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北林业局有限公司 黑龙江北安 164000
摘要:为了促进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工作的同步开展,要重视林业建设。在林业生产过程中,要合理应用造林和抚育技术,提升林业树苗的成活率,加快林业建设,推进林业建设发展。
关键词:林业;可持续发展;造林技术;抚育技术
引言
森林资源是可再生的绿色资源,但林业生产周期比较长,生态环境产品需求量日益增大,而我国人均森林资源占有量又少,只有深度的挖掘林业资源潜力才能更好的满足需求侧要求,为林业产业的发展奠定基础,同时推动我国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林业产业建设过程中,科学合理的造林及抚育是提高造林质量的关键。
1造林与抚育技术应用的重要性
1.1助力林业稳健发展
为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目标,要充分利用林区原有植株、土地、气候等资源,将造林与抚育工作融合在一起,构建全过程管控体系,提高林木成活率,助力我国林业稳健发展。
1.2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随着生态文明理念逐渐深入人心,虽然各个地区的环境污染问题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但是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林业改革速度较慢,自然无法有效满足当前生态问题的处理需求,更难以充分挖掘和利用林业资源。随着工业的高速发展,各地出现了危害人类健康的气象灾害,如雾霾、气候变暖等现象,严重威胁了人类的生存。加强造林,扩大森林面积,有助于缓解上述问题。因此,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通过多措并举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积极开展植树造林活动,进一步落实造林和抚育工作,扩大植树造林面积,改善气候,助力社会可持续发展。
2我国林业发展现状
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地质环境和气候环境较为复杂,在林业建设与发展的过程中,不同的地理位置有着不同的林业资源分布。随着我国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提出,在做好经济建设的同时要保护好生态环境,重视林业建设工作,加强林业资源的保护,在林业建设中合理应用造林抚育技术,保证苗木的存活率,提升林业建设水平。当前我国部分地区的林业资源保护意识不足,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可能会破坏林业用地。另外,部分地区的林业工作人员技术水平有限,在林业种植和养护阶段,不能给苗木提供较好的生长环境,使得苗木长势不佳。这些问题都是当前林业发展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所以在开展林业生产工作时,要重视造林抚育技术的合理应用,并采取有效的措施推进林业建设和发展,促进我国的林业建设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3林业生产中造林技术要点
3.1人工造林工序
人工造林是造林的基本手段,为了保证人工造林的效果,应当做好对于种植区域的选择与处理,保证种植区的温度、湿度、土壤成分等符合植物生长的需求。除此之外,对于造林的树种也必须合理选择,避免不同树种之间相互影响。要结合不同植株种类的生物学特性进行分析,保证植株的抗逆性能够符合实际需求。要做好调查与分析,建立完整、完善的种植计划,以确保在种植区域中的植株能够长久生存,持续繁衍。此外,要考虑到对于良种的培养,因此要建立良种壮苗管理机制。通过良种的种植,能够优化造林的整体水平。要对林区物种的结构做好整理,结合林木质量的要求去决定培育方向,要计算出更加合理的造林密度,提升林地水平结构及垂直空间的结构处理效果,这也是后续培育优化的基础。如果对大径材进行培育,必须要分析种植密度。如果针对混交林进行种植,则要事先了解混交林的树种关系以及不同种类的生长特性,并且不断提升种植与管理水平,保证造林效果。
3.2苗木培育工序
苗木的培育工序,直接影响着造林的最终效果。在实际造林过程中,要有效提升造林的整体水平,应结合林区环境,包括林区气候情况、土壤情况等去开展苗木培育工作,要不断完善管理机制,确保苗木培育工作能够有序完成。
在实际培育过程中,为了保证各个环节工作的顺利开展,要做好良种的选择,选出具备抗病、抗寒等特质的优良品种进行繁育,为了做好选种,必须要对种子的管理机制进行完善,明确选种的标准,达成集中处理的目标,才能够保证后期的种子活率。相关人员在种子发芽期之后,为了保证发芽率,要通过铺设草席的方式做好养护,将草席盖在芽苗上,待芽苗发芽率到达70%以上便可撤掉部分草席。要结合苗木的情况做好苗期管理,进而提升树苗的整体管理水平。为了保证苗木的成长质量,要做好早晚定期浇水操作,并且对幼苗的生长概况有充分了解,从根本上解决阳光直射问题,要做好防晒处理,规避影响,保证树苗成长的质量符合标准。
3.3分殖造林技术
分殖造林是将树木的营养器官作为造林材料,直接进行造林的技术,一般选择树木的根部或者枝干进行造林。该造林技术操作简单,省去了育苗环节,造林的成本比较低。而且选择生长健壮的母树进行枝条采集,能够很好的保持母树的遗传特性,幼树定植后长势好。该造林法对于造林地的要求比较高,需要水肥充足,具有较好蓄水能力的造林地,在实际造林中,沙棘、石榴以及泡桐等常用这种造林方法。
3.4直播造林技术
直播造林技术是一种最为常规的造林技术,就是直接播种苗木的种子进行造林,由于苗木的整个生长阶段较长,所以此种造林技术的管理过程较为复杂,需要重视苗木整个生长过程中的环境控制和养分供给,保证苗木的成活率,为其提供良好的环境茁壮生长。由于此种造林技术操作简单,所以其适用范围较广。
4造林后的抚育技术
4.1幼苗抚育技术
在林业生产过程中,播种的苗木种子长成树苗之后,为了进一步保证其茁壮生长,要对幼苗进行精心照顾。苗木的幼苗阶段是非常脆弱的,很容易因为恶劣的环境和营养不良导致幼苗死亡,所以幼苗抚育技术主要是针对直播技术形成的幼苗,对其进行精心抚育,保证幼苗生长所需要的水分和养分充足;如果幼苗的生长阶段在盛夏和寒冬,还要做好防晒抗寒处理,保证幼苗正常存活。
4.2幼林抚育技术
在幼苗的种植过程中,要保证苗木根部舒展,控制好浇水量,之后再进行填土。加强幼林抚育工作,可以保证树苗成活率。首先,可以明确林地种植密度,对于长势较差的树木要进行拔除,保留长势较好的苗木,并保证其整齐度。其次,要做好林地除草工作,控制病虫害发生。在除草中通常采取人工和机械两种方式,后者已逐渐成为最常用的方式。最后,要加强林地施肥、翻土工作,营造良好的生长环境。
4.3中龄林抚育技术
林木能够优化生态环境,促进林业部门经济效益的提升,当其最终成熟后应选择合适的时机予以采伐,根据实际情况避免持续性滥伐,只有这样才能在确保经济效益的基础上促进树木健康生长,防止过度砍伐导致影响树木正常生长。另外,应开展好防火作业,做好日常管理,确保日常巡检作业的有序推进。对于中龄林而言,还应重视杂草的清理,及时清除因病虫害侵害而致死的树木,确保林地内环境良好,为林木正常生长创造良好环境。
5结束语
林业资源属于重要的自然资源,受过去粗放型管理模式的影响,林业资源难以得到科学开发利用,导致资源浪费问题较为严重。林木生长周期较长,为进一步开展好林业资源管理工作,需要真正落实好林木抚育技术的应用,以确保林木生长产量与质量,促进造林抚育工作科学化水平的提升,从而达到林业经济与环境效益双丰赢。
参考文献
[1]张秀娟.林业生产中的造林及抚育技术[J].农机使用与维修,2019(12):10-11.
[2]高俊森.林业生产中的造林及抚育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9(15):153,156.
[3]刘悦.林业生产中的造林及抚育技术[J].现代园艺,2020(8):66-67.
[4]毕圣华.林业生产中的造林与抚育技术探析[J].绿色科技,2018(13):187-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