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宝鸡文理学院 陕西宝鸡 721013;2.陕西科技大学 陕西西安 710021
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指出,我国经济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而社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高等教育的人才与科技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高质量发展成为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根本目标”。[1] 2019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51.6%,已经进入普及化发展的新阶段。地方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主体。但由于多种因素的限制,我国地方高校办学实力、办学水平及社会贡献力方面都与部属高校存在明显的差距,呈现出一定程度的“二元化”特征,。因而,有针对性选择适宜的路径实现高质量发展不仅是时代的呼唤与要求,也是地方高校突破自身困境,提高办学质量的必然选择。杨科正教授的著作《地方高校发展论——普及化时代地方高校发展的使命与践行》(以下简称《地方高校发展论》)正是在此背景下直面地方高校发展面临的种种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之策,是推进普及化时代地方高校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力作。
一、追问普及化时代高等教育新使命,探索地方高校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在《地方高校发展论》中,杨科正教授从普及化时代地方高校的使命责任这个逻辑起点出发,对普及化时代地方高校面临的发展形势、办学理念、发展战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师资队伍建设、开放办学、治理体系、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及西部地方高校发展等问题进行了比较系统、全面、深入的论述。他认为,在我国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时代,高等教育分层部署、分类发展已成为必然。然而在现实中许多地方高校不仅发展理念滞后,定位失准,而且对自身的发展目标、价值体现及行动路径等也认识不清,导致其办学思路模糊、趋同化现象明显,加之办学经费紧张、高水平师资稀缺、办学条件有限等问题带来的一系列发展困境,致使办学质量有限,不能完全满足地方社会发展需求,与“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这个时代命题尚存在一定的差距。
通过研究,杨科正教授认为地方高校高质量发展,首先要把握普及化时代高等教育的新特征,明确普及化时代地方高校面临的形势与职责,树立高远理想追求,“牢记初心,不忘使命”,铭记使命担当,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其次,明确地方高校的生存价值,强化服务地方社会发展职责价值,树立先进的办学理念,坚持科学的办学指导思想;其三,准确办学定位,遵循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律,回应时代呼唤,遵循科学的发展路径;第四,坚持以生为本,立德树人基本准则,维护教学中心地位,全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体现大学最根本价值;第五,坚持科研与教学相互促进的原则,围绕人才培养和地方社会发展产业转型需求,引导教师把论文写在地方社会发展需求上;第六,坚持引进与培育相结合的原则,关注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优化师资结构,提升师资水平;第七,加强校地合作,健全合作平台与机制,提升服务地方的能力,促进校地协同发展;第八,遵循大学运行之道,建立健全治理体制机制,推进现代大学制度建设,提高办学兴校能力;第九,着力建设良性高等教育生态体系,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引领学习型社会建设;第十,明确西部高等教育发展的意义与价值,正视西部一般地方高校发展存在的问题,构建科学有效的发展策略路径,推动西部地方高校持续发展。[2]
二、扎根我国高等教育实践热土,描绘地方高校发展理念蓝图
作为一部地方高校学者所著的反映地方高校发展问题的著作,《地方高校发展论》正是“吾手写吾心”的典型代表,具有鲜明的时代气息与“地域”特色。
“适应新发展格局需要,推进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是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的时代课题”。[3]面对社会发展新形势,高等教育发展的新阶段,地方高校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助力现代化强国建设,是鲜明的时代新问题。
而地方高校的高质量发展不仅需要来自政策上的顶层设计,来自一流大学高端学者的呼吁,更需要来自地方高校学者的声音,他们作为局中人与建设者,对地方高校的发展的问题和困难更有切身的体会,对其发展诉求和发展目标有着更为清晰的认识。围绕普及化时代地方高校高质量发展面临的种种问题,《地方高校发展论》一书从十个方面进行了详细论述,深刻的剖析,既涉及学科理论建设又关注实践发展走向,既从发展理念层面进行顶层设计,又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师资队伍建设、管理治理体系建设等方面对大学发展的重要事项进行了学理探究和实践分析,围绕地方高校发展实践特征,作者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探索性的开发,分专题进行了探讨,内容丰富而具体,学理特点明确且实践操作性强,体现出作者比较系统、全面的学理深度思考水准和科学的地方高校发展理念与思路。作者强调指出,普及化时代,地方高校高质量发展必须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应对地方社会发展需求,坚持内涵建设,质量提升发展主线,面向地方,依托地域,抓住高素质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等重点关键问题,全面系统构建科学发展路径,着力长远持续发展。
三、直面高等教育发展新问题,谋求地方高校发展研究新突破
问题导向,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是杨科正教授多年学术研究的一个基本原则和鲜明特征,这在本书中也得以充分体现。
实现高质量快速发展是新时代我国地方高校面临的共同主题,但我国地域辽阔,东、中、西部间不仅经济发展极不平衡,且文化传统与风土人情也迥然有别,不同区域的地方高校的历史传统与发展基础也千差万别,因而针对地方高校发展而言,是一个丰富、复杂的大问题,不是20多万字就能讲清楚的。同时,“长期以来,如何提升西部高等教育质量、改善我国高等教育东强西弱的局面以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是我国教育现代化和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重点,更是难点。”[4] 地方高校,尤其是西部高校整体实力偏弱,是我国高校集团中的“弱势群体”,不管是办学条件,还是办学理念,不仅与东部同类高校差距明显,也与西部的部属高校不可同日而语,“高层次人才、办学经费、思想观念”三大问题长期困扰。因此,作为一个出生于西部,求学于西部,并长期在西部地方高校从事教育教学、理论研究及行政管理的学者,杨科正教授在重点关注地方高校高质量发展面临共同问题,着重针对全国地方高校发展进行总体论述的同时,也适当关照了我国高等教育教育发展的“最短板”----西部地方高校的困境与出路,把多年来对西部地方高校发展的深深忧虑及深思后可行性路径都诉诸笔端,向大家剖析了西部地方高校发展面临的现实困境和发展诉求,理论指导实践凸显,本土化特色鲜明。
总之,该书的出版是地方高校学者对自身所处高校未来发展的思考与探索、反思与总结。作者立足西部,关照全国,全书体系完整、主题明确、特色鲜明,提出了许多创新性理论且自成一体,正如厦门大学别敦荣教授在序言中所赞:“独到见解,闪光点颇多”,无论从高等教育学科理论探究,还是院校发展实践指南方面来说,都可以说是一部值得充分肯定的佳作。
参考文献:
[1]黄洪兰,姚玉香.质量革命:新时代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战略[J].现代教育管理,2020(12):7-14.
[2]杨科正.地方高校发展论——普及化时代地方高校发展的使命与践行[M].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出版社,2020.11.
[3]杜玉波.适应新发展格局需要 推进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J].中国高教研究,2020(12):1-4.
[4]包水梅.全面振兴西部高等教育:困境、根源及其突破[J].中国高教研究,2020(12):41-47.
作者简介:
邱艳萍,女,1979.10,汉族,陕西宝鸡人,硕士研究生,教授;研究方向:教师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