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技术在施工中的应用途径研究 王蕊1

发表时间:2021/7/6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0期   作者:王蕊1 李云龙2
[导读] 摘要:5G时代来临,万物皆可联,我们可以大胆的构想,在未来建筑工程技术方面,将会发生怎样不可思议的变化和取得怎样不可估量的进步。
        1身份证号码:13032219930302XXXX;2身份证号码:21012319941101XXXX
        摘要:5G时代来临,万物皆可联,我们可以大胆的构想,在未来建筑工程技术方面,将会发生怎样不可思议的变化和取得怎样不可估量的进步。就现目前的发展趋势来看,有太多建筑工程技术在万众创新的新时代应运而生,影响着建筑行业的前途和命运。有许多技术被运用在高层管理、市场数据分析这些领域,但是,从众人熟悉的“剩余价值”理论可以看出,真正能推动行业发展的其实是最基础的、工业链条的低端——施工现场。所以,有许多先进的建筑技术被运用于施工过程中。受国家环境治理政策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以及居民观念的影响,建筑工程单位被倒逼着改革,施工技术越来越偏向于低耗能、低污染、高质量等发展趋势。
        关键词:建筑工程技术;施工;应用途径
        引言
        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文明建设发展过程中,各种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污染问题不断严重困扰着现代人类,也严重制约了现代人类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健康发展。施工管理思想的不断诞生和持续发展的根本目的,正在于彻底解决自然环境严重污染与经济社会和谐健康发展的矛盾,从人们尊重自然生态系统的基本客观规律角度出发,将使社会发展成为建筑业持续发展的新时代趋势,也必将日益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
        1技术的应用会受到的限制
        从根本上说,建筑工程技术的确是对知识具有很高的依赖性,因此,也在无形中要求建筑行业的技术人员都是经过高等教育的培养的,具备相关的知识体系和技能水平,并且有专业的技能考试进行考察,通过考察获得证书后才能上岗。然而,证书只是门槛性质的基础要求,毕竟是一个变化快的行业,这也对从业者提出了,他们应该不断的学习新技术,才能够始终走在前沿,不断了解各式各样先进的、具有科技化的建筑工程技术的使用原理和操作方式,快速上手,从而在施工过程中更好地运用。随着信息化技术、远程通信技术在建筑领域的应用,这也相应地为从业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实现更现代化的操作,有效发挥高科技的作用,促使建筑工程能更高效、更安全可靠的完成,建筑师们理性加快学习的步伐。
        2建筑工程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2.1建筑施工中抗震技术
        基础抗震主要是通过橡胶或支撑等物体的支撑结构性能,使地震对建筑造成的冲击力受到阻隔,从而降低地震造成的破坏影响。在实际的基础抗震应用过程中,要在建筑基础施工环节时做好特定位置的抗震施工,将抗震装置进行准确的设置,使地震能量能够通过抗震装置进行传输,并对能量的传输和影响范围进行合理的控制,达到理想的抗震作用。还可以采用钢筋砼、砼砌体、橡胶隔振垫等多种装置,在建筑基础底部或柱顶等位置进行设置,使基础和上方结构能够形成有效的隔离,将建筑结构力的作用进行改变,最终有效降低地震造成的建筑影响。隔震体系还能够使垂直压缩强度升高,达到50-2000t的垂向荷载,并达到10-50cm的水平位移极限,充分保障了建筑基础初始刚度,对于地震力和风荷载都能起到显著的抵抗作用。即使地震较为剧烈,良好的结构柔性也可以通过滑动提高建筑的刚度,更加保障了建筑的安全性。采用基础抗震的建筑还能够表现出更强的持久性,有效延长了建筑的使用寿命,在低层和多层建筑中的应用较为广泛。
        2.2BIM技术
        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大大加快了我国建筑行业的进步,BIM技术(建筑信息模型技术)作为大数据时代的新兴产物,推动了建筑行业的整体发展。而BIM技术的主要作用则是将建筑整体整合成为一个可视的信息化模型,通过立体状态的形式,将建筑物的整体呈现出来,这样不仅可以方便在建筑的不同阶段观察建筑进度,还可以对建筑物进行详细的描述。在建筑行业中,BIM技术不仅可以用于设计,还可以以数字化的形式来规范建筑行业的管理环境,通过该技术能够有效提高建筑行业的工作效率,并且还能够大大降低建筑行业的操作风险,减少建筑工程施工期间危险事故的发生率。


        2.3地基基础检测技术
        地基的静载荷检测是将一个外力施加到桩的顶部,外力通常由桩荷载和锚桩提供,以确定单桩的承载能力、地基的阻力、抗拉强度和水平承载力的测试方法,这也是目前地基检测的最直接、最可靠方法。此外,可以在测试过程中预先将内力测试元件嵌入基础中,从而可以充分了解桩体的内力、桩之间的接地阻力、桩的接地端阻力之间的关系,这对地基设计的优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目前,静态自平衡检测方法也在研究和探索中,这种方法是在地基下部的平衡点处设置一个负荷箱,使地基顶部和底部处于受压状态。利用地基的侧向摩擦阻力来达到平衡载荷与自身反作用力的目的,但是此检测方法的可靠性还需进一步论证。
        2.4混凝土地坪一次成型技术
        以往的地面施工都是以地面表层为基础,将混凝土与地面结合并且将地面与混凝土建设成为平层。以往的建造施工技术,不仅建造周期久,而且对地面的处理技术并没有完善,利用以往的施工技术会常常出现地面裂缝等现象。而混凝土地坪一次成型技术,作为创新型施工技术,施工顺序明确,在对地面进行施工时,首先用激光水平仪器测试,然后进行机械式提浆,这样不仅可以完善地面平层,而且大大缩短了施工周期,提高了工作效率水平。地面一次成型技术将传统的三道工序变为一道工序,施工时间减少了一半多,施工资源上也是如此,净空高度至少提高10cm左右。
        3应用途径及相关措施
        3.1施工材料选择分析,引进优质建筑材料
        顺应传统,把市场销售良好的材料确立为流行材料,比如说,中国的工程建设过程中,钢筋就是一种使用率高的普通材料,然后围绕这种材料发展建筑工程技术。例如,在以往的施工过程中,常会出现钢筋连接不当或绑扎不当的普遍问题,如何有效地创新钢筋连接技术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个问题的解决将极大地影响工程的质量。
        3.2建筑行业对技术的应用具有把控权
        目前,时代加快了技术更新的步伐,社会上的各个行业都在高速进步发展。建筑工程技术也在不断地取得进步和提高。目前,在时代的召唤下,社会上各个行业都在紧跟潮流,自我革命,随着,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交流、合作也在不断增多。因此,这也就要求建筑行业要主动引进大量先进的工程技术和施工装备,供以施工。社会大众应保持理智,明确的认知到光引进技术并不能起到实质性的核心作用,师夷长技绝非是最佳办法,建筑行业更应该以自己为主导方,促进核心技术的发明创造,并且向大众推广得以广泛应用。对于建筑单位来说,要加大建筑工程技术人员的综合素质培训的投入力度,督促技术人员加强学习,激发他们主动了解和掌握更多新技术的欲望,使其能够成为复合型建筑专业人才,从而能够更加灵活地应对在实际使用技术过程中的难题,提高工作效率。
        4结束语
        总之,现代施工新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有重要的意义,使得建筑工程项目工作实现从繁琐到简洁,从单一到全面,可以在项目的各个目标当中进行合理的控制,加速提升我国建筑工程施工水平。我国施工新技术还在刚刚起步的阶段,但是这是未来发展的一个主要方向,要重视施工新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全面提升建筑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武众明.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技术应用及资料管理策略[J].地产,2019(23):66.
        [2]李生旺.建筑工程施工新技术在施工中的应用研究[J].安徽建筑,2019,26(11):117-118.
        [3]李红岩.建筑工程施工中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分析[J].地产,2019(21):24.
        [4]黄忠梅.绿色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智能城市,2019,5(16):142-143.
        [5]王锐.浅谈建筑工程施工新技术在施工中的应用[J].居业,2019(06):53+5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