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码:21050219850126XXXX
摘要:近年,我国对于电力资源的需求量逐步增多,同时我国是资源大国,但是国内人口众多,人均占有资源量较少。随着近年,国内的电力技术飞速发展,社会企业和社会公众对于对资源需求量也逐步加大,但在我国一些地区,还存在用电困难的问题,不能够保障电网正常运作。电力公司要推动使用自动化技术,使用自动检测方式来检查电网中的故障,进而使电力系统也能够处于安全的运行状态。本篇文章重点研究了电力配电网络存在一些问题,并提出了电力事故故障处理的策略方法。
关键词:电力系统;配电自动化;故障处理
引言:
近年,电力技术有了较大的提升,但是现在电力系统在运作中自动化水平还与国家发达国家有一定的差距,国内的电网建设覆盖面还不够广,电力系统的配电网络自动设备应用不多,自动化水平不高,在出现电力故障时,还不能够自动智能化去识别处理,这就给电公司的运营工作带来更多的工作压力。
1配电网络自动化系统存在问题分析
当前配电网络自动化系统会存在配电网络建设比较落后,智能化技术应用偏低,还有电力公司内部制度和技术方面不太完善。国内的配电网络建设与国外发达国家也有一些差距,国内配电设施建设落后,在电网建设中,变电和输电建设规模较大,但是也会出现配电网络中的主干线铺设不太合规,及使用电力设备落后,还有线路联网水平偏低,再加上一些部门不太重视,就会造成配电网络的建设问题比较突出增多。在技术方面,会存在许多问题,其主要就是智能化、自动化技术使用率较低,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国外的欧洲国家和日本在电网自动化技术使用上,已经实现了近70%的自动化网络覆盖。但是当前我国自动化电力网络覆盖面只是达到15%左右,再加上一些自动化的技术应用率较低,造成我国现有配电网络自动化技术,不能够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提并论。造成自动化技术使用率偏低的原因是由于我国电力网自动化水平不高,还有电力公司不太重视自动化运维系统的使用。电力网络的网架结构会被一些工作人员随意地调整,网络处于不稳定状态,国内配电网络在使用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同时在对电网运营制度方面也存在一些制度漏洞。在电力公司缺乏配电自动化的运行机制,在电网络的管理方面,并没有完善制度来规范和约束工作人员的行为,也会出现安全的事故,这样会阻碍我国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发展[1]。
2.解决电力系统配电自动化故障的有效对策
2.1做好信息化的管理与建设工作
为有效解决我国电力系统配电自动化出现故障的问题,加强信息化的管理与建设至关重要。相关工作人员要不断学习与创新,不断增强自身信息知识的储备量,从而提高信息技术与应用管理能力,最终达到从根本上解决电网故障的目的。同时,电力企业也要加强对相关工作人员的管理,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警惕性与积极性,尽量避免出现安全事故。在进行配电自动化运行的过程中,电力企业的工作人员要定期检查并且更新信息系统数据库中的资料,保障信息数据的可靠性和实时性。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工作流程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另外,电力企业的工作人员在对配电自动化系统信息进行录入的过程中,要严格将筛选出的有效数据录入到与其对应的数据库之中,便于后续的查找与使用。当相关工作人员录入完成之后,还需要及时对这些信息数据进行进一步的探讨和研究,明确项目中的节点以及目标配电的运行状态,确保设备出现异常情况时,相关工作人员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进行补救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电力企业的经济损失。
2.2不断提高安全管理的强度
在实践的运用过程中,电力企业只能不断加强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安全管理强度,才能有效降低电力系统配电自动化出现故障后引发安全事故的几率。因此,电力企业的相关工作人员要具备明确判断设备具体故障的能力,便于电力企业能够提前根据问题决策出相应的解决措施,达到规避风险的效果。倘若是永久性的设备故障问题,馈电线断路器会出现跳闸,电力企业相关工作人员要根据配电自动化系统在最短的时间之内分析出故障设备的具体部位并且将设备出现故障的部位进行封闭式处理,阻断故障设备对其他设备产生的负面影响,同时建立新的电网配电系统,可避免故障事故对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的威胁。因此,加强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安全管理,能够极大的提高电力企业生产率。
2.3做好电网的改造工作
目前,对于电力系统而言,我国严重缺乏对电网建设的重视程度,故而引发了配电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出现了诸多的安全事故。因此,电力行业及时对电网进行科学、合理的改造工作刻不容缓。可以采取以下措施:第一,电力企业可以对电网的结构进行一定程度的改造工作。比如,对于配电要求比较高的城市来说,可以将城市原本的电网结构改成环网结构,以此来增强互供能力。第二,对于企业来说,在电力上的需求远远高于居民日常生活中的用电需求。因此,电力行业根据实际情况的调查了解来适当增加电网的传输容量,以此,来解决企业电能供不应求的棘手问题。第三,电力企业应该安装各种故障检测装置,便于相关工作人员查找出故障源头,并且,当发现故障源头时,要及时指派具有丰富经验的技术型工作人员前往检修,从而,为我国电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2.4谨慎管理故障类型,避免失误
为了能够有效避免电力企业相关工作人员对出现故障的设备维修不当,因此,需要加强对设备故障类型的管理和分析,从而避免在维修过程中出现二次错误。电力企业相关工作人员在进行故障类型管理的过程中,第一,要对之前的故障类型进行小心、谨慎的分类管理,比如,按照设备经常出现故障的部位进行归类。再比如,可以按照维修的技术类型进行归类。第二,电力企业相关工作人员要定期对故障的类型在原有的基础之上进行更新,确保设备故障类型的完整性。如此,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维修过程中出现的失误问题,提高了电力企业相关工作人员维修设备的安全性,避免操作不当而对生命和财产造成巨大的威胁。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电力系统在实践的运用过程中,仍会常常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并且与国外有着相当大的差距。而电力系统配电自动化与故障是影响我国电力系统正常发展的主要因素。因此,在电力系统配电自动化的运行过程中,电力企业要做好信息化的管理与建设工作、不对增强对企业内部人员与使用设备的安全管理,同时,还要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培养专业的技术人才队伍,做好我国的电网改造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合理、有效的从源头上解决我国电力系统配电自动化出现的故障问题,降低电力企业的经济损失,提高经济效益,从而使我国电力行业的发展水平与质量日趋提高,减小我国的电力行业与国外的差距。配电网络和自动化设备存在许多问题,在日常设备运作中经常会出现故障,需要进一步加强对设备的安全信息管理,同时还要加强配电网络改造,降低故障的损失,进一步提高电力公司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陈海燕.电力系统配电自动化及其故障处理[J].电力系统装备,2019,000(006):10-11.
[2]阳吉中.电力系统配电自动化及故障处理措施分析[J].大科技,2019,000(039):95-96.
[3]王俊岩.电力系统配电自动化的故障处理[J].科学技术创新,2019,000(021):P.176-177.
[4]董澎涛.电力系统配电自动化的故障处理[J].电力系统装备,2019,000(019):119-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