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下新闻编辑的素质要求探讨

发表时间:2021/7/2   来源:《中国科技信息》2021年8月   作者:穆怀智
[导读] 随着新媒体与传统媒体融合程度的进一步加深,整个新闻传播行业的发展态势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公众对新闻信息的时效性、真实性、准确性、全面性、感染力与影响力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库尔勒市融媒体中心   穆怀智   65280119840205****

摘要:随着新媒体与传统媒体融合程度的进一步加深,整个新闻传播行业的发展态势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公众对新闻信息的时效性、真实性、准确性、全面性、感染力与影响力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全媒体视域下,具备多种媒介处理能力、多元化信息获取方式、较高职业素养及专业水平的“全媒体”创新型、应用型人才成为媒体行业需求的焦点。新闻编辑唯有秉承与时俱进的理念,积极运用新媒体编辑思维,创新信息呈现形式、提升信息传播质效,才能避免被市场淘汰。
关键词:融媒体; 新闻编辑; 素质;探讨
        一、融媒体下新闻编辑素质要求
        1.信息制播质效大幅度提升
        融媒体时代背景下,新闻编辑工作流程由传统的采访收集信息、信息整合处理、信息审核、信息排版及编辑到信息发布转变为参编发一体化、审核智能化、传播多元化,信息制播质效大幅度提升。这就要求新闻编辑人员一方面积极赶往新闻事件现场获取第一手资源,在快速梳理与处理的同时确定好信息呈现的方式;另一方面要积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新闻编辑的“零采访”,通过与公众的互动、与新媒体的合作等方式充分借助互联网便捷性与开放性的优势实现新闻信息的及时性、便捷性获取,并通过各类数据挖掘与分析技术对新闻信息进行处理与再加工,以形成覆盖范围广泛、内容深刻的新闻信息。
        2.舆论引导作用及价值凸显
        融媒体时代背景下,公众可以通过评论等方式参与到新闻信息的制播中。针对同一条新闻资讯,由于公众受教育程度、文化素养、认知水平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极有可能出现公众所解读的“版本”与原始新闻信息的本质与内涵出入较大的现象,甚至有可能导致舆论方向的偏差。因此,新闻编辑在整合不同题材新闻信息时都需要深入挖掘新闻信息背后的本质和内涵,并以更易接受、更易理解的方式向公众传递新闻的价值与内涵,避免新闻信息遭到过度解读而发生意义上的曲解。
        3.能力综合化且视野全面化
        融媒体时代是媒介集中进入的时代,短视频的井喷式增长、移动终端的普及、直播的火爆都意味着信息呈现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革,传统以图文信息为主的新闻编辑工作已经不能适应当前视觉化信息发展需求,因此全媒体人才成为媒体行业关注与培养的焦点。与此同时,融媒体时代是万物互联互通、资源共建共享的时代,各类媒体担负着社会责任,为此,融媒体时代需要具有全局视野、高度责任感的新闻编辑人才。
        二、融媒体下传统新闻编辑素质现状
        1.新闻编辑的时效性有待提升
        当下部分新闻编辑人员仍然沿用传统的新闻编辑方式。其一,工作安排不合理,由于信息获取及上传技术的落后,导致信息时效性较差。其二,忽视公众在新闻编辑中的重要作用。其三,新闻编辑工作一体化推进存在障碍。新闻具有严肃性、政治性等特征,因此新闻编辑人员在对新闻信息进行再加工时不宜加入过多的主观因素与情感,否则导致新闻编辑难以与新闻报道接轨。
        2.新闻编辑内容规划有待创新
        碎片化是融媒体时代新闻信息传播的显著特征之一。部分新闻编辑虽然致力于转战短视频平台,但并没有深入认识到短视频的特点与本质,最突出的表现即为将长视频剪辑为短视频分阶段投放在新媒体平台上,公众对于此类事件报道十分抵触,也反映出新闻编辑缺乏内容规划的创新性,未能切实把握融媒体时代下公众对新闻信息呈现方式与传播形式的需求,只是简单堆砌新媒体编辑技术,无法实现与新媒体真正意义上的融合发展。



        三、融媒体下新闻编辑素质提升策略
        1.灵活运用视觉化新闻素材,提升新闻编辑效率
        融媒体时代丰富的信息资源、便捷的信息获取渠道都是提升新闻编辑效率的良好契机。但为了保证新闻传播的真实性、准确性与可靠性,新闻编辑人员需要不断提升自身新闻洞察力与敏锐度,形成基本的新闻编辑框架与思路,并且要以此为基础制定较为完善的新闻报道方案。与此同时,新闻编辑人员要提升自身的信息收集能力,在找准新闻主题的基础上补充新闻的背景资料,对新闻事件衍生的影响等进行跟踪式报道,以系统、全面的方法为公众呈现新闻事件的原貌。除此之外,新闻编辑人员要积极、合理地运用视觉化新闻素材,并注重各类视听资源的整合与再加工,如在新闻视频中嵌入音乐与旁白以渲染气氛、在短视频中嵌入滚动字幕并突出标记重点词条以帮助公众理解新闻信息等,以更为具象、生动地展现新闻内容。
        2.树立需求驱动的编辑理念,提高新闻编辑质量
        融媒体时代背景下,新闻传播行业竞争加剧,新闻编辑要想稳固传统媒体的优势就需要树立以公众需求为驱动的编辑理念,深入公众生活及社会实际挖掘公众真正关心、担心的新闻信息,并以创新的新闻编辑形式为公众提供更为多元的选择,例如将政策方针类新闻以图文方式呈现,公众在阅读中能够产生深入的思考;将成就类新闻以视频方式呈现,辅之振奋人心的音乐增强新闻内容的感染力等。实践证明,唯有在坚持新闻编辑基本原则前提下以公众需求为导向才能保证新闻工作方向正确、立场鲜明、主题全面,才能彰显新时代新闻编辑的社会价值。
        3.大力发展数据及网络思维,增强新闻编辑时效
        融媒体时代打破了新闻信息原有的处理、编辑形式,编辑应注重自身个性化理念与创新思维的培养。在实际工作过程中,不仅需要注意新闻关键信息的整理,也应该加强对新闻事件关联性信息的调查与分析,拓展与公众间的交流渠道,对观众关注点较高的信息进行提炼,多角度地进行报道,强化编辑工作者观察力、创新思维的培养。除此之外,在新闻节目的采访、报道过程中,编辑工作者应采用贴合实际形式的采访方式,打破千篇一律式的事件报道模式,对相关信息进行全面收集,多角度地对新闻内容进行提炼,满足大众的新闻信息需求,并在新闻的编辑与报道中适当地加入与新闻信息相匹配的新鲜元素,提升新闻传播的时效性。
        4.努力构建“粉丝天眼”,强化新闻编辑交互性
        公众是融媒体时代下新闻编辑信息获取的重要支撑力量。孝感市公安局官方抖音账号“孝感阿特”鼓励当地居民向该公众号举报违法行为与窝点,与抖音“粉丝”共同见证孝感治安水平的提升。“粉丝”也被该公众号亲切地称为“天眼”,表明网民在信息制播中的重要性。该公众号根据粉丝的指引来到相应地点盘查,成功抓捕诈骗等违法团伙,增强了公众对维护城市及家园安全的参与感。虽然该账号不是新闻媒体类账号,但此种信息收集的方式值得各新闻编辑学习。因此,新闻编辑可通过多平台收集公众反馈的信息,在对信息真实性与准确性进行核实的基础上对该新闻信息进行编辑与报道,并在经过信息提供者同意的前提下标注其网名,以实现与公众的交互。
        四、结束语
        融媒体下,新闻编辑具有信息制播质效大幅度提升、舆论引导作用及价值凸显、能力综合化及视野全面化的特点,但从当前部分新闻编辑的素质来看,其依然存在编辑时效性有待提升、内容规划有待创新、受众交互有待增强的问题。基于此,新闻编辑人员需要灵活运用视觉化新闻素材提升新闻编辑效率;树立需求驱动的编辑理念以提高新闻编辑质量;大力发展数据及网络思维,增强新闻编辑时效;努力构建“粉丝天眼”,强化新闻编辑交互性。
参考文献
[1] 王诗雨. 浅谈融媒体背景下新闻采编工作的新要求[J]. 电视技术, 2020, v.44;No.530(01):47-48+63.
[2] 卢慧琳. 融媒体环境下新闻编辑的职业素养探析[J]. 赤子, 2019(20).
[3] 崔立卿. 融媒体新闻编辑创新意识与融合能力提升探讨[J]. 采写编, 2020(4).
[4] 殷小丽. 融媒体环境下新闻编辑创新能力研究[J]. 新闻研究导刊, 2019, 10(06):122-123.
[5] 郑善花. 融媒体环境下新闻编辑创新能力研究[J]. 中国战略新兴产业, 2019, 000(002):25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