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峰
南涧县第二中学 675701
主题词:云南省初中物理学业水平考试试题,在保持了历年优秀特色的基础上,稳中有变,稳中创新。试题呈现出四个特色。
云南省初中物理学业水平考试试题,在保持了历年优秀特色的基础上,稳中有变,稳中创新。考试内容和要求以《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为依据,全面考察学生在物理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达到课程标准所要求的程度。注重试题与学生社会实践和生活实际的联系;试题注重在具体物理问题情境中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运用规律的能力。引导课程改革,改变教师为考而教,学生为考而学的做法,朝着全面落实物理课程标准,提高学生物理科学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方向推进。笔者认为,近两年云南省初中物理学业水平考试试题呈现出以下四个特色:
一、试题背景,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初中物理教学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还应该培养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的意识。纵观近两年云南省初中物理试题,许多题目以时事热点、生活情景为背景,考察相关知识,具有鲜明的时代性。
1、时事热点是历年学业水平试题中的“热点”。如2019年试题:第3题“四川凉山火灾”、第6题“海军阅兵式”、第7题“脱贫攻坚建设新能源路灯”、第10题“嫦娥四号登月”、第11题“冬奥会高山滑雪”、第16题“高速磁悬浮列车运行”; 2020年试题:第1题“新冠疫情”、第2题“金边日环食”、第5题“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第11题“5nm芯片工艺技术”、第13题“全磁悬浮人工心脏”、第16题“歼—20歼击机”等。
2、试题背景贴近学生的社会生活。以生活情景为背景,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如2019年试题:第1题“简单机械示意图”、第4题“800m跑测试”、第15题“自制乐器”、第20题“测粉笔密度”、第22题“电子秤”、第23题“太阳能热水器”; 2020年试题:第6题“新房装修”、第9题“端午赛龙舟”、第18题“电热水龙头”、第24题“全自动消毒柜”等。
试题以时事热点、生活情景为背景,呈现出浓郁的时代气息,体现了《新课程标准》中,“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和“注意学科渗透,关心科技发展”的理念。
二、考察方法,体现学科特色。
物理是一门研究物质的基本结构和物质运动的基本形态及其遵循规律的自然科学。纵观物理学的发展史也就是物理科学方法的演化史。因此学习物理,学生应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和良好的思维方法。所以在物理学业水平考试中,十分重视物理研究方法和科学思维方法的考察。
物理研究方法的考察,如2019年试题:第5题、物理研究中常常会用到“控制变量法”、“等效替代法”、“模型法”、“转换法”等研究方法。下列四个研究实例中,采用控制变量法的是( )
2020年试题:第21题、
(2)本试验所运用的实验和科学推理方法还可以用于研究 。
(3) 上述实验除用到实验推理的方法外,还用到控制变量法和 法。
如2019年试题:第22题
(3)通过实验探究可归纳出,R1的阻值随压力F大小变化的关系式 。
考察学生运用科学思维,在观察、分析、推理的基础上,推导出电阻与压力的表达式。
学习物理需要渗透科学思维方法,如观察实验、逻辑思维、类比归纳等方法。这些方法对于启迪学生的思维、开发学生的智能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在观察实验中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在建立物理概念、形成物理规律的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综合等逻辑思维能力;在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初中物理课程标准》也强调“要求学生在学习物理过程中,领会物理概念,规律,方法。”
三、注重实验的分析,贴近科学探究特色。
《初中物理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经历信息处理过程,有对信息的有效性、客观性做出判断的意识,经历从信息中分析、归纳规律的过程,尝试解释根据调查或实验数据得出的结论,有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这些指导思想在试题中都有明显体现。
2019年试题:第20题、
(2)小王在量筒中加入体积为V1的水,把一支粉笔放入量筒,发现粉笔在水面停留了一瞬,冒出大量的气泡后沉底,量筒中水面到达的刻度为V2。若把(V2-V1)作为粉笔的体积来计算粉笔的密度,则得出粉笔的密度会比真实值偏 。(选填“大”或“小”),原因是 。
2020年试题:第20题、
(1)在小明连接好的电路中存在的错误或不妥之处,请你找出其中的两处:
① ; ② 。
(2)改正错误和不妥之处后,闭合开关,发现电流表和电压表均有示数,但灯泡不亮。可能的原因是 ,(填写选项中的字母)。
(3)小明调节滑动变阻器,依次正确读取三组数据,随手写在了草稿纸上。(如图12乙所示)。下表是小明在老师指导下设计的记录数据及现象表格,请你补出阴影处所缺的内容: ,分析数据后得到小灯泡的额定电流为 。额定功率为 。
通过以上两个典型例题可以看出,在科学探究的七个主要环节中,重点考察“分析与论证”环节。初中阶段“分析与论证”简单的说,就是要求学生能对探究过程中得到的信息进行分析,得出正确的结论。实验的分析主要从实验装置分析、实验现象及原因分析、实验数据分析及误差分析几个方面来进行考察,尤其是实验现象及原因分析贯穿整个实验过程,贴近科学探究本质,解决是什么,为什么的问题,从而明白物之“理”。在电学实验题中常考电路分析和电路故障分析正是缘与此。
四、图像与过程相结合,呈现物理规律特色。
在物理学中,常采用数学中的函数图像,将某些物理量之间的关系表示出来,因此图像实际上反映了物理变化过程的特点以及物理量之间的变化关系。将物理过程和物理规律在图像上呈现出来,可以使物理过程更形象,物理规律更直观,使解析过程优化,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图像题是考察学生观察、获取信息、分析处理数据的能力以及综合运用知识的一种好题型。
2019年考题:
第17题、图像法是一种整理、分析数据的有效方法。路程—时间图像;
第21题、晶体融化试验中的温度—时间图像;
第25题、水底打捞作业中拉力F与深度h变化的图像。
2020年考题:
第8题、滑轮组中物体、绳子自由端的运动图像;
第25题、水槽内的实心球受到的浮力F与水深h的关系图像。
利用图像处理问题是课程标准所要求的一种研究物理规律的方法。物理教材中,在研究物理规律时通过实验数据可以得到图像,这个图像能直观形象的反映出两个物理量之间的规律。常见的图像有“温度—时间”图像,“路程—时间”图像,“速度—时间”图像,“质量—体积”图像,“压强—深度”图像,“电流—电压”图像,“电阻—温度”图像,“电阻——压力”图像等。每年各省市的学业水平考试题中都含有图像题,可以考察利用物理图像比较物理量;根据物理规律选择图像;利用图像获取信息;利用图像进行计算等。解答图像题的一般方法是先看清楚图像中横坐标、纵坐标所表示的物理量;明确图像所表达的物理意义,利用图像的交点坐标、斜率、截距等,进行分析、推理、判断和计算。图像题是一个立体的信息库,解答时要将图像与实际物理过程相结合,综合分析图像信息,优化解题过程。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云南省初中物理学业水平考试试题有四个特色。考查的核心是以能力为重点,以引导教学培养物理学科的核心素养为目的。因此,教学中,应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夯实,关注常考点和薄弱点这两个重点;应注重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形成基本的物理观念,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养成良好的科学思维,培养正确的科学态度,努力提升初中物理教育教学质量。
(论文字数:2998)
参考文献:
1、《中学物理教学论》王力邦 主编
2、《物理学方法论》 张宪魁 李晓林 阴瑞华 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