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良伟
中国电建地产武汉有限公司 武汉.江岸 430014
摘要:施工技术和施工管理是工程进度和质量的重要保证,在工程施工过程中,管理者应确保施工技术的专业性和施工管理的科学性能够满足实际工作需求,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发生质量安全风险事故,确保项目施工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基于此,本文将对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及创新技术的应用进行分析。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创新技术
1、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及创新技术的重要意义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发展规模的不断增长,人们对工程质量提出更高的标准和要求,工程管理者对施工技术和施工管理的重视度日益提升。施工技术管理指对施工过程中涉及的所有专业技术的科学管理,如土木工程、建筑电气、给水排水等。通过创新管理的探究和实施可以使建筑工程项目在施工过程中运用更为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来约束施工各级人员工作质量,保障施工技术工艺的有效落实,提升施工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质量意识,确保施工材料符合技术要求、施工机械安全运行等。科学合理的管理还可有效预防各种施工事故或问题的发生,在遇到问题的过程中可以使其得到合理解决,最大程度地减少施工问题造成的影响。因此,研究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创新策略,对于解决施工质量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实现管理提升等均有重要作用和现实意义。
.png)
2、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缺乏有效机制
传统的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模式下,管理较粗放,缺乏系统性和针对性,对于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管理力度不够,不仅影响了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还造成建筑企业使用不当竞争手段甚至违法行为,对工程项目自身及建筑企业整体发展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不合理的管理机制往往为了追求更多的经济利益而选择降低工程质量、工程材料质量以及降低管理成本等方式,使企业发展陷入恶性循环,因此必须重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模式的创新。
2.2 建筑工程施工中缺乏有效的技术管控
我国科技的进步为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和工艺的提高提供了更大的平台。但是因为建筑工程项目具有较大规模,所需施工工艺种类多,同时受到工期、成本等因素的限制,使得工程施工技术和工艺得不到有效提升。同时还受到施工人员自身技术能力的限制,绝大部分施工人员属于农民工,其对于新技术、新工艺的学习和应用受到自身文化水平、理解能力、综合素质等限制,使得施工技术和工艺无法真正得到提升。
2.3 建筑工程施工缺乏完善的监督管理制度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监督管理制度在实施具体的施工质量管理工作中起着重要的制度作用,但是目前很多建筑工程企业缺乏较为完善的监督管理机制和制度,使得工程质量得不到有效的监管,无法及时发现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偷工减料、施工工艺不达标等质量问题。缺少了有效的监督管理使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缺少了过程管控,进而无法真正提升工程质量。
3、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及创新技术的应用要点
3.1 采用先进的技术管理理念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中,要转变传统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采用先进的技术管理理念,并引进先进的管理技术,提高管理人员对先进技术的认识和了解,进而保障施工技术管理水平。施工技术管理水平得以提高,建筑企业的施工技术和施工质量都得以保证,建筑企业的经济收益也得以最大化,其市场竞争力也得以提高。先进的技术管理理念更利于推动我国建筑施工技术管理水平的提升,也利于推动我国建筑行业的进步和发展。
3.2 建立专业的施工技术管理组织系统
建筑企业还要建立专业的施工技术管理组织系统,第一,技术人员要持证上岗,上岗的技术人员要定期参加技术水平考核,只有考核通过的技术人员才可以进入建筑项目施工中。第二,对技术人员进行岗前培训,培养其施工技术的安全意识和质量意识,确保其施工技术水平和岗位工作能力符合要求。第三,对施工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都要定期进行岗位考核,施工技术人员考核其专业施工技术水平和职业道德素养水平,管理人员要考核管理能力和专业技术能力,并将考核成绩与其工资相挂钩,实施绩效工资,从而激发工作人员工作的积极性。以上几点是为建筑企业构建专业的建设队伍所提出的参考要求,建筑企业可以按照以上几点建立管理组织系统。
3.3 提高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应当加强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与创新,但这均离不开一支具有专业化素质、专业能力的技术团队,因为施工人员的专业素养水平也会影响施工技术的水平和施工质量。对此,在建筑企业中,应当对施工人员进行专业素养培训,优化其专业素养水平,提高施工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确保施工技术人员能够更为认真负责地保质保速地完成施工建设工作,也确保施工技术可以顺利实施。企业要根据施工建设中不同施工技术的人员制定不同的针对性培训方案。另外,还要对施工人员的信息技术运用能力进行培养,确保施工技术人员能够更为积极地在施工中发挥自身的优势和素养,也确保其施工技术能够充分得以展示,进而保障施工建设质量,也利于企业构建专业性、高素养的施工团队,促进建筑工程的不断发展与进步。
3.4 现场安全管理
导致工程施工出现安全问题的因素较多,主要原因在于建筑工程的施工作业难度高、技术性强、工序复杂,大量材料和设备的调用也增加了工程管理的难度,涉及高空作业、深坑作业等危险性较高的专业施工,更增加了实际工作的难度。所以安全施工是工程现场管理的重要工作内容,也是实现工程项目施工目标的重要保障。
(1)提高安全意识。作业人员必须具有较强的安全责任意识,工程管理者也应提高工程施工的安全管理水平,使参与项目施工的全体人员在生产工作中能积极、主动地贯彻安全生产理念,确保施工作业的安全性。
(2)提升员工的安全操作技术水平。管理者应定期组织安全教育培训,提升工作人员的安全责任意识和安全操作技术水平,培训结束后,参与人员需参加结业考核,考核合格方可上岗。未通过考核者应继续参加学习,提高自身的安全技能水平。
(3)制定科学的安全施工管理制度。管理工作的有效实施,必须有健全的制度作保证。建立科学的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安全管控的目的,有效落实安全责任目标,增强作业人员的安全责任意识,实现安全管理的精准控制。同时还应建立安全监督检查机制,定期巡视施工现场,检查监督工程安全质量的具体情况,提升现场安全管理的工作效率。
.png)
3.5 优化信息化管理
现今信息化时代来临,信息化管理也被广泛运用到建筑施工管理中,但建筑管理人员并没有认识到信息化管理的优势,在管理中其信息化管理理念和策略也较为落后。对此,建筑管理人员要优化信息化管理策略和理念,能够高效利用信息传递对各个施工技术人员进行管理,也可以通过信息化手段对施工技术人员的施工质量实施监管。现代化建筑信息化管理更利于提高建筑管理的效率与质量,还能够降低人工管理的成本,更对建筑行业的管理技术与管理策略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更利于建筑行业的进步和发展。建筑企业要充分将信息化管理优势发挥出来。信息化管理是建筑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4、结束语
总之,施工技术和现场管理对建筑工程的质量有直接影响,工程管理者应重视工程现场的施工技术和现场管理工作,通过先进、科学的技术手段和管理措施,提升施工质量水平和工作效率,保证工程质量达到项目要求和规范标准。
参考文献:
[1]曹成.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水平有效提升策略探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21(04):14-15.
[2]刘广钶.提升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水平的策略探究[J].房地产世界,2021(05):107-109.
[3]刘慧.有效提升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水平的方法[J].居业,2021(02):127-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