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博物馆文物保护及管理趋势研究 李杰

发表时间:2021/7/2   来源:《中国科技信息》2021年8月   作者:李杰
[导读] 现阶段,我国的综合国力发展迅速,随着社会发展,文物的数字化保护也逐渐在各地区的博物馆得到推广和普及,数字化技术在博物馆文物保护工作中的应用极大地改善了我国文物保护和管理工作质量

济南市博物馆  山东济南  李杰  250014

摘要:现阶段,我国的综合国力发展迅速,随着社会发展,文物的数字化保护也逐渐在各地区的博物馆得到推广和普及,数字化技术在博物馆文物保护工作中的应用极大地改善了我国文物保护和管理工作质量,但在文物数字化进程不断加快的背景下,很多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如技术手段单一、专业人才不足等,只有针对这些问题采取有效的解决手段,才能促进我国博物馆文物保护和管理现代化水平的提升。本文就对博物馆文物的数字化保护与管理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现代博物馆;文物保护;管理;研究
        引言:博物馆的建设是一个地区文明发展的重要名片,更是满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场所。随着时代的进步与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变革,人们不再对各级各类博物馆敬而远之。可以说,博物馆不仅满足了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也成为人们了解历史、认知历史和提高文化水平的重要渠道。县级博物馆的针对性更强,它是县域主要的文化服务机构,满足当地人民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由于县级博物馆在文物存放的基建设施和文物保护的技术应用等方面力量较为单薄,故而加强县级博物馆馆藏文物的数字化保护与管理势在必行。对文物的数字化保护与管理,即利用VR/AR(虚拟现实/ 增强现实)技术、现代互联技术、数字影像技术等,对各类馆藏文物进行数字建模、信息存储以及数字展示的过程。对县级博物馆馆藏文物的数字化保护与管理有利于改善文物保护现状,提高文物保护工作的效能,同时,数字化管理的交互功能、趣味性能增强用户黏性,进而促进县级博物馆充分发挥县域文化空间的文化传播效能。
        1对文物进行数字化保护的价值
        博物馆是一个国家文明发达程度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其保管的文物更是一种精神的信仰、文化的象征,是当今社会宝贵的财富。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逐渐提高,精神文化需求增多,博物馆逐渐被社会重视。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对文物进行保护和管理,成了博物馆工作人员的首要任务。而通过运用数字化系统对博物馆文物进行保护和管理,能够有效地提升管理的效率和质量,促进博物馆的建设和发展。
        2博物馆文物数字化保护与管理的必要性
        对县级博物馆陈列展示文物加强保护的必然要求中华瑰宝,璨若星河,它们不仅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更是中华上下五千年悠久历史的见证。让陈列在博物馆里的文物能够“跃然”网络,使它们被普通大众所见、所知,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文物保护与历史传承的必然选择。县级博物馆相较于市级及以上博物馆而言,“馆藏文物数量参差不齐,陈列经费有限,展馆小、展品单一”[1] ,文物保护设施和措施也相对较弱,这就更加凸显出县级博物馆馆藏文物的珍贵性和亟须被保护的迫切性。此外,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因此,博物馆也加强了对公众开放的力度,越来越多的人能够进入博物馆与馆藏文物进行近距离接触,这给文物保护增加了压力。当今时代是数字互联的时代,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物联网技术、数字显像技术、信息传播与存储技术等都已发展成熟并得以广泛应用。对博物馆馆藏文物进行数字化保护与展呈,是大势所趋,也是当前比较流行的方式。例如,故宫博物院开展的“在线游故宫”,受众可以通过互联网随时随地对故宫进行虚拟参观和游览,还可以在线观看和认识馆藏文物。县级博物馆要加强文物保护,也必须对文物进行数字化保护。例如,可以通过AR/VR 技术和全息投影技术对文物进行三维展呈,一方面使文物鲜活起来,另一方面也避免了游客触及文物本身。
        3 博物馆文物的数字化保护与管理策略
        3.1 建立健全保护与管理制度
        博物馆文物的数字化保护和管理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需要不断地积累和维护,长期的实践才能够实现保护的目标。因此,建设一个长期的保护和管理体系与制度是实现博物馆保护工作的基础。有了明确的保护与管理体系与制度,博物馆工作人员才能够有明确的方向实施和完善工作计划,让保护与管理渗透到日常工作中,全面发挥博物馆的职能。



        在进行数字化的文物管理和保护时,博物馆需要建设数字化的管理体系与制度,让馆内工作人员对数字化管理任务有明确的认识和了解,而不是让数字化管理成为一个空洞的概念。在建设管理与保护制度体系的时候,可以从日常工作内容、学习和提升方向、培训计划、奖惩制度等方面入手,让博物馆制度能够更加充实、完善,充分地激发馆内人员的数字化保护与管理意识以及技能,促进数字化管理的实施和推广,以此来提高博物馆文化保护与管理效果。
        3.2 构建统一规范的博物馆资源数据库
        互联网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整合信息、实现信息共享,让人们通过更加便捷、高效的手段传播和获取信息。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博物馆进行文物管理和保护工作时,需要意识到资源共享的价值,通过各个博物馆文物资源、研究资源之间的共享,让博物馆能够实现共同发展、相互进步的目标,提升文物的整体保护效果和价值。而通过数字化技术,能够让博物馆人员花费最少的时间和精力上传文物资料、分享资源,并从网络上获取其他的信息资源,以此来实现不同博物馆之间的资源共享,提升文物的保护和宣传效果。为了实现资源的共享,就需要博物馆建设自身的数字资源库,将馆内的数字资源移植到网络上,通过网络实现各个博物馆的资源共享。
        3.3 进行文物展示网站的设计
        博物馆的职能里除了对文物进行保护和管理,还需要对文物蕴含的文化和精神进行宣传,针对文物的学术价值、历史意义展开详细的探索,并让更多人了解到文物背后的内涵,以此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但是在传统的管理模式下,博物馆因受到空间、时间、资源等限制,在研究文物蕴含的文化时存在较大困难,无法多角度、全面地为人们介绍文物的价值和内涵,无法让人们感受到文物的魅力。而通过数字化技术能够整合社会的资源,提供更多的探索功能,为学术人员的文物调研奠定基础。并且通过数字化技术能够将文物蕴含的内涵和价值传播到全国各地,通过展示文物,宣传文物蕴含的精神文化,让更多的人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博物馆可以借助数字化技术,以实际的博物馆为原型,一比一地建设线上博物馆,让参观者足不出户在网络上参观博物馆,了解文物蕴藏的内涵和历史故事,感受文化的魅力,从而实现博物馆的宣传、教育职能。
        3.4对县级博物馆馆藏文物信息存储的必然选择
        “采取合理的措施让文物在不受到进一步侵蚀的前提下,能够最大化地对其进行修复与还原”,是博物馆的重要职能。文物的历史信息与文物本身的存在是统一的,一旦文物因不可逆因素遭遇损坏,对应的文物信息也将不复存在,其损失将不可估量。对文物进行数字化保护,特别是对文物背负的历史信息进行数字化采集、存储,构建文物历史信息数据库,建立永久保存的文物数字信息档案,可以实现对文物历史信息的永久存储。对于县级博物馆而言,其文物保护条件相对较差,这也意味着对文物进行数字信息采集和存储的需求也更加迫切。因此,县级博物馆应积极开展对馆藏文物的数字信息采集和存储工作。此外,对文物历史信息的采集和存储更重要的指向是对文物进行修复和还原。例如,可以利用数字三维技术,对残损文物进行数字建模,从而实现对文物的精确重构和画面的高精度还原。无论是县级博物馆还是县级以上各类博物馆,普遍存在有损伤、残缺等文物,对这类文物可以用数字化保护技术对其进行修复和还原,使其完整、完美地再次呈现给世人。因此,对县级博物馆馆藏文物进行数字化保护与管理是对馆藏文物历史信息进行存储的必然选择。
        结语
        综上所述,对于博物馆而言,文物是其陈列、展览的主要对象,而要确保文物展览活动的顺利开展,就必须做好文物的保护与管理工作,对于现代博物馆来说,除了继承传统博物馆的尤以管理经验意外,还必须进行适当创新,将数字化技术引入到文物保护和管理过程中。目前,虽然我国很多博物馆都已经引入了数字化管理技术,但在实际应用中仍然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还需在今后的实践中进一步加深文物研究的深度,做好文物展示网站的设计创建工作,并加强对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建立一个完整的数字化管理体系。
参考文献
[1]郑昊,方群莉.基于易地保护模式下的乡土建筑遗产保护研究 — 以潜口民宅博物馆为例[J].安徽建筑,2020(7):13-15.
[2]孙盼想,章长城.“新博物馆学”视角下红色古村镇的保护与更新 — 以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为例[J].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2):12-16.
[3]王贝.互联网时代博物馆文物管理中文物保护的创新性路径[J].中国地名,2020(6):3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