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规划设计中的美丽乡村规划研究

发表时间:2021/6/30   来源:《城镇建设》2021年第4卷第5期   作者:吴鹏 邵秋美
[导读] 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不断的加快,我国城乡规划设计越来越受到广泛的关注,在这个过程中,我国已经出现了一批与美国纽约相媲美的世界性特大都市,北上广深成为了大家梦寐以求的都市生活。

        吴鹏 邵秋美
        自然空间(浙江)规划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 浙江杭州 310000
        摘要: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不断的加快,我国城乡规划设计越来越受到广泛的关注,在这个过程中,我国已经出现了一批与美国纽约相媲美的世界性特大都市,北上广深成为了大家梦寐以求的都市生活。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避免不了对农村的改造,因此城乡规划设计在城市发展过程中显得尤为的重要,我国也提出了一些适应城乡规划设计的一些政策和要求。在城乡规划设计的过程中,不仅要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而且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对城乡发展进行综合考虑,才能够真正的实现打造美丽乡村的美好愿景,本文针对城乡规划设计中的美丽乡村规划进行研究,说一说我的看法。
关键词:城乡规划设计;美丽乡村;规划研究
引言:现阶段随着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城镇发展的脚步不断加快,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传统的城乡发展规划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城市发展的需求,因此如何对城乡规划设计进行改善成为了我国相关部门应解决的问题,为打造美丽乡村,加强城乡规划的发展提供更多的便利条件,下文针对城乡规划设计中的美丽乡村规划进行研究,希望能够有一定的帮助。
一、美丽乡村规划发展的背景概述
        打造美丽乡村是针对我国城乡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的,现如今我国经济正在快速的发展,我国的城市建设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随着我国城市发展不断的加快,我国的农村发展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为了进一步的减少城乡之间的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美好愿望,打造美丽乡村成为了我们的发展使命。但是据实际情况而言,我国的城市约600个,但是占农村的基数还不到一半,城市与乡村的差距还很大。因此这也使得我国的村庄规划成为城乡规划发展的重点。在现实的农村发展过程中还面临着各种脏乱差的问题,这些问题急需在美丽乡村规划和发展过程中不断的改善,逐步的提高乡村的居住条件和居住环境,不断的提高乡村人民的生活品质。
二、美丽乡村建设的基本原则
        (一)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升级农业产业结构
        经济发展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重点,也是基本条件,因此需要大力发展农村经济,使农村的各项经济指标都能实现。但是农村经济在发展的过程中主要的问题表现在经济发展模式太过单一化,经济管理模式太过粗放,不仅浪费了农村的经济资源,而且也限制了经济规模的扩大和提高。因此在发展农业经济的过程中,要对农业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对农村经济的管理模式向集约化发展,让农村的剩余劳动力能够为农村经济发展奉献出自己的力量,为我国的农业生产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二)以人为本,彰显特色
        建设美丽乡村的过程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目的是为了考虑到农民的需求,把农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并且要号召农民参与到美丽乡村建设的队伍中来,引导农民发展生态农业,让农民意识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在乡村建设的过程中,一定要尊重农村的本土文化和民俗,在开发的过程中保留文物和文化的价值,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发展具有当地特色文化的美丽乡村。
        (三)生态优先
        社会的经济建设固然重要,但是不能忘本,在经济建设的过程中要遵循自然发展规律。在规划的过程中不仅要发展生态农业还要保持生态文明,根据当地的资源特色,发展旅游农业、生态农业、水产等产业,让农村的各项资源都能充分的整合,进一步提升美丽乡村的建设质量[1]。


三、美丽乡村建设的措施
        (一)加强建设管理,强化建设的规范性
        1、规范住房建设
        住房建设对于改善农民的居住环境有很大的帮助,而在乡村建设的过程中,一定要因地制宜的对乡村住房建设进一步的规范,一方面要让农民的居住质量和居住环境得到提高,同时还要尊重农民的意见,维护农民的根本利益,保持良好的农村风貌。建立美丽乡村的过程中,要减少规划建设的流程,不宜太过繁琐,要在短时间内完成并保质保量的完成建设工作。
        2、加强监督管理工作
        建设美丽乡村的过程中,加强其监督管理工作也是非常重要的,这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建设管理质量。因此在这一过程中,要加大对农民的宣传力度,让农民意识到建设美丽乡村以及加强农村建设监督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3、规范乡村空间建设
        乡村的经济发展模式和人们的生活模式与城镇有很大的区别,在建设的过程中不能照搬照抄,要根据乡村的实际情况对乡村空间进行合理的规划和利用,比如乡村居民有饲养家禽的农户,他们的生活方式对空间的需求量要大一些,因此要尽量的满足当地百姓的需求,从而达到建设和发展的目的。
        (二)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构建生态化自然环境
        如果想让乡村在根本上得到发展和提高,需要在经济增长的情况下,构建生态化的经济发展模式,才能够得以实现。构建美丽的乡村不仅仅是在形式上的美丽,而是建立在绿色、环保、节能等观点之上,从而推广科学的规划设计理念,才能够保证乡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得以有效实施。构建生态化的经济增长模式主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要加强环保教育工作,这主要是加强农民的环保意识,在过去传统的农业生产过程中,以环境污染的代价来换取经济增长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如今的经济发展模式,因此要真正的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需要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加强农民的环保意识,因此要对农民进行环保意识的宣传力度,并配合规划管理人员的安排和工作。其次是完善保障制度,在农村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保障制度是农民的坚实后盾,保障制度能够将环保规划设计发展以制度的方式进行确立,这样才能够确保乡村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将环境保护的概念深入人心并有效的展示出来,并落实好各项环保工作。除此之外,还要明确在乡村建设过程中各管理机构的环保职责,并设立专门的环保部门,进一步的落实环保工作。最后是发展循环经济,循环经济是环保意识的重要体现,循环经济在发展的过程中主要体现在“变废为宝”的经营模式,让广大的农民意识到废物利用的重要性,体会到废物资源的利用价值,同时在乡村要让农民在日常生活中就做好垃圾分类,规范好生活垃圾的处理方法,为循环经济提供方便,而且还可以有效的避免人们乱丢垃圾,使农村中的脏乱差进行整改[2]。
        (三)重视人文产业发展,大力推进旅游业
        在农村发展过程中要重视人文产业发展,在打造美丽乡村的过程中大力的发展旅游业。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不仅物质文明得到了丰富,精神文明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这些年来,很多来自城市的人们到乡村组织旅游,发展当地的旅游业,让更多城市居民能够享受到农村的风土人情和人文景观,并推动当地经济、文化发展。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政府应该给乡村旅游业一定的经济支持,并采用多种合作方式进行农村经营和生产,比如建立农家乐、果园采摘、乡村旅游度假等活动,让更多的人来农村进行参观和享受,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在这一过程中,更加离不开国家的经济扶持,也更离不开国家的技术指导,从而更好的提升农村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推动乡村经济可持续发展[3]。
结语
        总而言之,加强美丽的乡村建设对于城乡发展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我国的相关部门应该对此引起高度的重视,并制定一些规章制度进一步落实乡村建设的具体设计和规划,并强化农民的环保意识,以维护农民的利益为根本,推动农村的文化建设,推动当地的旅游业发展,从而实现美丽乡村的建设。
参考文献
[1]李沭仪.城乡规划设计中美丽乡村规划研究[J].美与时代(城市版),2020(12):38-39.
[2]崔明远.城乡规划设计中的美丽乡村规划探讨[J].智能城市,2020,6(18):115-116.
[3]王巍.城乡规划设计中的美丽乡村规划分析[J].房地产世界,2020(18):47-4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