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阅读与写作良性互动

发表时间:2021/7/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3月7期   作者:计明慧
[导读]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学生只有多读书,才能多吸

        计明慧
        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白山乡九年一贯制学校

        摘要: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学生只有多读书,才能多吸收,多借鉴、多积累,多运用,从而促进写作水平不断提高。有效的课外阅读是学生积累语言,提高写作水平的重要途径之一。
        关键词:  作文教学   课外阅读  习作素材
        在平时的作文教学实践中,我们常常发现,很多学生或没有材料可写,或表情达意不够流畅、准确、生动,归根到底是没有丰富的语言积累和语言经验。那么如何才能丰富学生的语言呢?俗话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些话言简意赅地向我们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书读得多,语言积累到一定程度,文章就会写得好,笔下就会生花。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告诉我们:“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学生只有多读书,才能多吸收,多借鉴、多积累,多运用,从而促进写作水平不断提高。看来,有效的课外阅读是学生积累语言,提高写作水平的重要途径之一。作为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特别是作文教学中,必须十分重视加强课外阅读,引导学生通过有效的阅读,获得语言的积累,情感的积淀,从而自然地应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去。使学生的阅读与写作相互碰撞,相互交融,产生和谐的美,真正让丰富的课外阅读成为学生写作中的一个亮点。只有这样,作文教学才能插上腾飞的翅膀。。        
        一、精选范文引导,注重潜移默化        
        语文课本中的习作类型是各不相同的,它们往往是根据每一个单元的课文内容来安排的。对于不同类型的作文,我会用不同的方法来对学生进行指导,但归根结底我都会用简便易懂的语言帮学生理解题意,使学生明白此篇作文写什么内容如何去写。书本上的例文只有一篇,这对小学生来说是远远不够的,我就翻新找旧,找出一摞作文书,从中选出此类作文的精品,边读边讲,挑出一些优美词句抄给学生,如有精彩段落,就要学生抄在读书笔记上,读一读背一背,这样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词汇,还可以使学生养成看书做摘抄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增加生活体验,丰富习作素材        
        只有让学生平时多留心观察生活,增加生活体验,才能使学生对周围事物有深刻的认识和感受,才能让学生在写作文时有事可写,说实话、真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才能表达出真情实感。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也是实实在在的。为了能让学生从生活中丰富习作素材,我经常根据习作要求,结合各种有意义的节日,安排一些与学生生活紧密相关的实际活动。如利用节假日为长辈洗脚,在母亲节、父亲节帮爸爸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亲身体验一下父母的辛苦,并把劳动过程、父母的反映、自己的心情和真实感受写下来;也可以观察自己最喜欢的小动物,把它的样子、生活习性以及和自己之间发生的趣事,以及你对它的喜爱之情表达出来。长此以往,日积月累,自然而然就丰富了自己的习作素材,写作文时就不会碰到“无话可说“的尴尬局面了。        
三、阅读课外书籍,丰富语言积累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阅读是写好作文的基础,要想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就一定要指导学生广泛阅读课外书籍,并做好读书笔记。

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我不仅通过教学课文来指导学生进行语言积累,而且还鼓励他们大量阅读有益身心健康的课外读物,同时还向学生推荐一些好的报刊读物,如《小学生作文报》、《七彩语文》、《十万个为什么》、《爱的教育》、《草房子》等。书读得多了,积累的知识自然就多,就能把书中的语言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当然还要注意教给学生正确的读书方法,不仅要学会精读、略读,还要学会用心体会,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        
        四、注意个别差异,做到因材施教        
        学生虽然都喜欢作文课,喜欢写作文,但不一定都能写好。我班XXX就是这样一个学生,每次写作文他都很高兴,但每次作文的质量都不好。在写一篇记事的作文的时候,他愣了好长时间没有动笔,问他时,他说不知写什么事。我就提醒他:有没有一件事过去很长时间了,你还记得它?他说有,是暑假里和弟弟一起捉鱼。我又问他:捉鱼带什么东西?在什么地方捉的?是不是一开始就捉到很多鱼?你们又想了什么办法?捉鱼时发生了什么事?最后怎么样了?心情怎样?对于这些问题他都能很流利地回答出来,我就让他把刚才的说的话连起来写下来,果然写成了一篇较好的作文《捉鱼趣事》。        
        五、重视读写结合,提高读书效益。
        “不动笔墨不读书”,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应该把读书笔记作为作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效益,我要求学生每人准备一个积累本,并自己给一个名字,坚持要求学生摘录所阅读文章的好词、好句、好段,写读书笔记,或写阅读感受。通过几年的训练,学生的词汇量增加了,写作素材丰富了,作文水平也提高了。
        其次,重视仿写训练。主要是指导学生在理解原文的基础上用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或者真实的感受,借鉴别人的某些写法,写出富有个性的文章。例如,学习了《桂林山水》这篇写景的典范,课后引导学生去按一定顺序观察和描写其所在城市的典型景物,抓住特点展开联想、抒发盛情,模仿《桂林山水》的构篇方式(总——分——总)的写作方法,有条理地写出《我爱家乡的山水》。学习了《鸟的天堂》一文,课后布置学生观察校园的景色和下课后校园的热闹情景,仿写《鸟的天堂》中的动态和静态的描写,恰如其分地写出《我们的校园》。学习了《琥珀》一文,可让学生模仿文章以事实为根据,把事实写清楚,并展开合理的想象的组材构篇方法,就自己的某个艺术品或一幅图画想象出一个动人的故事,自拟题目写出来。学生通过仿写训练,内化吸收,作文能力提高了,完成了由模仿到运用这种质变的飞跃。
        六、 重视检查阅读效果
        心理学告诉我们:“好表现”是学生的天性。我认为给他们表现的机会,让他们有一种成就感,则更能激发学生主动阅读的动力。基于这种认识,我的做法是:首先在班级中展开读书比赛,定期在课外阅读登记栏上公布每个学生的阅读篇目、笔记篇数、摘抄的条目数。第二,抽取一些读书笔记,定期举办读书笔记展览。第三,经常组织读书经验介绍。第四,召开读书心得交流会。第五,注意发现优秀习作,积极组织向校内外刊物投稿。通过多种形式的检查,让学生互相学习,看到别人的优点,看到自己的不足,学生就会不甘落后,就会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从而使爱读书的氛围更浓,更加有利于调动学生读书的积极性。
                
总之,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只有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扎扎实实地搞好习作教学,让习作快乐起来,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