。施工企业除了要明确项目经理的权力和责任外,还应该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目前施工企业在成本绩效考核方面,存在规定不明确、落实不到位等情况,这就大大挫伤了员工成本管理的积极性,造成本管理停留在表面形式,落实不到位。
        1.2.5对施工过程缺少有效管理,尤其是对材料的管理
        事前叫计划、事后叫补救,工程项目主要由人工、材料,机械成本等主要因素构成。因施工过程企业和项目经理部缺少成本管理办法,材料的浪费严重、人工和机械存在窝工现象,成本大大增加。
        第二章 工程项目施工成本管理改进措施
        2.1完善施工成本管理的基础工作
        施工成本管理最根本、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是建立成本管理体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企业制定统一的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相关制度、方法、内容和格式。制定能反映项目的项目编码、项目名称、计量单位、最高限价的施工成本管理表格。编制适应性、有效性和相对的先进性较强的企业定额不断更新。
        建立市场询价点、资料收集网络,市场行情预测机构。建立成本资料、报表的归集、整理、保管和使用制度。
        2.2施工成本管理的有效措施
        2.2.1组织措施
        组织措施是从企业和项经理部组织结构管理方面采取的措施。先落实组织机构和人员,明确任务分工、相关权力和责任,全员参与。
        2.2.2技术措施
        成本管理的技术措施:先对项目进行技术经济分析并确定最佳施工方案,然后根据方案进行材料比选,在满足使用功能的情况下下,采取调整配合比、外加剂、代用等技术手段降低材料用量;根据方案选用机械;结合方案及现场条件,降低库存、运输成本;选用新材料、新工艺、先进的机械降低成本。
        2.2.3经济措施
        成本管理的经济措施:首先确定目标成本、编制资金计划,然后进行风险分析,制定相关的预防措施。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根据资金使用计划严控开支,及时准确做好资金使用、核算台帐。及时办理工程签证、建立变更台账。
        2.2.4合同措施
        成本管理合同措施:针对分包项目,首先确定合同架构,分析、比较合同结构模式,根据工程实际情况选用适合的合同结构模式。然后仔细修订影响成本的合同条款,研究潜在的风险,识别和分析风险因素,采取规避、转移等必要的风险控制措施。合同履约期间,跟踪对方及我方的合同执行情况,依约进行索赔和防止对方索赔。
        第三章 工程项目施工成本管理的程序和内容
        施工成本管理包括成本的预测、计划、控制、核算、分析、考核等的程序和内容。
        3.1施工成本预测
        施工成本预测是在工程施工前通过取得的以往项目数据资料、信息并结合施工项目的具体情况,采取经验总结、数字模型及统计分析等方法,对未来的成本及其发展趋势做出预测,为项目经营决策和编制成本计划等提供数据。
        3.1.1成本预测的方法
        3.1.1.1成本定性预测方法
        成本定性预测方法有经验评判法、专家会议法、德尔菲法、主观概率法。
        3.1.1.2成本定量预测方法
        成本定量预测方法:时间序列预测法、回归分析预测法。
        3.1.1.3成本不确定性分析预测方法
        对工程项目进行经济评价或投资决策所采用的数据,大部分来自对工程项目未来情况的估计和预测,这些数据在大多是不确定的,可采用敏感性分析法、盈亏平衡分析法、概率分析法等专业的方法进行工程项目的各个不确定因素。
        3.2施工成本计划
        施工成本计划是为进行项目成本控制编制的,反应项目的生产成本、成本水平、成本降低率等及为降低成本采取的相应措施的书面方案。
        3.2.1施工成本计划的编制内容
        3.2.1.1编制说明
        对工程的概况、范围、合同条款,企业对项目经理的目标成本要求,施工成本计划编制的依据、编制情况、主要指标、指导思想等进行具体说明。
        3.2.1.2施工成本计划的指标
        施工成本计划应结合项目情况采用专业方法确定的指标。有以下几类:
        a.数量指标:主要生产要素成本指标、单位工程(或子项目)成本指标、总成本目标。
        b.质量指标:设计预算成本计划降低率(%)、责任目标成本计划降低率(%)。
        c.效益指标:设计预算总成本计划降低额、责任目标总成本计划降低额。
        3.2.1.3按工程量清单列出单位工程计划成本汇总表

                     单位工程计划成本汇总表

序号

清单项目编码

项目名称

合同单价

计划成本

备注

1

 

 

 

 

 

2

 

 

 

 

 

……

 

 

 

 


        单位工程计划成本汇总表
        序号 清单项目编码 项目名称 合同单价 计划成本 备注
        1     
        2     
        ……     
        3.2.1.4按成本性质划分单位工程成本汇总表
        依据项目造价数据,按人工、材料、机具和管理费分别进行分类汇总,编制单位工程成本计划表。
        3.3施工成本控制
        工程项目施工成本控制分为事前控制、事中控制(过程控制)和事后控,贯穿于项目实施的全过程。是成本管理的重要环节。
        3.3.1施工成本控制的程序
        规范化的控制程序是成本控制的前提,管理行为控制程序是成本控制的基础,指标控制程序是成本控制的重点。
        3.3.1.1管理行为控制程序
        管理行为控制是要求项目参与人员的管理行为按事先规定的程序和方法的进行。
        3.3.1.2指标控制程序
        指标控制,是施工成本控制的关键。
        3.3.2施工成本控制的方法
        3.3.2.1施工成本过程控制法
        a.人工费的控制
        按比例将生产用工、零星用工进行数量和单价计算,采取“量价分离”,加强现场管理、流水作业、提高生产率、降低工耗、劳务分包等方法进行控制。
        (a).编制先进适用的企业定额,以工作任务书形式控制安全文明施工、零星用工等;(b).合理调配工种、工人数量满足施工要求,提高作业队的管理水平、工人的技术水平。(c).加强技术、技能培训,提高员工的业务水平和操作能力,培养一专多能的技术工人。(d).保持基本的施工力量和业务骨干相对稳定。
        b.材料费的控制
        (a).数量的控制
        ①.定额能准确计算出消耗量的主要材料,依据消耗定额,实行限额领料制度。
        ②.定额不能准确计算出消耗的材料,结合实施项目的特点,和类似项目的耗用量,制定指标,控制发料。采用指标进行控制。
        ③.材料物资及时、准确做好收发、投料计量。
        ④.零星材料(如钉子、铁丝等)易耗材料,先根据计算出所需材料费用,将费用打包发包给劳务方包干使用,采用包干控制。
        (b).价格的控制
        主要由物资物采购部门统购统供,控制材料价格,资物采购部门及时掌握市场价格信息通过采用统一询价、招标方式进行控制。
        c.机械费的控制
        根据项目特点、条件选择合适的施工机械,在要满足施工需要的情况下,尽可能考虑降低成本,提高综合经济效益。
        (a).数量的控制
        ①.根据施工方案和施工特点,选择适合的施工机械,合理安排施工,制定使用计划。加强机械调配,尽可能使用现有机械设备。
        ②.计划好各施工工序的衔接,安排好机械设备工作时间。
        ③.采用相关奖励办法,核定机械台班数量,提高机械生产效率。
        ④.减少机械设备闲置和浪废,加强设备管理。
        (b).价格的控制
        ①.加强操作人员的培训,机械的维修、保养工作。
        ②.加强机械配件、耗材管理,降低成本。③.设置机械管理员,负责设备调配、检查、维修机械。
        3.4施工成本核算
        成本核算包括定期和竣工成本核算。先确定核算的原则、范围、方法、内容,施工实施过程中由项目部建立项目业务核算台账和施工成本会计账。
        施工成本核算分两步:第一是先按规定的成本开支范围对施工费用进行归集和分配,计算出实际发生额;第二是按成本核算对象,计算出该施工项目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
        施工成本核算的对象为单位工程,已可根据实际情况划分成本核算对象。施工成本核算的基本内容包括:
        3.4.1人工费的核算
        工程项目施工成本核算中的人工费是指按照国家规定支付给直接从事生产施工的、现场制作的工人,用人力装器材自工地仓库运至工地和在工地范围内转移的辅助工人,在现场直接为工程制作构件的工人,以及为施工机械送料、配料和搬运施工机械所需产品(如砖、混凝土)辅助工人的工资、计提的福利费和发放的劳保费等。核算中应严格与一切非工程施工发生的人工费进行区分。
        3.4.2材料费的核算
        工程施工过程中所消耗的材料,可根据发出材料的有关原始凭证分类整理、汇总后直接计入或分配计入各成本核算对象的“材料费”项目。
        3.4.3施工机具使用费的核算
        a.租用的施工机械应按租赁机械设备种类、使用及停置台班数量和规定的结算价格支付机械租赁费。并计入有关成本核算对算的机械使用费中,如几个成本核算对象共同受益,应以定额使用量等为标准进行分配,计入各成本核算对象的机械使用费中。
        b.使用自有机械,成本先通过机械使用台帐核算,月末再进行分配计入受益成本核算对象的机械使用费中。
        c.按照约定支付的施工机械安装、拆卸和进出场费应先通过“待摊费用”账户归集,然后根据实际情况,摊销计入或一次计入受益成本核算对象的机械使用费项目中。
        3.4.4其他直接费的核算
        a.其他直接费在发生的当时,能确定各个具体成本核算对象的,直接记入受益对象的成本中。
        b.其他直接费在发生的当时,不能确定各个具体成本核算对象的,应先通过“工程施工——其他直接费”明细账户核算,期末时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以下方法进行分配。
        3.4.5间接成本的核算
        施工间接成本应先进行归集,然后采用一定的方法分摊计入受益的工程项目成本。
        a.施工间接成本的归集,应根据工程项目需要在会计核算中设置“工程施工——间接费用”明细账户。
        b.施工间接成本的分配
        (a)如施工当期企业只有一项工程在施工,归集的施工间接成本可直接分配入该项目成本。



        (b)按工程直接费成本比例进行分配
        施工间接成本分配率(%)=施工间接成本总额÷工程直接费成本之和×100%
        工程施工间接成本分配额=该工程直接成本数×施工间接成本分配率(%)
        (c)按工程人工费成本比例分配
        施工间接成本分配率=施工间接成本总额÷各工程人工费成本之和×100%
        某工程施工间接成本分配额=该工程人工费成本数×施工间接成本分配率
        3.5施工成本分析
        施工成本分析是利用经过核算的实际成本与目标成本、预算成本、类似施工项目的成本等进行对比,分析成本的变动情况、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对成本的影响及成本变动的因素,对成本计划的合理性检查,了解成本变动的规律,寻求降低成本的措施。
        3.5.1施工成本分析的基本方法
        施工成本分析的基本方法有:因素分析法、比较法、差额计算法、比率法。
        3.5.2综合成本分析方法
        根据影响成本费用的因素,按分部分项工程成本、月(季)度成本、年度成本进行分析。
        3.5.2.1分部分项工程成本分析
        对已完工的分部分项工程,进行实际成本、目标成本和预算成本的“三算”对比,分别计算出实际偏差和目标偏差,分析偏差原因,寻求降低成本的途径。
        3.5.2.2月(季)度成本分析
        a.将施工实际成本与预算成本进行对比,分析成本降低水平;累计施工实际成本与累计预算成本对比,分析累计的成本降低水平,预测实现项目成本目标的完成可能性。
        b.将实际成本与目标成本进行对比,分析目标成本的完成情况、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而采取措施,保证成本目标的实现。
        c.将各成本项目的成本进行分析,了解成本管理的薄弱环节,总成本量的构成比例情况。
        d.将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目标值与实际值进行对比,分析产量、工期、质量、“三材”节约率、机械利用率等对成本的影响。
        3.5.2.3 年度成本分析
        施工周期较长的项目,还要进行年度成本综合分析,总结一年来成本管理的情况。
        3.5.2.4 竣工成本综合分析
        将工程项目竣工成本进行分析、主要资源节超对比分析、主要技术节约措施及经济效果分析,全面了解单位工程的成本构成和降低成本的来源,对后续同类工程的成本管理提供参考。
        3.5.3成本项目的分析方法
        3.5.3.1人工费的分析
        项目施工所需的人工费,应按签订的劳务合同确定,合同约定之外的劳务费,可能发生:a.因工程量增减而调整的人工费;b.零星计日工资;c.班组和个人进行奖励的费用。
        3.5.3.2材料费的分析
        a.主要材料的费用分析
        价格变动费=实际数量×(计划单价-实际单价)
        消耗数量变动费=实际价格×(计划用量-实际用量)
        b.周转材料使用费的分析
        影响周转材料费的主要因素是材料周转率和损耗率,周转率低,则材料周转的时间长,成本支出就增加。损耗率大,成本支出已相应增加。
        c.材料储备资金分析
        影响材料的储备资金因素是材料日平均用量、材料单价和储备天数计算。
        3.5.3.3机械使用费的分析
        由于工程施工的特点,在施工中不可避免会出现施工间断,影响机械的连续作业;有时为加快施工进度和工种配合,需要机械连续不停地运转。因此在机械设备的使用过程中,应满足施工需要为前提,加强机械设备的平衡调配,充分发挥机械的利用率。
        3.5.3.4管理费费的分析
        管理费分析,应通过预算(或计划)数与实际数的比较来进行。
        管理费预算(计划)与实际比较表

          管理费预算(计划)与实际比较表

序号

项目

预算

实际

比较

备注

1

管理人员工资

 

 

 

 

2

办公费

 

 

 

 

 

 

 

 

合计

 

 

 

 


        序号 项目 预算 实际 比较 备注
        1 管理人员工资    
        2 办公费    
        … …    
        合计     
        3.6施工成本考核
        项目完成后,对项目施工成本形成中的各主体,按施工项目目标责任制的要求,将实际成本指标与计划成本、预算成本指标进行对比和考核,评定施工项目成本计划的完成情况和各主体的业绩,进行相应的奖罚。
        3.6.1施工成本考核的内容
        施工成本考核按两个层次进行,一个层次是企业对项目经理部的考核;一个层次是项目经理对所属各部门、施工队和班组的考核。
        3.6.1.1企业对项目经理的考核
        a.考核项目责任目标成本的完成情况,包括总目标及其所分解的施工各阶段、各部分或专业工程的成本目标完成情况。
        b.项目经理落实成本管理责任制的情况,项目经理是否认真组织成本管理和核算,对企业所确定的项目管理方针及有关技术组织措施的指导性方案是否认真贯彻实施。
        c.成本计划的编制和落实情况,成本管理组织与制度是否健全,运行机制是否存在问题。
        d.对各部门、各施工队和班组责任成本的检查和考核情况,项目经理是否经常对下属管理人员进行成本效益观念的教育,管理人员的成本意识和工作积极性。
        e.在成本管理中贯彻责、权、利相结合原则的执行情况,项目经理部的核算资料账表等是否正确、规范、完整,成本信息是否能及时反馈,能否主动取得企业有关部门在业务上的指导。
        3.6.1.2项目经理对所属各部门,各施工队和班组的考核
        a.项目经理对所属部门、岗位成本的完成情况,执行情况进行考核。
        b.项目经理对所属施工队劳务合同完成情况,合同以外费用情况,对班组施工任务管理、完成情况进行考核。
        c.项目经理对所属生产班组施工任务与施工预算进行对比,考核班组责任成本的完成进行考核。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工程造价术语.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13
        [2]中国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协会标准.建设项目施工图预算编审规程.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10
        [3]周述发,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
        [4]柯洪,郭婧娟,建设工程计价,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17
        [5]丁士昭,王雪青,毛志兵,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7
        [6]任汉波,建设项目成本控制与案例[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11
        [7]常文,基于可持续发展的企业成本管理体系构建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商业大学,2013
        [8]何成旗,马卫周,工程项目成本控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
        [9]马丹祥,魏蓉,工程项目成本控制与分析,北京;北京希望电子出版社,2016
        [10]周述发,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
        [11]李启明,土木工程合同管理(第三版),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