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

发表时间:2021/6/24   来源:《建筑实践》2021年第6期   作者:程晓娜
[导读]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设项目越来越多。在建筑工程施工中
        程晓娜
        身份证号码;23010219850806****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设项目越来越多。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提高工程施工质量已成为当前行业的重点研究内容。针对建筑工程中普遍存在的质量问题,应深入分析其原因,这些原因是由于管理不善或施工技术不足造成的。在分析了相应的原因后,应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加强施工管理,加强质量控制,提高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在项目开发过程中,我们应该意识到建设工程管理的重要性以及工程管理在促进项目实现管理目标中的作用。在项目开发过程中,要做好安全、质量、进度、成本管理,实现项目效益最大化,进一步推动建筑业发展。
        关键词:建筑工程;工程管理;施工质量控制;有效策略
1施工项目管理和施工质量控制的重要性
        在建设中,为了保证建设项目的顺利开展和完成,有必要做好项目建设过程的管理。项目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安全、质量、进度、成本四个方面。安全管理是项目管理中最重要的内容,安全管理的目标是零事故零伤亡地完成项目。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目标是确保建筑工程能够通过竣工验收并按期交付使用。施工中的质量控制不到位,容易导致施工质量问题,这些质量隐患有的能及时发现,在验收前能及时整改,保证工程质量;但是有些质量问题只能在以后的使用中才能发现。比如建筑工程中屋面渗漏的质量问题,是后期使用中常见的质量问题,会严重降低建筑物的使用质量,增加建筑物的维护成本,不利于建筑业的健康发展。加强建设项目管理,控制施工质量,可以有效避免这些问题,提高质量管理效率,顺利实现质量管理目标,进一步促进我国建筑业的发展。
2施工项目管理和施工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2.1材料因素
        建筑工程的组成实体是工程材料,材料的质量对建筑工程的质量有很大的影响。目前,建筑工程越来越复杂,涉及的建筑材料越来越多。一些新材料在建立质量标准方面不完善,使得这些材料的检测体系不完善,不利于建筑材料的质量控制。材料是影响施工质量的主要因素。要提高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必须完善材料管理制度,确保工程实体使用的所有材料都是合格的。
2.2施工技术因素
        目前,建筑结构越来越复杂,建筑规模越来越大,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也越来越复杂。在一些大型建筑工程的施工中,所涉及的施工技术是危险的,因此有必要改进方案编制,控制施工质量。为了消除施工工艺的影响,需要结合当前先进的施工工艺不断优化施工工艺,有效提高施工安全性,提高施工效率,保证施工质量。
2.3环境影响因素
        在建设项目的发展过程中,环境因素对施工管理和施工质量有很大的影响。环境因素包括自然环境因素和人类管理环境因素。自然环境是指暴雨、泥石流、洪水等。这些不可逆因素会对建设项目产生严重影响。人的管理环境因素是指项目的管理体系和管理者的管理水平。制度不完善会使管理内容不清晰,管理职能分工不明确;管理者的管理水平会影响管理效率,不利于施工质量控制。
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中的管理问题
        在施工中,由于我国建筑市场的混合,招投标制度不够规范,使得一些施工企业对建筑工程的项目管理和质量控制不够重视。一些施工企业在构件施工项目部时,没有配备专门的质检人员和质检部门,降低了现场质量监督的强度,导致现场施工质量存在诸多隐患。具体而言,当前质量管理工作存在以下问题:
3.1偷工减料现象较重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为了加快施工进度,节约施工成本,施工方可能会忽视工程质量,对一些监理单位没有认真检查的施工部位偷工减料,影响建筑物在后期使用中的正常使用。偷工减料的主要原因是施工方的质量控制意识不强,允许施工队伍自行施工,放弃施工项目的整体质量,谋取私利,会严重降低施工项目的施工质量。


3.2施工中技术问题多
        建筑工程施工包括许多步骤,包括施工准备、材料采购、管理和储存、施工技术、设备引进等。这些环节需要管理人员的严格监督管理,才能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这也证明了施工过程的复杂性。工程施工技术也是如此。为了提高施工质量,必须重视对施工人员技术水平的培训和提高,使他们的技术操作规范化、精确化,达到施工项目的标准和功能的稳定安全。
3.3质量管理体系不完善
        为了控制建设项目的施工质量,在开工前,必须根据项目业主和施工图纸的要求制定质量管理目标,然后根据项目的特点细化质量管理目标,围绕质量管理目标建立质量管理体系。但是目前大部分企业都跳过了这一步,有的项目甚至在没有图纸的情况下就开工了,导致质量管理方案无法有效制定,施工方的质量管理体系不够完善,无法很好的控制施工项目的质量。
3.4施工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我国的建筑技术取得了很大的进步,许多新技术被应用到建筑工作中。但不可否认的是,建设中存在很多问题。大多数项目仍然采用传统的建设模式,而目前用户对建筑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施工技术很难真正满足用户的需求。与发达国家相比,施工技术有待提高。同时,建筑工程作为一个劳动密集型行业,仍然存在施工人员素质低的问题。而我国从事一线建设的工人主要是农民工,文化程度不高,缺乏相关理论知识,专业能力普遍不是很高。仅仅依靠现有的施工经验很难有效保证工程质量。
4施工项目管理和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对策
4.1加强质量控制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要重视项目管理对实现项目管理目标的意义,加强质量管理,增强质量管理意识,现场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应参与质量控制工作。为了提高质量管理的效率,应结合建设项目的施工难点和常见质量问题,提前采取措施,加强对这些容易出现质量隐患的岗位的管理。比如混凝土开裂、外墙渗水、屋面渗漏等质量问题。,这是施工中缺乏有效的质量控制措施造成的。通过对枪管施工质量的控制,可以有效避免这些问题。在施工中,从劳动力、机械、材料、施工工艺、施工环境等几个方面进行优化,确保施工质量,解决建筑工程质量通病,保证建筑工程质量,使工程顺利通过验收,按期交付使用。
4.2改进施工工艺,落实技术管理制度
        在施工进度管理方面,要根据施工项目的施工要求,综合考虑各种因素,进行高效的管理和控制,确保各种施工资源的高利用率和科学合理的人员配备。对建筑工人进行素质培训,不断提高业务能力。同时,要引进全新的设备和技术,强调资源调整,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力物力的损失。技术审查制度应全面实施,并随时检查各机构的工作情况。如果发现不合格产品,应立即纠正。施工复核的主要内容如下:轴线定位、配合比、尺寸、标高、预留孔洞、预埋件规格及材料等。,不仅要按照标准和规范进行检查,还要做好记录,确保工作的系统性。
4.3完善质量管理机制
        为了进一步提高质量管理的效率,需要完善质量管理机制,制定科学合理的质量控制计划,并在施工过程中根据计划进行详细的控制工作,以确保工程质量目标满足施工要求。在建立质量管理机制时,要建立以项目经理为第一责任人的质量管理部门,落实质量管理责任制,做好质量管理工作。施工中按照划分的施工区域进行管理,权责明确,完善奖惩机制,对质量控制符合要求的员工给予适当奖励,可以激发员工的质量控制意识,增强质量管理效果。
5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了进一步促进我国建筑业的发展,在项目开发过程中,我们应该意识到建筑工程管理和施工质量控制对实现项目管理目标的重要性。为了提高建设项目管理的效率,做好施工质量控制,有必要深入分析影响项目管理和施工质量的因素,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解决当前建设项目管理和施工质量控制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提高建设项目的整体质量量。
参考文献
[1]黄凯.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J].住宅与房地产,2018(31):107.
[2]胡敏杰.如何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分析[J].居舍,2018(23):165~166.
[3]王保锋,关于建筑工程管理的质量控制要素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12(32):49-50.
[4]阎虹.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相关因素分析及控制策略[J].住宅与房地产,2016(36).
[5]彭金桂.提高房屋建筑工程管理与施工质量策略[J].低碳世界,2017(17):160-16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