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中高大模板支设的施工工艺和施工技术分析

发表时间:2021/6/24   来源:《建筑实践》2021年40卷第5期   作者:孙福州
[导读] 伴随着建筑高度的逐渐增加,在施工过程中所需应用的建筑模板高度也在逐渐增加,

        孙福州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华东公司 上海市  200135
        摘要:伴随着建筑高度的逐渐增加,在施工过程中所需应用的建筑模板高度也在逐渐增加,而这势必会导致出现模板重心不稳定现象,增加施工难度和风险性。为保障建筑施工作业安全,施工单位需全面优化高大模板工程施工技术,结合具体施工情况及设计图纸来制订计划方案,这不仅有助于提高施工模板质量,而且有助于保障施工安全性和稳定性。
        关键词:房屋建筑;高大模板;剪力墙;混凝土施工
        现代建筑中高层及大跨度建筑的比例不断增加,在这些建筑的施工中高大模板技术的应用十分普遍。相比于普通的模板工程,高大模板施工无论是在技术要点、施工标准方面,还是在质量控制方面,都有着更为严格的要求。
        1建筑工程高大模板支设施工工艺
        1.1施工工艺流程
        为了确保施工安全和施工质量,需要对高大模板支设施工工艺进行一定的优化和设计。
        1)模板支架施工工艺流程是高大模板支设构建的施工,其施工质量与支模整体构建的安全性具有直接的联系。主要工艺流程为:±0.00板、梁施工及养护→测量放线、定位立杆位置→架体验收→架体施工中间检查→架体搭设。
        2)梁、平台模板工艺流程则是支模施工设计的主要体现,对高大模板支设施工设计的合理性以及最终施工质量具有重要的影响。主要工艺流程为:梁、柱放线→模架搭设→柱钢筋帮扎→梁底模制作安装→柱模板支设→柱混凝土浇筑→梁钢筋绑扎→梁、板模板支设→顶板钢筋绑扎→模架二次加固、抱柱→模架变形监测设备→梁板混凝土浇筑、养护→模板拆除。
        1.2选择施工材料
        为进一步提高模板施工效果,施工单位要结合施工需要选择合适的材料,针对不同的楼房工程,施工单位要选择厚度适中的模板材料。通常情况下所选择的模板材料为厚18 mm的木芯胶合板,在此基础上选择合适的工程紧固材料提高模板稳定性。具体施工过程中,针对遥梁侧模可设置双道椎12 mm拉结螺栓,对梁底楞木可采用钢管椎48 mm±3.0 mm,大楞可采用椎48 mm±3.0 mm钢管,而立杆与大横杆则可采用可调节顶托安装。为进一步提高稳定性,梁侧立杆可设置一道剪刀撑,每道水平杆与四周拉顶紧,在此基础上结合地基情况来选择合适的土垫层进行回填。针对二层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单位需加设钢管支撑架及250 mm±50 mm跳板做垫板,并在每榀梁下设3道通长跳板垫板,而这些加固材料可重复使用,其有助于在保障施工质量的基础上控制施工成本。
        1.3质量控制
        在高大模板施工的整个过程中,需随时做好质量监督和控制工作。为加强模板安装中对尺寸和整齐度的控制,现场施工人员可选择小白线作为辅助工具。模板支撑杆的间距不得随意调整,且支撑杆与模板之间须采用螺丝进行固定,防止支撑杆位移而影响模板的稳固性。在模板安装中,所有扣件都须适度拧紧,扣件松动也会影响模板的稳定性。成立专项检查小组,对模板安装情况进行全面检查,确定不存在问题后方可进行下一步的混凝土浇筑施工。在本次工程中,模板跨度不一,对于跨度在3 m以上的,需起拱,这样可有效提高模板的荷载能力,并保证在混凝土浇筑后,使模板恢复至初始状态,避免因为混凝土重力影响出现模板向下或向外变形的问题。
        2剪刀撑、水平杆
        立杆底与地面垂直高200 mm,可对立柱底部的支托进行调节,立柱顶端要沿纵横向设置好水平拉杆。根据模板设计需求与建筑实际情况,平均分配好扫地杆与顶部水平拉杆的间距,确保每一步距的纵横向都能有水平拉杆支撑。

剪刀撑一般设置在外侧,以竖向连续式剪刀撑作为支撑主体,同时还要在剪刀撑的顶部与扫地杆位置架设水平剪刀撑,让剪刀撑底端能够与地面顶紧,角度保持在45°~60°,最后在剪刀撑斜杆与其他支柱的相交位置用旋转扣件进行加固处理。梁板支架的顶部要架设纵横向水平拉杆,保证水平拉杆的顶端能够与建筑结构柱板紧密贴合,顶牢模板,并在主梁两侧加设竖向的连续式剪刀撑作为支撑体。如果建筑层高为8~20 m,连续式剪刀撑要加设之字斜撑,确保柱模的稳固。如果楼层高度超过20 m,就要依靠连续式剪刀撑作为支撑架构。在铺设架体时,注意架体四周要与建筑物形成紧密连接,提高架体的稳定性。一般竖直方向的架体要根据楼层面积,或者沿柱高2 m的范围设置好连墙件构件,如果是水平方向则以6 m为标准设置连墙件构建。
        3高大模板支设混凝土浇筑顺序
        1)梁、板混凝土浇筑方式为:使用混凝土泵车结合人工振捣,由中间向两侧对称进行浇筑,以防支撑架产生水平荷载。在浇筑的过程中需要专人监护,如发生支撑系统形变应及时停止浇筑并查明原因,进行矫正后方可继续进行。
        2)先进行框架柱的预浇筑再进行混凝土浇筑,可以起到稳定支护系统的作用。
        3)“先深后浅”原则:先进行框架柱、梁等区域的浇筑,再进行顶板浇筑。在浇筑梁时要分层下料和振捣施工,每层混凝土浇筑厚度应≤500mm。
        4模板拆除要点
        高大模板拆除前,现场施工负责人需提前向监理单位提交拆模的申请报告,且须在监理人员签字后才能进行拆模作业。另外,还要提前设置安全网,防止拆模时发生物体或人员的高空坠落事故。拆模时应注意防止混凝土表面或棱角部位受到损伤。如果混凝土的养护到位,模板很容易拆除;反之,若模板拆除难度较大,则说明模板工程或混凝土工程中存在问题,切忌强行撬动或拽拉,否则可能会导致模板断裂或混凝土局部脱落等问题。模板拆除时,下方区域应当进行隔离,不允许站人。模板的拆除顺序为自上而下、由外到内。将拆除的模板、扣件、支架等及时清运出去,并且分类存放到指定区域。另外安排施工人员对拆卸下来的模板进行清理,以便于下次施工中重复使用。
        5剪力墙质量问题与防控措施
        在房屋建筑的剪力墙施工中,容易出现错茬的情况,进而导致剪力墙局部出现蜂窝麻面。受此影响,剪力墙的承载能力降低,达不到设计要求,整个工程项目也无法通过最终的验收。造成错茬的主要原因就是模板支设不合理,或加固不到位。例如,现场施工人员在进行侧模固定时,没有将螺栓拧紧。虽然检查时没有发现明显的松动,但是随着混凝土浇筑,混凝土对侧模产生较大的压力,导致模板随着压力方向发生一定幅度的位移。除了会影响混凝土成型效果外,模板位移还有可能导致接缝处的缝隙扩大,进而发生漏浆问题。因此,在房屋建筑的剪力墙施工中,一方面要严格按照设计方案,合理支设模板;另一方面须严格模板工程的质量检查,做好模板固定工作,才能保证剪力墙的施工质量。
        结语
        为了保障建筑工程中高大模板支设施工能够满足质量要求以及安全性,需要做好高支模工艺流程设计与实施。本文通过结合实际案例分析了高模施工工艺,合理优化了施工方案和施工中的注意事项,从而提高了高模施工中支撑体系的结构安全性和工程的施工质量,为相关工程高模施工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参考文献
        [1]储公平.高层建筑工程中高大模板施工技术的研究应用[J].中国住宅设施,2018(7):91–92.
        [2]钟阳辉.试析建筑工程模板工程施工技术要点[J].四川建材,2018,44(6):141–144,146.
        [3]马洪伟,管康,郑浩,等.高大模板工程精细化安全管理体系的探究[J].河南建材,2018(3):325–327.
        [4]刘改红.高大模板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要点[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13):838.
        [5]朱春光.浅谈建筑工程中高大模板施工技术[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1):26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