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雅伟
广西土木勘察检测治理有限公司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蓬勃发展,人们提升生活品质的愿望越来越强烈,对工程质量也有了更高的要求。万丈高楼平地起,地基对于整个工程的安全性及使用功能的实现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通过岩土工程勘察探明工程建设场地地质分布,试验检测给出相关土性参数,可为后续验算地基承载能力、决定地基处理方案、开展基础及上部结构设计提供依据。
关键词:岩土工程勘察;常见问题;解决方法
1岩土工程勘察概述
岩土工程勘察是指利用钻探、槽探、触探等手段对工程拟建场地地质、地理环境特征及岩土工程条件等进行勘探、分析和评价,从而给出地基基础方案的活动。岩土工程勘察技术要点包括地质形态、岩土相关数据、界面划分及技术要素四个方面。地质形态,就是在建筑施工勘察过程中要确定所处地界的土壤结构、所包含的物质及地基的分布状况。界面划分就是鉴定施工地界的岩土受风化程度,判断地质状况和构造。同时,也要对岩石的参数进行研究,例如对岩土中颗粒成分和颗粒土进行勘察。技术素质主要指在作业过程中,相关人员不仅要有较高的专业素养和理论基础,而且要有一定的实践经验,这样才可以做出比较准确的判断。
2新时期岩土工程勘察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
2.1岩土勘察不准确
一般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中会产生许多数据信息,须做好工作中对数据信息的记录工作。完成岩土勘察工作野外工作后,应及时取样送往实验室进行检验。有部分人员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会出现一些失误,无法保证测试工作顺利开展,获得的结果准确度不够。待试验结束整理数据信息时,大部分由于统计工作不到位,使最终得到的数据存在较大误差。
2.2对地下水的调查缺乏严谨性
地下水勘察的结果不准确会对岩土勘察精度造成影响,地下水的测量是岩土勘察工作中的重要环节,鉴于地下水水位不断变化的缘故,仔细勘察水位高低情况、变幅情况,收集相关的数据资料。若岩土工程勘察人员从主观上对检测工作给予的重视度不够,会影响到岩土工程质量,导致岩土工程施工的风险性进一步提升。另外,因地下水变化引发的抗浮失效问题发生频率较高,部分建筑伴有地板开裂和建筑结构下沉、地面上拱等问题,易造成建筑物倒塌。在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中,应重视地下水的调查工作,出现问题时须及时处理,防止不良后果发生。
2.3岩土勘察中取样缺乏准确性
取样送检是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中极具代表性的环节,其与勘察结果的准确性紧密关联。根据岩土勘察工作的有关规定和标准,取样时须综合考虑岩土样品匀称与否,应选用均匀的样品。实际工作中难以获得未扰动的样品,因此,会有部分样品无法满足勘察要求,使勘察结果受到影响,为后续施工提供参考。基于此,如果勘察结果不具备利用价值,报告编制人员无法获取岩土的真实情况,会影响岩土工程勘察的成果准确性。
2.4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参差不齐
通常情况下,可将土工试验的从业人员分为技术人员与实际操作人员两种类型。一部分为比较正规的大型企业中,招聘的技术负责人及骨干精英,其专业素质素养均较高,此外,部分从业人员同时具备较高的职业水平的证明。如果为中小企业,其内部的土工技术人员一般不具备前述要求,部分技术人员未接受过系统的培训。对此,在实际工作中须对技术从业人员进行大量的测试,避免从业人员出现不规范操作问题,降低最终的结果可靠性。
2.5土工试验内部的标准模糊
以目前我国的工作现状分析,各个地区的岩土勘察工作采用科学合理的技术标准。近几年,岩土工程关注度持续上升,为了得到更进一步发展,必在原有的标准基础上,坚持可持续性发展。目前我国的土工试验要求其执行标准必须与国家相关制定标准保持一致,由于土工试验的作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相关部门在其专业技术与相关制度问题上提出了对应的规范标准。
综合上述分析,应统一土工试验的执行标准,在对我国国情进行充分分析的基础上,学习国外先进的相关经验和标准,以弥补现阶段土工实验执行标准的不足。在不断完善土工试验执行标准的过程中,为规避未来工作中有可能出现的弊病,应分析掌握现阶段下行业和社会的相关方面的情况。
3岩土工程勘察问题的具体解决措施
3.1做好现场调查,保证工作科学与合理
工程实践表明,建筑工程所在区域难免会遇到地质条件十分复杂的情况,这就要求勘察及设计单位的相关人员提高对现场调查工作的重视。在工作开展前,相关人员应重点掌握施工现场所在区域的地形地貌、水文地质总体情况以及气候情况等内容,依据踏勘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岩土工程勘察及地基处理方案,进而保证相关工作的顺利开展,从而提高岩土工程勘察及地基处理工作的科学性与准确性。
3.2定期维护设备
从企业角度考虑,须重视高精度设备的管理工作。定期安排专业人员开展仪器设备的养护维修工作,遇到仪器出现损坏,应及时购置新的设备。另外,为延长仪器设备的使用寿命,须保证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可靠性,对此,要求一定要采购质量较高的仪器设备。
3.3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
应保证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水平,须做好从业人员的定期培训工作。在选择勘察工作技术人员时,应坚持择优录取的原则,保证录用技术人员能够胜任该岗位工作。此外,对部分在职人员,为适应时代变化需求,要求企业须定期开展相关的专业技能的培训工作、相关资质的认证工作。企业应完善相关员工的培训教育机制,及时处理不合格的工作人员,保证岩土工程勘察工作能够高效率的开展。土工试验环节应加强相关的监管工作,提高管理工作者的责任感。指派专业工作人员做好仪器设备的管理工作,落实工作责任到个人,全面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3.4完善制度建设,提升勘察报告精准性
需要从企业层面制定和完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管理制度。一方面,需要提高岩土工程勘察企业内部相关部门对该项工作的重视程度,尤其要做好勘察报告内部的审查工作,严厉惩处虚假报告、低质量报告等情况;另一方面,根据现行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要求,结合企业工作实际,研究制定报告编制、审查标准及配套考核细则,督促相关工作人员严格按章操作,按照标准实施。
3.5加强沟通交流,促进相关工作精细化
加强部门之间、工程建设各环节之间的沟通交流,特别是勘察部门与地基基础、结构设计部门之间的交流合作。勘察部门不能将勘察报告移交后续设计部门后就撒手不管,而应该与设计部门一道,在设计阶段给予现场辅助,协助设计部门开展地基基础设计,从而保证工程的总体质量。
3.6加大资金投入,更新勘察设备与技术
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的开展需要依靠大量先进的勘察设备和先进技术,同时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现阶段,勘察设备与技术发展朝着智能化、精确化、综合化的方向发展,为了提高勘察工作的效率、勘察成果的精确性及勘察设备对环境的适应性,有必要适时加大勘察设备及技术方面的资金投入。将科学先进的技术和设备运用在勘察工作中,努力提高勘察数据的准确度,同时借助现代技术设备对勘察设备的状态进行不间断的监测,确保勘察结果的准确性,有利于进一步保证和提升勘察报告的质量。
4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介绍了一些比较普遍化采用的测试手段,充分分析了相关原理,在此基础上,应正确进行相关的操作,以提升勘察工作质量,提高勘察工作的水平,保证施工顺利开展。对此,施工现场的作业人员及技术人员需要对相关的操作规程、作业程序进行严格规范,具体提供的成果资料须保证可使作业效率进一步提高,继而全面保证整体勘察工作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工程地质手册编委会.工程地质手册[M].5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8.
[2]卢正广.岩土工程勘察质量控制要点研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0(4):4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