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信息大数据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的应用研究

发表时间:2021/6/30   来源:《城镇建设》2021年第4卷第5期   作者:田清明
[导读] 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国土空间规划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基础性工作。

        田清明
        鄄城县规划服务中心 山东省 菏泽市 274600
        摘要: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国土空间规划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实施国土空间规划,不仅可以实现我国国土空间的有效开发利用,同时也可以促进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和交通出行等领域的进一步优化,进而带动我国城市和经济建设的全面进步。随着地理信息大数据的广泛应用,土地空间规划格局和规划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为提高规划质量和空间利用综合效益,必须改变传统的规划思路,调整和完善规划管理体制,充分利用现有的技术数据与技术手段,引入新的土地和空间利用方式,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为人们提供更舒适的生活空间。
        关键词:地理信息大数据;国土空间规划;应用;研究
        1地理信息大数据阐述
        1.1地理信息大数据。
        传统的地理信息数据是一种几何精度技术。通过多渠道采集,对采集到的信息进行实时、全面的分析。从数据内容看,涉及面很广,主要是生态环境、人民生活、社会动态和政府信息。地理信息大数据信息量巨大,涉及的广度和深度多种多样,表现出广泛的社会价值,定位精确,数据格式多样,形式多样化等基本特征。
        1.2地理信息大数据平台。
        鉴于地理信息大数据的数据量较为巨大,在应用过程中,想要将其进行存储、管理,以此保障后续工作的系统性、合理性,就要建立相应的平台。依托平台进行分析、分类,实现了数据规格、利用管理真正意义上的统一。在数字化、信息化社会的高速变革下,加之物联网、大数据的突破,为平台的建立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多元化信息技术的引入,促使平台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建立了精准、高效的查询体系,规避了数据建设的重复性。此外,利用同步机制的迭代方式,实现了区域数据的实时更新,保障了数据库的同步性的同时,提高了后续工作的质量、效率。
        2国土空间规划的必要性分析
        国土空间作为人民生存空间的基础,需要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在规划土地空间时,要树立保护和利用的意识,详细了解其自然条件、人文历史、经济发展和总体发展战略,这是合理规划土地空间的基础。目前,国外许多国家都对国土空间规划给予了足够的重视,因为合理的规划可以有效避免资源不足、环境恶化和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减少经济发展的障碍。为了维护社会稳定,实现可持续发展,政府必须做好国土空间规划,这有利于进一步优化空间格局,确保国土空间的稳定。从宏观上看,这是一项战略性工作。
        3国土空间规划面临的问题
        2018年中国国土空间规划体制改革前,我国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存在诸多问题。土地空间规划有80多种,包括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环境保护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这些空间规划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原环境保护部和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分别各自管理。在一个操作中,有许多计划同时运行,但它们又是相互独立的。能够起主导作用的国土空间规划往往具有一定的基础数据、技术标准、申请制度、审批流程等。这些规划既存在一定的内容重叠和空间重叠,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良现象,如国土空间规划与实际管理体制要求脱节,国土空间规划往往是通过上级指导和技术指标的约束来实现,但是,如果自然资源或社会经济缺乏足够的引导或约束力不强,就会导致上下级规划职能重叠,难以实现上级规划对下一层次规划的有效引导和约束,造成职能分工不明确。从我国国土空间规划的发展过程可以看出,国土空间规划过程中涉及多个部门,不同部门的顶层规划设计也不尽相同;在理清相关自然信息后,应根据具体功能合理划分区域自然资源。

但这种区域划分方法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土地空间规划的全面性和完整性,最终导致各规划功能的模糊现象;在土地空间规划中,不同的部门承担着不同的责任,但各部门之间缺乏沟通,导致各部门协调性不够,职能分工不明确,土地空间规划价值得不到充分发掘。政府的上层建筑结构直接影响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方向,如经济社会的非空间性等。如果规划过程中没有空间规划内容,空间规划的专业性、可实施等将进一步降低。
        4地理信息大数据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的应用
        4.1城市现状评价。
        分析国土空间现状,是科学规划、有效监管的重要前提。因此,提倡采用政府数据与大数据深度融合的模式,提出符合当地实际的专项评价,从人口、产业、设施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人口方面,结合手机信号数据和位置数据,挖掘人口活动规律,识别人口画像,使官方数据得到印证和扩展,人口变化监测、人口聚集特征、人口流动和区域联系,评估居住平衡和通勤状况。在产业方面,利用地址匹配技术、三维仿真技术和人工数据进行空间关联,实现非空间数据的空间化,评价产业空间集聚程度、产业空间分布趋势和就业人口比例。利用水电数据分析建筑空置情况,为产业空间的引导和优化提供支持。在公共服务方面,主要对文化、教育、体育、卫生等方面进行评价,分类分析不同服务人群的配置需求,研究判断服务人群的发展趋势,分析设施的空间覆盖率和服务能力,并提出了配套差距和优化提升的方向。
        4.2确保基础数据实时可用。
        地理信息大数据每时每刻都在进行信息收集工作,主要是对相关地理信息以及空间信息进行收集。因为地理数据信息处于不断变化中,所以,要按照相应清洗方式,及时对数据信息进行清洗。在信息处理过程中,地理信息大数据可以获取某一区域或地理形态的发展规律和变化。在此背景下,实现了对数据库中数据信息的分析,保证了数据库的信息量。高质量的地理信息大数据可以实现对地理事物发展规律的验证,特别是在资源环境承载力分析、土地开发利用分析评价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对实时地理信息大数据的应用,有效地预测了该地区可能存在和发生的各种问题,如地质灾害、地质问题、环境问题等。这样,可以对区域的实际发展做出合理的预测,为综合评价打下良好的基础。在实际的综合评价工作中,可以实现居住区位分析、商务区划分分析等,为交通系统的设置工作提供有效的参考,特别是交通数据和信息在跨区域交通系统建设中可以起到积极的作用。随着国土空间规划的发展,有必要依靠这样的数据和信息,从而对整个发展形势做出合理的决策。
        4.3提供数据源。
        国土空间规划是以区域为基础的,地理信息大数据中涵盖了大量的位置信息,这些信息具有一定的社会属性和经济属性。但是其位置信息的准确性可能存在一定的误差,因此在规划和整理的过程中,需要有准确的数据源。在应用地理信息大数据的过程中,需要对零碎的数据源、离散的数据源和非结构化的数据进行科学的安排,使地理信息大数据平台与空间位置关系相联系。土地空间规划是为了保护和开发土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促进经济发展和平衡。在土地规模不变的前提下,调整各类用地比例,科学合理规划布局。地理信息大数据可以提供更多的地理位置信息,如商业活动信息、交通运行信息等,为国土空间规划提供准确的数据源,提高国土空间规划的效率。
        5结论
        综上所述,地理信息大数据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的应用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要加大对数据的搜集整理与分析,把数据应用到国土空间规划的各个阶段。主要涉及国土资源规划应用、耕地监管、城乡规划编制与分析、地理科研活动等。
        地理信息大数据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的应用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在今后的实践中不断优化大数据服务,增强公众参与,加强综合人才培养,建立健全相关制度。
        参考文献
        [1]张军.大数据背景下的国土空间规划[J].通讯世界,2019,26(01):223-224.
        [2]胡媛.浅谈大数据在国土空间规划领域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9(01):122-12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