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昕昕
广西建工集团第五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广西 柳州 545001
摘要:在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监督管理中,必须不断提高风险防范的意识,通过加强监督管理及时发现建筑工程施工中存在的隐患,并第一时间加以解决,将安全风险扑灭于摇篮之中,维护建筑工程施工的有序开展。本文通过探讨风险管理在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监督管理中的应用策略,为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风险管理;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应用
建筑工程施工的环境比较复杂,施工周期长,施工人员众多,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还会经常面临一些不确定因素,造成施工质量和安全问题,影响施工进度,甚至危害施工人员的生命及财产安全。面对这些情况,必须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开展科学合理的安全监督和管理,加强风险管理的力度,树立风险防范的意识,针对建筑工程施工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制定相应的应急处理措施,并提升风险防控的能力。从而有效减少建筑工程施工中安全事故的发生几率,保障施工人员的切身利益,维护建筑施工单位的权益。
1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监督管理中风险管理的内涵概述
建筑工程施工中的风险管理就是对建筑工程在实际建设中的风险进行防范和处控制的过程。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必然会产生一定的安全风险,而风险管理就是针对这些问题,采取针对性的防控措施,从而保障建筑工程效益的最大化。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监督管理中的风险管理包括了对风险的预警、对风险的控制和对风险的规避几个维度[1]。首先,在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风险管理工作需要结合建筑工程施工的实际情况,对施工过程中有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和风险进行提前的预测,并对风险可能造成的影响进行分析,从而提前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其次,在建筑工程施工当中,针对所出现的安全风险和安全事故,建筑施工管理人员必须站在企业和员工的角度,尽可能降低安全风险所带来的影响和后果,提升安全风险的应急处理能力,第一时间加以快速应对,以免事件不断升级,带来衍生的其他风险;再次,建筑工程施工风险管理还需要加强对风险的规避能力,不断优化施工方案,提高施工技术,加强安全监督管理力度,以减少安全风险的发生几率。
2当前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监督管理中风险管理的问题
2.1风险管理机制不健全
建筑工程施工风险管理工作的开展必须依靠完善的制度和健全的机制。目前,大部分建筑工程施工的安全监督和管理工作都是由第三方监理单位负责的,但是针对监理单位的具体职能目前并没有十分明确的界定,在安全监督和管理当中的责权划分也有一定的模糊性,并且监理单位在建筑工程施工的安全监督和管理中所承担的法律义务和法律责任也没有明确的规定。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监理单位缺乏风险管理的意识和能力,或在监理工作中存在着浑水摸鱼、玩忽职守的问题,就会导致建筑工程施工缺乏监管,风险管理存在一定的漏洞,给建筑工程施工埋下较大的安全隐患。
2.2施工单位管理不规范
施工单位是开展建筑工程施工建设的主体,对于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和安全负有直接责任。但是在实际的建筑工程施工中,部分施工单位为了获取更大的效益,采取分包或转包的方式,将建筑工程项目承包给其他的施工单位甚至是小型的施工队,如果这些施工单位资质不健全、施工技术不规范、管理监督不到位,就会造成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安全问题,一旦发生安全事故,追责也存在一定的困难,给建筑工程施工带来了极大的风险。
2.3风险管理意识薄弱
风险管理是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监督管理中的重要部分,对于有效防控风险,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几率,维护建筑工程施工的有序开展至关重要。
但是在阶段,部分施工单位在实际施工中仍旧存在着重施工、轻管理的落后思想,对于风险管理缺乏认识,风险防范的意识薄弱,也没有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这就使得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存在着大量的安全隐患,缺乏行之有效的监督与管控,施工现场秩序混乱,施工人员安全意识不强,给建筑工程施工风险管理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2.4风险管理能力不足
建筑工程风险管理工作既需要从思想认识上加强重视,也需要由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手段和方法,能够对施工现场的风险进行科学的预测、及时的预警、快速的控制和妥善的处理。但是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部分施工单位缺乏风险管理的能力,没有建立事前、事中、事后的完整的风险管理体系,面对施工现场出现的安全事故,也没有快速处理的能力,导致事故危害进一步扩大,既给施工人员带来了极为严重的生命安全隐患,也造成了施工单位的巨大损失。
3风险管理在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监督管理中的应用策略
3.1提高安全风险的预测与分析能力
建筑工程施工中之所以安全风险和事故频发,很大程度上都是由于施工单位缺乏风险防范的意识和风险预测的能力。因此,风险管理在建筑工程安全监督管理中的应用,首先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风险预测与分析机制。首先,施工单位应当加强度建筑工程施工的全程管控,在施工前进行全面细致的现场勘查,与设计单位和建设单位做好技术交底,制定完善的施工规划,保障建筑工程施工的规范性与合理性,降低发生安全风险的几率;其次,施工单位要结合建筑工程施工的实际情况,做好科学合理的分工,落实责任主体,保障建筑工程施工的秩序性,维护良好的施工环境,减少施工现场的安全隐患;再次,施工单位要制定相应的监管机制,明确监管责任,加强与施工监理单位的配合,全面开展施工现场的安全检查,杜绝人为原因引发的安全事故。
3.2提高安全风险的防范与规避能力
首先,施工单位应当加强对风险管理的重视,从思想上认识到风险管理对于建筑工程施工的重要性,提高风险防范与规避的意识;其次,施工单位应加强对涉及建筑工程施工的各要素的防范与审查能力,包括施工技术、施工环境、施工材料、施工设备等,严格按照规定开展安全检查,针对不合规范的环节应当采取相应措施加以解决,为建筑工程施工创造良好条件[2];再次,在建筑工程风险管理中要突出重点,针对建筑工程施工的关键环节和重要节点,要提高风险管理的力度,重点加以防范和检查,从而及时发现安全隐患,提高风险规避的能力;最后,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教育工作,定期开展关于安全监督管理与风险防控的相关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防护意识,按照要求佩戴安全护具,做好施工现场的安全防护工作,掌握必要的应急避险及逃生方法,降低安全风险的危害。
3.3提高安全风险的控制与解决能力
针对建筑工程施工中存在的安全风险和安全事故,如果施工单位可以第一时间进行预警,并快速采取措施,就可以尽可能降低安全事故的危害,将伤害控制到最小,避免事态的进一步升级。因此,建筑工程风险管理还需要加强对风险的控制和处理能力。首先,制定完善的安全事故应急处理预案,提高针对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理能力,提高反应速度,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开展必要的消防演习和安全逃生演习,提高现场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针对安全事故的响应速度,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减少事故伤害;再次,加强施工现场的巡查力度,制定相应的奖惩机制,一旦发现危害施工安全的行为,应追究到底、严肃查处,承担相应的责任。
结论:
随着建筑行业的日益发展,建筑工程的规模也在逐步扩大,施工的工艺要求也愈发复杂,必然会伴随着更多的质量及安全隐患。因此,在建筑工程安全监督管理中,必须加强风险管理,提升风险防范意识,加大风险防范力度,提高风险防范能力,从而保障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与安全。
参考文献:
[1]李慧芬.浅谈工程经济管理风险及防范措施[J].商情,2019(50):152.
[2]宫红霞.风险管理在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监督管理中的应用初探[J].建材与装饰,2018(15):157-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