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城市设计下的城市规划精细化管理策略初探

发表时间:2021/6/30   来源:《城镇建设》2021年第4卷第5期   作者:   官学萍
[导读] 城市规划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其不仅关系到各个区域的功能能否得到合理划分,更关系到城市人民的生活水平能否得到进一步提升,与城市的未来发展密切相关。
        官学萍
        华诚博远工程技术集团有限公司        宁夏银川市   750000
        摘要:城市规划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其不仅关系到各个区域的功能能否得到合理划分,更关系到城市人民的生活水平能否得到进一步提升,与城市的未来发展密切相关。在城市规划中,要融入城市设计的视角,对城市规划开展精细化管理,这样才能保证各项要素得到有效的控制,提高城市规划的合理性,还能进一步发挥出城市设计的作用。
        关键词:城市设计;城市规划;精细化管理
        引言:城市规划是一项复杂的工作,与城市的发展息息相关。在城市规划过程中融入精细化管理理念,不仅可以发挥出相关部门的职能,还能明确城市管理的目标,严格按照相应的法律法规进行操作,保证城市规划更加合理。
        一、城市规划精细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缺乏必要的城市设计控制要素
        进行城市规划设计时,规划人员通常会对城市用地进行合理布局,但却缺乏对城市空间形态的研究。在规划中并未充分融入精细化管理理念,导致城市空间缺乏精细化分析,使得部分精细化要素并不能得到进一步控制。在详细规划中,规划人员会突出对用地功能的具体描述,并对基础设施配套和开发的强度进行明确规定,但却并没有进一步对城市设计的控制要素进行合理规划。目前,城市设计控制要素更多体现在城市建筑之上,其内容不够完整,也无法对城市建设进行全面的指导。
        2、缺乏明确的城市形态量化控制标准
        最初,我国城市规划的目标是实现增量规划, 这是一种典型的二维式管理形式。这种规划目标虽然能够满足城市的发展需求, 但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 其所呈现出的弊端日益凸显。比如,城市的滨水空间和公共空间等空间形态正面临无法控制的问题。尽管在城市设计中会将空间形态设计放在比较重要的位置之上, 但在具体的编制过程中却没有对其进行定量控制, 定性控制居多, 导致城市设计无法得到进一步执行。
        3、部分管理要素的可操作性不强
        在城市规划管理中,要严格按照相应的约定对城市规划进行合理编制。比如,要明确土地与建筑规划的技术规定,日照分析规定等。由于这一类型的普适性约定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比较频繁,而且具备一定的执行性,因此,其在城市规划与管理中比较常见。但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部分要素的可操作性较低。比如,在城市设计中若强行融入占线率等指标,就会导致城市的街道界面比较单调,建筑形式比较单一。在对这一要素进行控制时,若控制不当,就会影响城市公共空间的形态。
        4、缺乏有效的实施手段
        尽管城市设计能够进一步提高城市的品质,但却由于缺乏与之相关的法律法规,导致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缺乏有效的参考依据。进行城市设计和实施时,缺乏必要的规章制度,导致城市设计手段比较缺乏。由于现有的审查机制不合理,即使进行城市设计的编制,也不能将其转化为有效的参考依据。
        二、基于城市设计的城市规划精细化管理思路
        1、明确精细化管理实施的条件
        在城市规划管理中融入精细化管理理念不仅能够确保管理效率稳步提升,还能实现城市健康发展。在城市规划设计中,要明确相应的制度和要求,确保各项操作得到进一步量化。要制定完善的实施机制,在开展精细化管理之前,明确相应的控制要素和执行程序,严格按照相应的标准进行操作。要加强各类信息的管理,合理进行城市规划的编制,保证城市规划管理工作得到进一步实施,明确规划设计目标和具体内容,就能进一步发挥出精细化管理的作用。
        2、设置量化指标
        我国部分城市在开展规划与管理时,会对城市设计的环境与空间形态等内容进行有效引导,并严格参照相关技术管理的要求。

除此之外,由于我国不同地区的发展情况不同,在进行规划管理时,要明确重点与节点以及量化指标,实现有效的管理与控制。比如,在城市的核心区域和滨水区域等地带,就要对其指标进行量化处理,这样就能打造立体化管理模式,提高城市设计的精准性。
        3、城市设计成果制度化处理
        为保证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实现有效连接,就要对城市设计的成果进行制度化处理,使其具备必要的法律支持。可充分吸取大国家的经验,比如,新加坡在法定管理平台中融入城市设计的相关内容,日本在法律法规中明确规定与城市设计有关的内容。通过对城市设计成果进行制度化处理,就能有效提高城市设计的质量,并对影响质量的各类要素进行有效控制。
        三、基于城市设计下的城市规划精细化管理实施对策
        1、明确城市设计的内容
        要明确城市设计的主要内容,对每一项内容进行针对性设计和精细化处理。首先,在专项设计中,要明确城市的地形、地貌、空间和空间景观,并对各项要素进行精细化处理。第二,进行重点区域设计时,要明确其主要内容。需做好城市空间形态、建筑控制和街道空间形态等方面的设计,打造良好的城市公共环境。要对各类控制要素进行分层次划分,既要考虑到空间形态要素,又要确保每个阶段的要素得到合理划分。政府要做好相应的引导工作,保证各项控制要素彼此互为联系,互为补充,为核心设计内容提供有效的服务,这样就能保证城市的形态得到有效控制。对城市规划进行设计时,要将城市的自然景观和人文要素相结合,凸显出城市的地域文化。
        2、将刚性与弹性有机结合
        在开展城市设计时,要将刚性和弹性相结合。若不能保证城市设计具备一定的刚性,就会导致在设计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主观性,影响城市规划设计管理水平的提升。若刚性要求过大, 就会影响项目的建设效果。要对刚性进行合理的把控, 明确其主要的组成要素。除了刚性要求之外, 还要考虑到城市设计的弹性要求。弹性要素主要是由不可度量和提升要素组成。相关部门在对两大要素进行控制时, 既要保证刚性要素具有一定的量化内容, 又要在具体管理的过程中预留出一定的弹性空间,合理把控刚性与弹性之间的关系。在规划中若能留出一定的空间,就能激发开发商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其对公共空间地块进行合理建设,为城市的景观增添更多资源。
        3、实现城市规划管理系统化
        在开展城市规划管理时,要设置完善的管理机制,这样才能有效融入精细化管理理念。比如,对城市公共空间进行管理时,要明确其界限。为了进一步明确地块出让条件,保证条件的合理性,使城市公共空间形态严格按照设计的要求实施,就要融入合力的城市设计控制要素。对开敞空间进行设计时,要加强对设计的审查与评价,比如公园和广场。通过这种方式既能保证城市设计的合理性,又能凸显出景观的优势。对实体建筑进行管理时,要仔细审查其上层设计方案,并保证方案的内容得到逐一落实。
        设置系统化的管理机制,可以进一步发挥出城市设计成果的优势,更能进一步发挥出政府职能部门的作用,保证城市的空间形态彼此统一,有主有次,使城市空间与实体建筑之间的融合更加紧密。在执行的过程中,要对各种利益关系进行仔细权衡,保证城市的每一个环节能够彼此互相衔接,互为促进,确保城市设计成果得到真正落实。
        结语:综上所述,在城市规划设计中融入精细化管理是一种比较创新的管理方式,由于当前城市规划管理中还存在许多不足,不能充分发挥出精细化管理的作用。因此,要仔细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制定合理的对策,才能使精细化管理理念落到实处,使城市设计的成果尽快落实,通过合理的规划与设计,保证城市实现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黄雅玲.城市规划建设精细化管理的方法研究[J].福建建筑,2020(12):17-19.
        [2]谢水双.城市设计视角下城市规划精细化管理思路与策略[J].工程技术研究,2020,5(11):159-160.
        [3]任瑛.基于城市设计视角下城市规划精细化管理思路与策略探讨[J].居舍,2019(25):13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