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路基路面设计中软基的处理技术研究 雷莎

发表时间:2021/7/6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0期   作者:雷莎
[导读] 摘要:当前,我国公路交通建设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公路建设里程及公路建设技术已经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但是我国不同地区的地质条件差异大且有很多不确定性,导致在公路路基路面施工中出现较多软土地基(以下简称软基)问题。
        新疆新路公路养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新疆乌鲁木齐  830000
        摘要:当前,我国公路交通建设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公路建设里程及公路建设技术已经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但是我国不同地区的地质条件差异大且有很多不确定性,导致在公路路基路面施工中出现较多软土地基(以下简称软基)问题。由于软基具有压缩性较高、透水性小、孔隙比大、强度低等特点,所以在面对软基路面工程时需要进行特殊设计、施工,有效保障软基路面的承载力,确保其能够满足交通运输需要。
        关键词:公路工程;路基路面设计;软基;处理技术
        1公路路基路面设计中软基处理原则
        软基是在水流长期积累下所形成的一种地质类型,土体在长期浸泡与生物化学作用下最终形成黏性软土。物理特征主要是压缩性较高、透水性小、孔隙比大、强度低等。我国在针对软基的处理中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是在处理方法的选择上存在盲目性,往往为了追求施工效率而忽视不同软基处理方案的合理性。比如对于深层软基不能使用填埋法,而是要通过振捣、挤压等方式进行处理,多样性的路面软基处理方案使施工选择空间增大,但是对于软基路面施工的合理性就会造成影响。
        此外,软基路面的施工质量与器材需要专业化配置,虽然我国路面设计工程数量与规模不断增加,但是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无法全面满足工程施工要求,所以软基处理要尽可能加强对现代工程设备的使用,通过工程机械化施工来保证公路路面质量,而公路路基路面的软基处理技术不能单纯地根据施工水平来选择,而是根据地基情况与周围环境、施工条件,结合公路施工周围的地质条件及以后变化的可能性,采用动态的科学处理方案,通过不同方案的有效结合,实现成本低、效果好、速度快的目标。
        2公路路基路面软基处理存在的问题
        2.1思想上不够重视
        软基的处理作业,对于公路建设施工来说非常的重要,也是关键性的工作,所以需要加强软基处理。但是目前公路建设施工中,软基处理工作的重视度严重不足,设计方案中没有选择合适的软基处理方法,导致有些软基处理质量存在严重问题,承载性能较差,经过长时间的车辆碾压作业处理,导致软基结构损坏严重,威胁项目的总体运行质量,还会导致使用寿命比较短,给公路工程的运行带来不利的影响。
        2.2处理方法选择不合理
        目前软基处理的作业方法比较多,对于处理技术有着比较高的要求,需要结合不同施工情况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公路项目之间的差异,软基处理方法也会有所不同,不同地区的排水情况、施工面积、粘性土含水量等参数,要在选择的过程都要综合性的分析。如果施工环节没有分析这些因素,出现软基处理效果不理想的情况,极大的影响软基处理效果,也会威胁公路的运行质量。
        2.3工作人员素质不足
        公路工程软基处理环节,软基处理工作人员的素质要求比较高,但是结合当前的具体情况分析,软基处理工作人员素质较低的情况普遍存在,造成工期延误、质量不足。
        3公路路基路面设计中软基的处理建议
        在公路路基路面设计的环节中,对于软基处理需要考虑到工程的实际需求情况,从不同层面中采取有效的方式进行处理,如下为常见的措施。
        3.1提高设计重视度
        我国近年来公路工程建设数量逐步增多,规模也在扩大,但是建设质量却有着严重的问题,这与现代社会的发展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公路工程的总体质量比较差,而交通运输量在增加,导致公路养护成本比较高,使用寿命也会缩短。因此,在公路施工中,必须要对于软基处理工作提起足够的重视,选择最佳的处理方法和处理工艺,提高加固效果,消除安全隐患。


        3.2切实提升软基处理技术水平
        结合目前公路工程实际情况,应用最为普遍的软基处理方法如下:其一,排水砂垫层的结构,就是在路基底部的位置上设置一层沙层,这样就可以在顶部建设了一个排水的表面,软土地基的排水固结渗出的水分能够及时的排出去,从而可以降低路基的含水量。此时应该注意,砂垫层的施工需要选择渗水效果好、厚度适中的材料进行。其二,石灰浅坑法,该方法可以将渗水清除干净,如果在坑内加入石灰材料,可以防止出现弹簧土,降低含水量,提升稳定性。其三,换填施工,应用在深度达到3m左右的软基结构,通过粘性土或者沙子来取代原有的软土,从而可以提升结构的稳定性。
        3.3不同软基的处理策略
        (1)路堑处
        路堑的位置上在进行软基处理前,需要将内部的湿土全部开挖并且清理干净,然后加入规定比例的生石灰材料,进行全面的混合搅拌处理,闷料1d后进行再次搅拌,然后再闷料1d后加入生石灰,且需要再次搅拌处理,这种连续的搅拌处理可以提高均匀性,保证湿土要生石灰的充分混合。如果土体内含水量分布相对均匀,可以根据需要加入一定量的土体材料进行直接铺洒施工,确保其内部湿度合格后,再进行生石灰的铺设施工,然后搅拌并且粉碎处理,以提升土体的结构性能。上述处理工序后,经过压路机碾压施工,最终达到压实度标准。此外,在设计的环节中,还需要按照路堑处承载力的要求,合理的计算路堑处的数据,从而保证整体工程的质量达到标准要求。
        (2)路堤处
        路堤位置采取分层填筑施工方式,在进行填土施工前,需要对底层土进行压实施工,每填筑一层都要进行全面的翻晒粉碎处理,然后每一层进行压实作业,经过全部验收合格后才能开始后续施工。土层压实度要合格,且碾压质量符合标准。对于含水量较低、降雨量不足的路段来说,就不需要加入生石灰,直接进行翻转碾压施工即可。
        (3)含水量较高地段
        如果施工的软基含水量比较高,先应用挖掘机进行开挖作业,然后进行晾晒处理,在达到技术标准后,含水量处于最佳的状态之下,就能够开始后续施工作业。晾晒完成之后的土壤再次填埋到施工位置上,进行土壤的粉碎处理,确保粒径不能超过50mm。反复进行上述的几个工序,还要加入一定量的生石灰,再次进行搅拌处理,形成混合物之后进行碾压作业施工,压实后开始质量验收。这些工序都是在一天内完成,如果有降雨,应该抓紧时间,并且进行必要的防水处理,避免雨水导致路面结构的损坏。
        (4)掺入石灰尚未碾压路段
        已经加入生石灰但是没有碾压的施工路段,阴雨天气需要加强防护管理,不仅要做好抢压处理,且要开始覆盖处理。没有进行碾压的情况,经过雨水的浇灌处理后路基内部会进入大量的水分,在雨停后及时揭开防水布,然后立即开始翻晒、粉碎处理。只要是雨水影响严重,应该在停雨之后进行全面的挖除处理,再次返工作业,继续填土、碾压施工。如果在施工中没有采取防水布的覆盖处理,单项翻耕受损的情况,且无法进行旋耕机的施工,就会导致内部的通气性比较差,水分无法及时的排出,结构性能比较差,所以需要进行翻耕作业,可以促进内部通气效果的提升,可以保证含水量下降到规定的范围内,然后开始压实施工。
        结束语
        综上所述,公路路基路面中,软基处理技术水平高低,将直接关系到工程质量,这需要结合实际工程情况来选择具体的处理方法,力求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设计方案科学性与合理性,才能为工程施工提供指导,最终达到提升工程质量的目标。
        参考文献:
        [1]王洪亁.公路工程软基处理技术[J].交通世界,2020(18):68-69.
        [2]刘学珍,李兵.公路路基路面设计中的软基处理[J].江西建材,2017(1):170-171.
        [3]仇剑.公路路基路面设计中的软基处理方法分析[J].山东工业技术,2018(12):91.
        [4]陈永艺.公路软基的处理方式与路基填筑施工技术探讨[J].住宅与房地产,2018(8):16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