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天辰工程有限公司 天津市 300400
摘要:在岩土工程施工中,基础施工对整个工程的施工安全和质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由于岩土工程施工处理技术的复杂性和难度,在实际施工中有必要对施工处理技术和操作要求进行更全面的分析。通过详细分析,合理选择施工工艺可以促进岩土工程的有序进行,保证我国基础设施建设整体水平的提高。本文主要对岩土工程中的地基处理技术进行综合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以下内容,希望能为同行业的工作人员提供相应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岩土工程;地基处理;常用方法;应用
1 岩土工程地基处理技术介绍
在岩土工程地基处理过程中,主要是解决地基土结构与连体工程之间的相关施工问题,主要包括地下工程施工、边坡施工、基础施工等方面。在具体施工过程中,涉及到土壤、岩石、地下水环境等方面。由于岩土工程施工本身的复杂性强,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工程量相对较大,施工条件相对复杂,工期相对较长。为了有效保证岩土工程施工的整体效果,需要充分保证各环节工程的施工设计方案满足工程的整体设计要求。特别是对于岩土工程基础施工方案,必须按照工程现场的实际地质条件进行勘探,充分保证地基处理方案,具有较高的可行性和科学性。在岩土工程基础施工过程中,基础技术的选择必须满足工程主体结构的施工标准,特别是主体工程施工对基础承载力的要求需要得到充分保证,全面提高基础结构的稳定性,防止后续岩土工程长期使用中出现基础沉降和基础结构失稳的问题,该问题造成了很大的工程安全隐患。
2 岩土工程地基处理的常用方法及应用
2.1 置换垫层
置换垫层是处理岩土工程地基较为常见的方法之一,它是根据施工现场的具体地基土条件,先清除软土,然后用合适的材料进行填充。这些材料应具有良好的硬度、渗透性和稳定性,以提高基础度。一般情况下,垫层置换主要用于软土或有软土层的地基。在具体应用中,施工单位可以通过人工方式清除地基的软土层,并填充相关原材料,如砾石或卵石,从根本上改善地基,有助于增强地基的稳定性和自身承载力。原材料填筑前,必须清除基坑内的杂物。如果基坑内有水,应彻底排水,并用适当的方法清除杂物。施工人员在填筑作业中应严格遵守相关规定。填充材料不仅要混合均匀,还要分层填充。一层材料填筑后,应及时进行压实处理,并做好每层的间隔处理,以保证填筑过程中地基受力均匀,避免局部沉降,为工程施工质量提供保证。此外,施工人员在垫层填筑作业中必须注意底层使用的卵石、砂石,以保证低压缩性和高强度,并从根本上解决基础底层存在的沉降问题,以减少整体沉降问题的发生。
2.2 强夯施工处理技术
基于强夯技术的不断发展,土层的压实效果和地基加固效果非常明显。强夯法主要用于强力加固工程地基,也是处理岩土工程地基的常用方法。在强夯法的具体应用过程中,施工人员应灵活使用夯锤等相关机械,对场地土层进行反复锤击,并在进一步夯实土层的同时保证其密度和强度。在此过程中,相关人员应彻底、充分地掌握地基的实际深度、工程的强度,确定夯锤的重量通常大于等于30t,以保证土体压实时有较大的锤击力和重力,在改善地基的基础上增强稳定性。此外,如果土壤含水量过高,会增加土壤流失和土壤移动的程度,增加锤击过程中确定夯击位置的难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地基处理的不确定性,增加岩土工程地基处理的复杂性。因此,在使用这种方法时,施工人员必须科学地检查和合理地测试土壤含水量,并根据土壤含水量的实际情况采取适当的措施,以保证地基处理的有效性。
2.3 CFC桩复合地基处理技术
CFC桩复合地基处理技术是一项重要的加固技术,在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但是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应该足够重视以下内容。
一、本工程施工中,砾石或硅酸盐水泥的粒径应控制在8 ~ 25毫米以内,或砂和粉煤灰的含量应小于5%。其次,在将混合料灌注到基础中之前,需要对基础管道进行清洗,以有效避免管道中的杂质对灌浆过程的影响。此外,钻杆应与混凝土融为一体,并做好相应的吊装作业。阀门的高度应合理控制在30cm以下。在实际提升过程中,速度应均匀,提升高度不应大于30cm 25cm。第三,对于混合物,搅拌均匀后应尽快使用,避免长期储存。如果长期放置,结构稳定性会受到严重影响。同时,尽快使用也是为了避免水分蒸发。在实际搅拌和搅拌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时间。第四,在基础钻孔中,如果遇到淤泥层或砂层,需要有效控制钻孔速度和混合物的浇筑时间,以提高基桩的强度,有效避免断桩问题。第五,基础完成后,要注意桩身和养护工作,养护结束后要及时拆除桩头。
2.4 排水固结处理技术
由于我国部分地区受地质条件和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该地区土壤含水量大,土与土之间的空隙大,整个基础结构的稳定性低,基础结构具有很强的压缩性。针对这种地基条件,我们可以合理利用排水固结技术进行针对性处理。通过排水固结法,我们可以对土壤施加一定的重力,充分挤出土壤中含有的大量水分。反复压缩可以进一步有效控制地基内部含水量。在具体的加固工作中,施工单位必须根据具体的施工要求,有效明确各个施工环节的技术控制点,按照正确的排水固结处理方法,排出基础结构的多余水分。重力压力过程中,压力不宜过大,否则会影响基础结构的性质。同时压力不能太小,否则达不到引流挤压的效果。相关施工人员需要对基础施工区域的土壤密度进行详细的计算分析,计算出标准的土压,以最大限度的防止对基础结构的破坏和排水,除了土壤中含有大量的水分外,还提高了基础结构的整体稳定性,防止了对后续岩土工程施工质量的影响。
2.5 夯实水泥土桩
在岩土工程地基处理中,该方法具有明显的优势。相关施工人员应掌握现场地质等情况,了解地基处理的要点、要求和要点,包括处理过程、要点和注意事项,以便科学使用方法,最大限度地提高现场地基压实度。在采用夯实水泥土桩等相关处理方法时,施工人员应针对问题做有针对性的分析,结合实际情况,采用机械或人工方法,明确合理的基础位置进行钻孔作业。此后,施工人员应严格按照规定的配合比配置所用的水泥和土料,搅拌均匀,并控制搅拌时间和速度,以确保搅拌后的水泥土的强度、密度和质量达到标准。然后采用分层注浆法向孔内灌注标准量的水泥土,并严格控制灌注速度,以保证搅拌好的水泥土的强度、密度、质量达到标准,在土体固化后,形成稳定性高的水泥土桩,在发挥多种功能的同时,能有效稳定地基,避免工程施工规定中的隐患,妥善处理地基稳定偏差问题。
3 结论
总之,在岩土工程施工过程的研究中,地基处理技术是非常重要的施工技术环节之一。建设单位需要根据基础结构的组成和性质选择处理技术,全面提高岩土工程基础结构的稳定性,延长岩土工程的使用周期和耐久性,实现良好的施工经验经济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萧体贤.岩土工程地基处理的常用方法及应用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9,16(09):47-48.
[2]盛小龙.岩土工程地基处理的方法与应用分析[J].江西建材,2017(08):232-233.
[3]胡天亮.岩土工程地基处理的常用方法及应用分析[J].绿色环保建材,2017(08):144.
[4]罗凯.岩土工程地基处理的常用方法及应用分析[J].世界有色金属,2018(20):234+236.
[5]李海蕾.岩土工程地基处理的常用方法及应用探析[J].资源信息与工程,2019,34(2):1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