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北林业局有限公司 黑龙江北安 164000
摘要:森林资源作为自然系统中重要的资源,对人们的生存和发展具有较强的促进意义,而随着林业发展越来越科学化,林业部门也加强对发展目标的重视程度。通过对林业资源的保护,开展相应的管理措施,提高林业资源的覆盖面积,从而有效提升我国的人均占有率。通过采取有效的措施,使森林资源得到有效保护,促进林业资源的稳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林业资源保护;森林防火;管理措施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林区资源的需求量与日俱增,加强林区资源保护及落实森林防火工作迫在眉睫。要不断提高森林防火的实效性,加大火灾隐患与火源的防控力度,将森林火灾事件发生率降至最低;通过实时监测森林火灾、拓宽森林火灾防控意义宣传范围、制定可执行度较高的森林防火应急预案等途径,实现更高效地管理林业资源,维护自然生态环境,推动我国林业产业健康稳定发展。
1 林业资源保护的重要性
作为我国重要基础资源的重要部分之一,林业资源一旦受到破坏,不仅会出现林地失去遮盖的情况,也将造成较严重的水土流失,导致周边的水利及农业受到影响。同时,在林业资源遭到严重破坏的时候,周边的动植物和房屋建筑也会产生消极影响,给我国带来较大的损失。为降低森林火灾的发生率,需要加强森林防火技术的研究,充分发挥森林防火技术的作用,避免因森林火灾造成更大的损失。总之,做好林业资源保护工作是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稳定发展,保护我国人民财产安全及生命安全的重要措施,需要重视对森林防护技术的运用,不断提高林业资源保护工作的水平,从而促进我国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对林业资源保护工作进行强化,还可以起到提高森林防火技术水平、丰富森林防火工作经验的作用,促进森林防火技术的不断发展。
2 林业资源的现状分析
2.1森林资源分布不合理、不平衡。
由于气候、地形、地势、地质等因素的影响,我国森林资源长期以来都存在着资源分布不合理、不平衡的问题,不仅森林资源储蓄量较少,而且水土流失、荒漠化等情况也有严重的趋势。我国北方的森林资源比较集中,占我国森林总面积的40%左右;我国南方因为气候条件较为优越,所以森林资源在南方地区分布更多更加广阔。
2.2人为破坏严重。
在利益面前,人们对于森林的破坏行为依旧存在,例如对森林资源乱砍滥伐、未合理规划森林资源以及土地资源、未具备防火意识等,这些行为的存在必然会影响到可持续目标的实现。现阶段,还有很多人没有认识到森林资源的价值,这是导致森林保护机制、防火体制机制等无法真正有效落实的关键。大规模的破坏现象以及森林火灾,将会对森林资源生态性能的有效发挥产生巨大的影响,例如防风固沙、保持水土、空气净化等功能都将受损,一旦生态系统平衡性被破坏,那么将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2.3森林覆盖率低,人均占有量较少。
虽然我国的森林总面积居世界第5位,森林资源的储存量居第7位,但由于我国人口基数较大,人均占有量不足0.2hm2,是目前世界人均水平的21%左右。结合我国林业学家对于我国林业资源的预测,在长时间内这种状况将很难发生改变,并且因我国正处于经济发展的蓬勃阶段,对林业用地和森林资源的需求量较大,这也是影响我国林业资源趋近世界平均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
3 林业资源保护和森林防火管理措施
3.1加强森林防火技术的宣传工作。
为促进林业资源保护工作的顺利进行,将森林防火技术的价值充分发挥出来,需要做好森林防护技术的宣传工作,对群众的防火意识进行提升,使其能够自觉做到防火工作,杜绝在林业资源保护区域出现随意使用明火的情况,从而降低森林火灾的发生率。就目前情况来看,虽然我国对森林区域的防火工作提出了严格要求,但是群众在保护林业资源方面依旧存在一定的忽视,在林业资源保护中的参与积极性不高,经常出现行为上的失误,进而造成各种各样的森林火灾。基于这一情况,需要提高管理制度的执行力度,加大对森林防护技术的宣传力度,对现场宣传标语、网络宣传平台等各种宣传手段进行有效结合,从而提高当地群众的防火意识,使其能够主动抵制可能引起森林火灾的行为,促进森林防火防灾工作的有效进行。
3.2完善森林防火责任体系。
在进行林业资源保护工作的时候,一旦出现森林火灾问题,那么火灾的范围将会显著扩大,进而造成大面积的林业资源破坏,给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带来较大挑战。基于这一情况,需要做好森林防火责任体系的建设,确定森林防火工作参与者的工作职责,使其能够充分认识到自身职责的重要作用,保持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从而促进森林防火规划的有效实施。为促进森林防火工作的稳步进行,需要培养工作人员形成良好的防火意识,做到预防优先、处理为辅,结合森林防火的情况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应急处理措施,以便能够及时对森林火灾进行处理,将森林火灾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同时,需要强化各个部门、各个人员之间的沟通,使其能够做到相互配合,促进各项工作的协调进行,避免出现管理混乱等不良状况,从而提高森林防火工作的整体质量。
3.3合理调整林业产业结构。
林业资源是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始资源,但是我国人均占有率较低,因此对林业产业结构进行合理调整非常重要。具体可以对产业进行创新,例如开发替补型产业,有利于对林业资源的需求进行适当的缓解;同时建议朝着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目的是对林业资源进行更科学、更合理的开发,有利于更好地保护林业资源。此外,关于同产业的发展,可根据地方实际情况给予适当的重视以及支撑,有利于提升生态林业建设水平,可有效遏制林业资源乱砍乱伐的行为,例如建设风光林业生态园,一方面能够对林业资源的旅游价值进行挖掘与发挥,另外一方面还能对林业资源进行保护。
3.4建立完善的管护机制。
虽然我国地域广袤,森林覆盖率也在逐年上升,但我国的整体林业发展水平仍较低,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工业活动频繁增加,导致环境问题突出。目前我国开展的林业生态建设仅局限于前期的种植,而未太多地关注后续的维护,导致目前的林业保护工作仅限于表面。从种植、抚育到管护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持续关注和干预,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在林业建设的过程中,应当采取规范化的管理,运用先进栽培技术,通过长时期、不间断、培育和经营管理,从而有效提升林业生产的效益,实现良好的生态效益。森林中的动植物与自然环境也是相互依存的关系,其具有破坏容易、恢复难的特点,所以要结合林业生态建设产业的特点及发展现状,不断建立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通过法律法规的规范和约束,为林业生态工程的发展提供政策依据。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林业资源的消耗量不断增加,再加上森林火灾的发生较为频繁,使得我国林业资源的损失较大,严重影响到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基于这种情况,需要提高对林业资源保护工作的重视性,强化森林防火技术的实施,使林业资源能够得到科学合理的利用,最大程度降低林业资源的浪费。通过深入分析林业资源保护的重要性及其存在的问题,探究森林防火技术的实施要点,有利于促进林业资源保护工作的顺利进行,使林业资源的使用效率得以提升。
参考文献:
[1]刘淳浩.我国森林管护及造林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山西农经,2020(19):70-71.
[2]李彬,冯丽丽.对林业资源保护和森林防火技术的分析[J].农村科学实验,2019,(10):53-54.
[3]廖俊炜.新形势下森林防火对策浅析[J].南方农业,2020,14:66-67.
[4]雷红.林业造林技术要点及管护措施[J].乡村科技,2020,11:5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