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林业苗木育苗的管理技术 肖志航

发表时间:2021/7/2   来源:《中国科技信息》2021年8月   作者:肖志航
[导读] 林业发展对我国经济社会建设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过于注重经济建设,忽视了环境保护,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

深圳市宏志生态建设有限公司   肖志航  518000

摘要:林业发展对我国经济社会建设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过于注重经济建设,忽视了环境保护,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加强林业苗木育苗技术分析,有助于提高林业生产水平,促进林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本文对林业苗木育苗技术进行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林业生产;育苗技术;育苗管理;对策
        引言:林业育苗水平直接影响苗木生长情况,以前我国林业生产过程中育苗技术比较粗糙,比如直接用塑料袋套上泥土育苗,会影响苗木根部发育,进而影响苗木后期生长。随着我国林业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林业苗木育苗技术也不断更新,运用科学合理的育苗容器,选择好的苗圃地,对育苗过程进行精细化管理,都有助于提高林木育苗水平,促进幼苗健康生长。目前林木育苗技术推广还存在一定的滞后性,未来要积极加强林木育苗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将更多新的育苗技术推广到基层,提高林业产业发展水平。
        一、选择合适的苗圃
        苗圃环境对幼苗的生长有极大影响,想要苗木顺利存活,就必须要选择合适的苗圃地,尽量将育苗地选择在地势比较平坦的区域,有助于后期灌溉和管理,防止积水。选择苗圃的基本原则是要与种植的树木匹配,比如栽种阔叶树苗,则要选择阳光充足、土层比较深厚的区域,针叶树种则适合在平缓的地区培育,保证土壤有一定的湿度,尽量避免将苗圃地选择在大风区域。
        选择育苗苗圃之后,要对土壤进行深耕、深翻,然后将土壤耙平,条件较好的区域可以进行测土配方施肥,对土壤的肥力条件进行测试,如果土壤肥力不足,要及时施入计费,保证育苗质量。如果土壤需要改良,则可以在施入有机肥的时候采取客土法,以添加土壤类型达到改善土壤性能的目的。为了防止地下害虫,可以使用杀虫剂对土壤进行消毒杀虫[1]。
        二、选用科学的育苗容器
        育苗容器对造林效果有直接影响,容器可以很好地保护植被根系,尤其是幼苗时期,根系很容易受损,以前育苗过程中基本很少考虑育苗容器的问题,选择的容器不当,不利于林木根系发育。新时期林木育苗技术必须要加强育苗容器的筛选,提高育苗成活率。轻基质无纺布容器是目前林木育苗常用的容器,这种容器质量轻,便于搬运,而且容器可以自然降解,对环境不会造成负担,经济成本也比较低。
        三、控制育苗时间
        育苗的最佳之间为每年三月到五月,此时温度最适宜,湿度也越来越大,种子的萌芽率较高,科学管控育苗时间,对于提高育苗水平有很大帮助。
        四、育苗技术
        林木育苗最关键的环节就是育苗过程,即对种子进行处理和育苗管理。
        1、种子处理。将林木种子浸泡在清水中,剔除病粒、干瘪粒,能大力提高种子成活率。浸泡的时间要根据不同的树种来确定,冷水浸种可以保证种子的活力,促进种子快速发芽,比如杉木、马尾松等,最好采用冷水浸种。如果是表皮较厚的种子,可以将其放入40-60℃的温水中浸泡,透水性较低的种子,则可以放入80℃的水中浸泡。浸种之后最好使用消毒液进行消毒杀菌,高锰酸钾、硫酸铜等溶液可以达到杀毒效果,提高其苗木种子的发芽率和存活率[2]。
        2、人工催芽。人工催芽可以促进种子快速发芽,目的是为了缩短种子的出苗期,促进林木快速生长。常见的人工催芽的方式有浸种法、层积催芽法、破皮法等,根据林木种类选择合适的催芽方法。
        3、加强苗期管理。为了有效提高种子出苗率和成活率,要注重苗期管理,首先,及时追肥,给幼苗提供养分,等林木出苗一个月后进行一次追肥,肥料为氮肥和磷肥,每公顷施入尿素和磷肥约10~15g,十五天之后再追肥一次。追肥的时间不能过早也不能过晚,要根据幼苗的生长情况来确定追肥时间和肥料用量。其次,做好荫蔽管理,由于幼苗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较差,在出苗过程中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对于苗期对光照比较敏感的植被,可以搭建遮盖棚,设置遮阴物等,避免幼苗受到强烈的阳光照射而影响其生长。第三,及时浇水。


出苗之后要及时浇水,满足幼苗对水分的需求,但需要注意的是,浇水灌溉以充分浇透土壤为主,不能积水,通常在早晨和傍晚时分浇水,避开中午时间。
        4、定期修剪枝条。随着幼苗不断发育,其长势会越来越旺,修剪多余枝条,可以促进主干生长,同时能够保证树苗保持良好的形态,尤其是观赏性林木,必须要定期修剪枝条。
        5、加强病虫害管理。定期对苗圃进行观察,看是否出现病虫害现象,如果发现虫卵或者成虫,及时采取防治措施。常见的防治方法有物理防治、生物防治、药物防治等,其中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是现代常用的病虫害防治方法,可以使用专业的诱杀板、诱杀剂对害虫进行诱杀,或者使用植物源性杀虫剂,释放害虫天敌,不会造成环境污染,而且能够将害虫清除干净。还可以采用人工捕捉的方式,将害虫清除。
        五、扦插育苗技术
        扦插育苗也是林业育苗中的常用方法之一,对于一些适合扦插育苗的树种,科学合理的扦插育苗管理可以提高苗木成活率。扦插育苗实际上是将苗干和树枝上的部分作为插穗,进行扦插繁殖。扦插育苗过程中,苗木的成活率和生长情况受插穗条件的影响较大,通常情况下,阔叶苗木的插穗一般控制在14-25cm左右,常绿树种的插穗长度控制在10-35cm之间。选择比较粗壮的插穗,其营养物质含量比较丰富,扦插之后能够提高苗木的成活率,促进后期生长。对于插穗的粗细,阔叶苗木的插穗直径可控制在1.5cm左右,其余的苗木可以控制在0.5-2cm左右[3]。
        扦插育苗最好选择在春季,湿度和温度适宜的时间进行扦插,只有地面留出两个芽体即可,插条的时候要根据不同的品种选择不同的扦插密度,密度过大会影响苗木出芽和后期生长,不能保证苗木获得充足的养分、水分和阳光。扦插的深度也根据土壤环境和苗木的种类来确定,如果是缺水严重、比较干旱的区域,在扦插的时候还可以在坑内加入胃聚丙烯酸钾等保水剂,提高苗木的保水效果。
        六、育苗管理技术
        1、加强林区监测管理
        对于林木育苗区域,必须要定期进行监测,可以采用现代化监测设备,检查苗木的养分和水分供应情况,如果发现养分不足、水分不足,及时补给。还可以采用现代智能化监控和控制设备,给幼苗浇水施肥,结合苗木的生长情况进行管理,提高苗木培育水平。
        2、加强森林防火
        森林防火是林业管理的重点内容,森林火灾时常发生,一方面要加强群众的思想教育,提高人们的防火意识。另一方面,要定期做好林区监控,给林业技术人员分配不同的区域,进行分区管理,设定林业技术人员责任制,提高林区防火管理水平。
        3、制定科学合理的育苗管理制度
        制定科学合理的育苗管理制度,可以提高育苗工作质量。在实际工作中,林业种植管理比较分散,很多林业技术人员没有形成区域化管理意识。为了提高育苗水平,可以采取区域化管理,将林区分成不同的小区域,每个小区域安排不同的林业技术人员负责,将林业技术人员的绩效管理、职业晋升等与育苗管理工作成果结合起来,提高林业技术人员的责任意识,加强林区管理力度[4]。
        结语
        综上所述,林业育苗技术对林业产业发展有十分重要的影响,随着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持续推进,加强林业育苗技术研究已经成为现代林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在育苗过程中要加强育苗技术的研究,选择合适的苗圃地、树种,加强育苗过程管理,对于扦插育苗模式,要根据扦插要求进行管理,提高林木育苗质量,促进幼苗健康生长。
参考文献
[1]张亚宾,刘建刚,赵公玺.现代林业育苗及苗期管理技术探析[J].农民致富之友,2019(02):181
[2]朱保红.现代林业育苗栽培管理技术探析[J].花卉,2019(04):250
[3]李永斌.林业苗木育苗管理技术的应用分析[J].农业与技术,2020(02):79-80
[4]时强,姚富海.林业苗木育苗管理技术分析[J].种子科技,2020(22):49-5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