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智能电网建设中的电力工程技术

发表时间:2021/6/30   来源:《城镇建设》2021年2月第6期   作者:田艳艳
[导读]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突破创新与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国家总体实力的不断增强,我国各行各业对于电力能源的需求量也是越来越大。

        田艳艳
        身份证号码:37142719880115****
        摘要: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突破创新与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国家总体实力的不断增强,我国各行各业对于电力能源的需求量也是越来越大。电力系统性能强有力才能够保证各行各业正常生产下去,同时也可以使各行各业的电力需求得到很好的满足,才能促进电网与电力系统的蓬勃发展,才能够有现如今的电网。我国电网所覆盖的区域也越来越广泛,甚至会走出国门承接一些国际化的电力工程项目。在我国国民的日常生活中,已经没有人的生活能离开电,人对于电的依赖也越来越强烈。近年来,科技上的发展逐渐向着智能化方向发展,例如从最初的智能手机、智能手表,到现如今的智能汽车、智能机器人,这些用电设备正在慢慢的向智能化方向发展,这些也同时推动了电力系统相关技术也朝着智能化的方向拓展与延伸。
        关键词:智能电网;电力工程技术;应用
        引言
        在电力网技术发展中,智能电网成为中国电力系统未来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是因为它的科学性、安全性和安全性。传统的输电网建设不能完全满足电力资源目前的社会开发需求,因此,电力产业追求更高级的电力工学技术和设备,增加智能电网建设路径,在作业练习中有效地提高可靠性和电力系统的稳定性,促进智能电网的平滑结构。
        1智能电网概述
        智能电网建设是一种具备高新技术的智能化电力网络建设,具有自动化控制技术与通信技术,智能电网有着广泛兼容性、快速治愈性、强优化性、高度集成性等优点。大数据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使得智能化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电力行业也不例外。当前我国电网建设中仍存在着资源浪费的现象,合理引入智能电网的环保优势,使得电网能够将可再生资源利用起来。智能电网还能够运用其特有的信息智能技术及时发现电网中遇到的故障并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将故障自动排除,做到了电力技术与自动化技术相结合。同时,智能电网能够对自身进行定期的检查修复,确保自身运行的稳定性与安全性。目前我国有不少地区都进行了智能电网建设,我国智能电网的IP化分组传送网内容主要包含了管理主线与技术主线,由两条主线实现网络调度,以及用电、配电、输送电。
        2智能电网建设中电力工程技术的应用
        2.1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应用
        智能电网建设是一项复杂的工程项目,而在建设过程中,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将贯穿整个电力生产作业。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在应用中存在着诸多优点,其一,高压直流输电对线路的要求不高,所以输电线路的造价较低。其二,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在输送电力过程中,电能损耗较低,所以具有较强的节能降耗的作用。其主要表现在,输电过程中运用的导线数量较少,从而减少了电阻发热现象,以此使电能损耗降低。其三,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具有线路走廊窄的特点,这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了土地征收费用。另外,高压直流输电技术不仅具有较强的经济作用,同时还拥有较高的技术性。例如,直流输电调节速度快,并且运行稳定,当直流输电作业出现紧急事故时,可以实现紧急支援。
        2.2柔性交流输电技术应用
        相关研究数据显示,如今出现了一种能够便捷控制交流电输电过程的技术。从当前情况看,在智能电网建设中,我国在高压变电过程中,普遍应用电力工程技术,在应用过程中,需要融入清洁性能源,并隔离能源。同时,还要充分结合电力工程技术和控制技术,为电网稳定运行提供保障。此外,通过调整智能电网中的不同参数,可以减少输电中的耗损,进而有效提升输电线路输送电能的质量。
        2.3能源转换技术应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使我国电力事业获得了巨大的发展空间。

其中能源转换技术在电力事业中的应用,极大地提升了电力生产的效率。能源转化技术主要具有两个优点,低污染优点和低能耗优点,所以能源转换技术逐渐受到了人民的重视。现阶段,能源转换技术在电力行业中的运用,主要体现在太阳能发电和风力发电上。这两种新型的发电方式,有效地将太阳能和风能转换成了电力能源,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电力事业的发展。而能源转换技术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不仅可以提升电网的运行效率,还可以极大地降低对生态环的污染。
        2.4智能电网输送技术应用
        2.4.1发电及输送环节技术应用
        智能电网的发电与输送部分是电网稳定运行的基础条件,发电和输送部分对技术的要求较高,不但要充分结合现代化科技手段与高端设备,还对工作人员的施工技术水平提出较高的要求。智能电网发电设备均采用清洁能源,如风能、生物能、太阳能等,这类发电设备技术符合我国国情,通过多年的实践,成为我国智能电网建设中发电部分的技术设备核心。智能电网输电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原来物理电网中的能源耗损问题,并结合输电情况详细记录采集的各种数据,以保障电网的高效性与安全性。
        2.4.2变电及配电环节技术应用
        在智能电网建设过程中,变电与配电环节属于技术处理非常复杂的一部分。虽然我国早就利用数字变电站进行变电配电,但原来的数字变电站功能非常少,只保留了电力输送变换信息的采集整理与传输的不定时监控功能,而电力工程技术和智能电网的结合如今已取得较好的效果,变电环节不仅能自动收集相关信息、实时测控任务,还可以在电力控制系统的帮助下进行有效的继电保护,具备较强的科技智能性。配电环节中各种高科技的广泛运用让配电网络的运行更加高效,让配电网络在双向流动与电力输送过程中针对电压实施智能调控,进而促进智能电网建设。
        2.4.3用电及其他环节技术应用
        智能电网运行的终端就是用电部分,用户通常依照电表数字明确用电量,准确性较低,功能不足,现已无法满足人民群众日常生活对电能的服务需求。智能电网的应用可以为用户提供功能完善、准确度高的用电计量服务,在应用过程中,不仅要应用准确度较高的数据计量设备,还要保障用户用电计量的稳定性,进而实现随时随地查阅各家各户的用电信息。此外,随着电力工程技术和智能电网的良性合作,电力调度管理功能逐渐向自动化趋势发展,这样一来,不仅能够防止发生不公平供电给用户的生活、生产带来不良影响,还能提高电能的利用效率。基于此,积极开展智能电网建设至关重要,这是推动电力行业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可以为人类提供更好的服务,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便利,有效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推动我国社会实现健康稳定发展。
        结语
        电力行业中智能电网系统的建设与实现是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以及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产物和必然趋势,是时代发展进步的必然要求。为了积极响应国家节能环保的政策和号召,智能电网在其建设过程中必须得应用现代化先进的电力工程技术实现电力能源的清洁开发、清洁生产、清洁输送以及在各个环节的消纳工作等,要全力实现电网系统在其运行过程当中智能化与兼容性,以便为智能电网系统在其运行的过程当中能够免受自然灾害破坏和外部不良环境因素感染而发展灾变或者连锁故障事故等,同时也可以通过利用现代化的智能技术来有效增强智能电网系统在其运行过程当中的自我防御能力和自救自愈能力等。另外,在智能电网系统运行过程中还要争取实现比较理想的经济性、高效性目标,提高其运行效率和质量,实现能耗的最小化。
        参考文献
        [1]郑斯聪.智能电网建设中电力工程技术的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20(32):170-171.
        [2]彭勇.智能电网工程建设中的电力工程技术[J].科技资讯,2020(23):40-41,44.
        [3]刘建明.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应用[J].电子测试,2020(14):139-140,12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