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养正文化助推学校高质量发展

发表时间:2021/7/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3月7期   作者:王治令
[导读] 文化是一种力,文化力,文化是一所学校最重要的财富,

        王治令
        沙市洪垸小学  湖北省荆州市  434000

        文化是一种力,文化力,文化是一所学校最重要的财富,是教育之“力”,是学校凝聚力、竞争力和创造力的源泉。办学校就是办一种文化、一种精神。文化是学校内涵发展的最主要的载体,是学校内外形象的呈现和办学实力提升的象征,是学校软实力的核心要素。学校要创出品牌、办出特色,不是靠表面轰轰烈烈的一系列活动,而是靠文化的引领,因为品牌是需要文化支撑的,文化是品牌创建的基础和灵魂。
        沙市洪垸小学———如楚楚动人的江南女子,以其蕙质兰心,端庄典雅的迷人风采,亭亭玉立于荆江畔。学校先后荣获全国科普示范学校、全国青少年特色足球学校、湖北省校园文化建设实验基地,湖北省巾帼示范岗,湖北省学校文化建设先进学校、湖北省阅读示范基地学校、荆州市三八红旗集体、荆州市示范家长学校、荆州市教育科研先进单位、荆州市卫生单位、荆州市“文化三市”创建进校园诗词教育先进课程示范学校、教学质量先进单位、沙市区文明单位等多项殊荣。学校教学设施齐全,有录播室、实验室、计算机室、舞蹈室、图书室、阅览室等专用教室。“厚德”、“臻善”、“致知”、“博观”四楼错落有致。面对学校发展的基础,学校发展的教育环境,学校发展的社会需求,如何做好学校发展的顶层设计,谋划学校内涵发展蓝图,这是事关洪垸小学发展的重大课题。
        俗语说:求其上者得其中,求其中者得其下。这是社会生活的一般真理。学校建设也是如此。所以,我们一直在寻求一个支点,一个足以支撑学校快速发展,优质发展的支点,一个把洪垸小学办成高品位的现代城市教育学校的支点。当今学校之间的竞争,从表面上看是人才的竞争、制度的竞争、质量的竞争,而从深层次去看,归根还是文化的竞争。办成高品位的现代城市教育学校靠什么?靠文化。如果一所学校不能形成属于自己的积极向上的学校文化,那么这所学校就很难有长久的生命力和核心竞争力。
        正是基于这样的思考和认识,我们从文化的视角高起点审视和谋划学校发展,以文化建设为支点,确立了文化奠基,内涵发展,高位求进,用文化的力量来助推动学校发展的战略思路。
        一、以理念文化领跑学校高品位可持续发展
         理念文化是学校文化背景的浓缩,是学校未来的发展方向,也是全校师生共同的文化追求。它指引着办学方向,体现着办学特色,引领着育人方向。理念文化关系到学校是否健康发展的大问题。先进的办学理念对内是凝聚力、向心力,对外就是核心竞争力和品牌。
         建校以来,学校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树立创新意识。内强素质,外塑形象,从严治校,创建学校特色。学校秉承“注重儿童体验,唤醒生命活力”的办学理念,以“办有体验的教育,育有情感的人才”为办学目标,以“崇文尚武,儒雅弘毅”为校训,办“人文气息浓郁,文化积淀丰富,教育质量优质,学校特色鲜明”的学校。
        近几年,在对养正教育思想传承的基础上,深化养正教育主题,构建“养正教育”办学思想,以启智养正,演绎素质教育精彩:以健体养正,彰显学校办学特色,以立德养正,诠释育人应有之义;以修行养正,彰显师生精神风貌,以文化养正,浸润学生心灵。
        优质教育是能够促进学生自主发展、和谐发展、有个性的发展和可持续性发展的教育。教育的本质就是让一个人变成一个真正的人,让原本这个人成为最好的自己。教育的真谛就是让高尚品格在学生的灵魂中扎根,让学生成为一个具有高尚品格的人。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学校教育的目标就是要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高尚品格的人。
        “以人为本”就是把“人”作为学校最重要的资源,以教师、学生为主体,以师生发展为根本目的,一切为了人,一切服务于人。
        艾·阿德勒在《理性人性》一书中指出:学校是每个儿童在其精神发展过程中所必须经历的一个场景。因此,它必须能够满足健康的精神成长的要求,只有当学校与健康的精神发展的必要性保持和谐,我们才说这是一个好学校。“以人为本”是学校养正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易经》曰:“蒙以养正,圣功也”,养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彰显了学校办学特色与价值追求,养正教育以培养良好习惯为基础,通过启智养正,健体养正,立德养正,修行养正,文化养正实施。

让学生“言正,身正,品正,以正身;手正,体正,脑正,以勤业。”身正业勤,修身养性,健全人格,养正立人。
        二、以教师文化建设带动学校品牌发展
        学校发展,教师为本。一支一流的教师队伍成就一所一流的学校,要打造学校品品牌,就必须着力建设一流的教师队伍。
        学校以“教师幸福成长,阶梯发展”为养正教育的动力源泉,助推学生、教师和学校共同成长,我校通过打造“最美养正教师”特色品牌,加强师德教育,传递师德正能量,使教职工保持高涨的专业激情。学校从铸师魂,目标导向,搭建平台,提升专业能力,提升学习力五个方面引领教师专业化成长,以抱团子、结对子、压担子、找岔子、搭台子为教师专业成长指明方向,让教师在和谐互动的正向氛围中合作共赢,追求共同发展。全力搭建“培训平台、实践平台、研究平台、读书平台、引领平台、展示平台”六大平台。为教师专业发展铺路搭桥,营造促使教师成功的教育生态,阶梯式培养成功教师。以项目管理、团队式考核和绩效评价为抓手,对教师考核实施多元激励评价,由传统的“评价”转为现在的“达优”引领教师通过自身努力积极争先创优,增强发展的自信,使教师在专业上有参与感,行动上有效能感,职业上有成功感。
        三、以课程文化推动学校内涵发展
        课程开发与教学指导能力是学校竞争能力的核心,课程文化是学校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和根本指标。课程改革实质上是一种课程文化的重建。
        在办学过程中,我校认真落实课程计划,优化学科性课程,强化活动性课程,加强隐形课程建设,注重校本课程开发。
         着力研究课堂教学,引导教师追求有效教学,高效教学和个性教学三种递进境界,追求师生共进的最佳课堂教学效果,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学校开展“一五三”素养课堂,为主的主动体验。五学:预学、导学、悟学、评学、延学。三互动:师生活动、生生互动、人本互动。紧紧依据课改,不断优化导学案、导学小组合作互学,生态体验悟学群激评价评学的养正课堂。养正课堂突出学生主体,强调每一个学生的需求、欲望和意识,兼顾学生的个性发展,充分依靠学生、相信学生有无限的学习潜能,把学生作为教学的第一资源,课堂上将一切落实到学生的学习上,构建学习型小组,建立小组评价激励机制,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合作探究,展示学习成果。让课堂形成强大的学习场,激发学生内在强能,张扬个性,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效率。
        洪垸小学通过完善课程结构,让学生“学”起来,丰富课程内容,让学生“美”起来,拓展课程形式,让学生“创”起来,整合课程资源,让学生“乐”起来,经过不断的探索与实践,洪垸小学在养正课堂中明是非,辨善恶,知荣辱,扬正气。在养正课堂中养正好习惯,养正好行为,养正好品德,养正好思想,培养了能力,提高了综合素质。
        四、以生态德育文化促进学生和谐发展
        学校坚持“德育为先,育人为本”的工作思路,以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为目标,以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和谐发展为宗旨,从人与自然互相依存、和睦共处和互惠共生的生态观点出发,构建生态德育体系。学校本着“近、小、实、亲”原则,把目标分解到分学段,构建养正教育目标体系。以德育“五要素”为横坐标,以年级为纵坐标,按照德育内容,循序渐进,构建起养正教育的内容体系,根据德育途径,把课程、实践、组织、环境、管理等五大德育途径有机运用到养正教育中,构建起养正教育的途径体系,按照鼓励创新点的施教原则,把语言说理、榜样示范、修养指导、实践锻炼、行为训练、规范制约、评价激励等方法具体化,选择使用达成德育目标的最佳方法,构建起养正教育的方法体系,建立健全学校年级、班级良习培养制度,明确班级负责人和教师职责,形成齐抓共管、全员育人的养正教育工作格局,构建起养正教育管理体系,科学制定养正教育的评价指标,通过家校结合、亲子互动、师生共评、生生互评等多元评价方法,采取评分、评等、评语相结合,科学制定学生品德行为习惯评价指标,构建起养正教育评价体系,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愉悦,感受到自身的生命价值,从而满足自身心理需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文化的力量正在拉动着洪垸小学向着高品位现代城市教育发展,文化也在引领着洪垸小学的师生朝自己的教育理想迈进——让学校彰显特色品牌,让教师充满高雅品德,让学生具有优秀品格。登高望远,立足于现实。瞻望于未来,我们洪垸人对学校未来的发展充满了信心。因为,文化是学校发展的根基所在,文化的根脉已经根植于洪垸小学的发展之中。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