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工程项目管理 BIM 应用障碍研究

发表时间:2021/6/24   来源:《建筑实践》2021年40卷第5期   作者:张东明
[导读] 建筑信息化的模式叫BIM,这是一种新的模式。

        张东明
        日照市土地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山东 日照 276800
        摘要:建筑信息化的模式叫BIM,这是一种新的模式。它能直观、详细地表现建筑物各个方面,使项目参与者能随时查阅资料,给项目带来很大的方便,极大地提高建筑单位的工作效率。目前,BIM的使用不仅仅局限于管理者的建筑信息工具,还应体现它的信息化和智能化,更好地应用BIM,为建筑行业带来更多的便利。
        关键词:BIM;项目管理;建筑工程;影响;应用障碍
        一、引言
        当前,我国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仍处在初级阶段,但在具体工作中还存在一系列问题。但是,BIM技术的应用有效地解决了这些问题,提高了我国建设工程管理的水平和质量。
        二、BIM技术概述
        2.1  BIM技术的视觉化
        利用传统的平面图纸在传统建筑设计中得到的参考,但是,不具备平面设计立体的直观效果图纸所能想象到的效果是,在设计人员的实际工作中,如果轻易将具有部分重要功能的建筑物遗漏,就会造成无法弥补的经济损失,并大幅降低进一步延长的建筑工程的施工周期,从而提高施工效率。若应用BIM技术,可用其可视功能中的三维、四维、更大的空间将建筑结构的功能数字化表现出来,并以模拟器的方式向人们展示一种实际的建筑模型,以看是否有遗漏或多余的建筑。
        2.2 BIM技术的协同性
        要想完成项目,需要多个部门,部门之间的沟通很重要。    BIM技术实现了部门间的沟通,这就是协同效果。此外,如果建筑工程每个部门对该项技术的理解都不一样,在建设过程中如果不能够很好地进行沟通,就很容易造成事故,对工程的进行将产生严重影响,对相关部门的信任度也会产生一定影响。因此,如果在进行项目前进行良好的沟通,就能取得共生的效果。BIM技术可以综合分析各部门的意见,利用计算机进行模拟施工。这样做不仅可以避免不必要的事故,而且能及时发现问题,做好各部门的协调疏通。
        2.3  BIM技术的模拟性
        不只是BIM的仿真性质,利用建筑模型对其仿真设计阶段的模拟来表现视觉上的直观性是在施工过程中可以做到的。对每项工程的施工模拟设计从施工项目到完工整个过程进行了直观模拟。在房屋设计阶段,BIM可以根据房屋内各部分的特性,进行节能模拟,突发事件发生时人员疏散模拟,建筑物方位照射阳光模拟等。在施工过程中,可以对施工现场进行立体模拟。即模仿施工现场的全过程。这样可以发现施工中的问题,找到最合适的施工方式,更重要的是可以在模拟过程中各部门之间发现问题,有效地控制项目成本,保证经济效益。
        三、BIM在工程项目管理中应用障碍
        在工程管理中引进BIM技术,能有效应对许多问题。BIM技术有效整合项目生命周期内的信息和数据,实现信息资源共享,让各方参与主体协同工作。BIM技术融合的项目管理系统具有诸多优点,建筑可实现三维模拟,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可制作三维动画。让有关人员进一步深化工程施工管理流程。该系统设置了多个动态数据库,施工设计人员可以根据项目实际情况,建立数据库,更准确地计算施工量,进一步做好预算管理工作,控制好项目成本。工程管理人员可以从系统中获得更准确的项目信息,减少人为的主观经验带来的损失,使施工方能够根据系统信息制定更科学的资源管理规划,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浪费。详细地说,BIM技术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作用是:第一,BIM中央数据库可以共享信息,各参与主体可以协同作业。在BIM中央数据库的作用下,各种复杂的项目信息可以以数据的形式出现,这些数据随着项目的推进不断更新。各参与主体都能及时获得这些数据,更好地参与工程建设。这样既能解决纸上带来的施工不便,又能使工程造价更加准确,提高项目成本控制水平。各参与主体可以在信息共享平台上充分交流,及时获取所需信息,更好地开展协作工作。


        在项目管理中融入BIM技术,实现对项目的动态控制。根据BIM技术构筑的项目管理模式不仅可以在设计环上提高调节能力,还可以在施工环上进行模拟管理,具备了进度、质量、成本等。这种项目管理模式能够提高项目设计、施工及管理等方面的效率,使项目保质保量顺利完成,从而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三是BIM技术建设的项目管理模式具有自我完善的特点。随着建设工作的稳步推进,建设项目的信息会越来越多。某一阶段工程完工,该阶段的信息就失效。为应对系统信息饱和状态,需要及时处理失效的信息。BIM技术下的项目信息管理系统具有动态。它本身就是一个不断的变化和更新,能够对各个环节的信息进行跟踪和管理,进而提高整个项目的管理水平。
        项目需求明确用户对BIM技术认识不足,政府强制实施BIM技术效果不好,原因是客户在认知上的缺乏,对BIM强制命令的效果有限,无法获得充分的赔偿,目前,拥有的一定规模的BIM应用项目显著增加,达到BIM应用建设规模而未真正采用BIM的首要原因是客户或项目相关方面需求不足。剩下的部分学者也指出,在业界BIM的使用过程中,企业对BIM的使用不太熟悉、专业知识和认识不足、企业高层人士没有明确的认识等是BIM应用的主要障碍之一。
        目前很多项目BIM的应用都以一个参与者为主,BIM应用总体效益不高。只有各参与者参与并参与BIM的应用才有价值。一般来说,所有项目参与者很难获得制造和使用BIM模型的技术和意志。由于项目负责人之间缺乏有效合作,BIM模式需要业界各专业人员的共同投入,业主、设计及施工小组不愿互通信息。BIM对后续项目的小组沟通产生负面影响,但缺乏处理项目的程序和标准以及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四、在工程项目管理中有效应用BIM技术的策略
        4.1 构建数据管理平台BIM技术
        在现代工程项目管理中,各种信息应在有关参与主体之间快速传送,从而使各参与主体协同工作,共同参与工程决策,提高工程决策的合理性和科学性。这些都要求项目管理引进BIM技术,建立共享数据管理平台。该平台支持项目规划、决策、施工及运营等各阶段信息共享,成为各领域的参与者。
        4.2 构建BIM技术应用评价机制
        在工程项目管理中,BIM技术的应用效果直接影响各领域参与主体的决策,对整个项目的效益也有一定影响。因此,对于分阶段进行的BIM技术应用,有必要进行适当的评价。在此过程中,第一,明确各阶段需要技术的数据的交付标准等。二是明确BIM服务方的具体职责。三是构建完善的应用评价,同时开展BIM技术投入与产出的比较研究。四是在评估结果的基础上及时调整优化BIM技术的应用。
        4.3 加强全过程管理
        BIM技术应用效益的提高,要从项目全程管理入手,对项目质量、进度和成本等进行全面管控,使项目及时完工,项目质量符合设计标准,使项目产生更多的经济效益。在BIM技术应用下,项目建设单位要做好招标、项目变更、项目竣工、项目结算等管理,为业主提供更加科学的运营方案,使其在项目后续运作中生产出更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五、结语
        建筑业推广BIM技术需要更多的时间和探索。许多发达国家BIM技术的使用已经十分普遍,BIM技术能够进一步发展建筑业,使建筑技术通过信息化管理方式进化,在今后的发展中必须成为发展我国建筑业的关键。
        参考文献:
        [1]吴蓓.BIM技术在工程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探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8(24):152.
        [2]赖一飞,覃冰洁.BIM技术优化工程项目合同管理[J].项目管理评论,2018(04):56-59.
        [3]杜曰建,赵灵敏.基于BIM的工程项目管理系统及其应用[J].科学技术创新,2018(19):128-12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