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通元建设有限公司 广州市 510000
摘要:道路桥梁隧道工程是现代道路工程建设的重要内容,在了解和掌握施工难点及流程的基础上采取合理化的技术对策,才能更好的保证施工质量,进一步提高道路桥梁隧道工程的综合效益。道路桥梁隧道工程的风险较大、难度系数高,实际作业中要采取合理的技术对策,做到防范于未然,达到工程建设实施的预期目标,为我国道路交通事业的良好发展夯实基础。鉴于此,本文主要探讨了道路桥梁隧道工程施工难点及技术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道路桥梁;隧道工程;施工难点;技术对策
引言
道路桥梁隧道工程是一项基础性设施建设项目,与民生发展息息相关,实际施工期间,会受到多方面动态因素的影响,导致施工难度系数高,并且有着一定的为危险性。这便要求技术人员具备较强的专业能力,掌握道路桥梁隧道工程的实施要点及规范化流程,提前预判和分析施工阶段可能存在的问题或技术隐患,制定完善的突发状况处理预案,给予施工全过程提供科学的指导性建议,采取适宜的施工工艺及技术,持续优化施工工艺流程,使施工品质得到保障,实现工程整体效益目标,为我国道路工程事业稳步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1道路桥梁隧道工程施工过程的技术难点
1.1优化完善结构技术措施
在道路桥梁隧道工程中,混凝土材料的应用范围较大,其原材料质量直接影响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和完整性。当前,国家和政府已经先后出台了建筑市场供给制度,尤为关注混凝土建材质量,采购人员应充分利用自身专业知识,落实规范化的管理流程,严格监管材料质量的防控与检验工作,施工作业人员按照科学配比要求开展相关操作,结合工程不同部位的混凝土强度需求进行调配,精确计算混凝土等级强度以及钢筋使用数量,保证混凝土施工质量,达到结构技术要求。
1.2加强工程支护与防水
隧道工程建设与实施质量直接影响工程后期投入使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工程支护与防水是整个工程的重点环节,其作用则是避免外界压力给隧道工程造成不利影响,防止隧道出现变形情况。目前隧道工程的支护技术以锚喷支护为主,技术人员要格外关注原材料质量,精心设计施工方案,同时重点考虑防水工作,对排水管道进行细致检查,保证排水系统良好运行。通过定期排查管道质量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加强隧道工程的防水能力,有助于提高隧道工程的整体应用安全性。
1.3严格控制工程铺装层质量
施工人员要明确工程铺装厚度,优先选择可弯曲的铺装材料,防止材料使用过程中出现不同程度的开裂问题,同时,在施工过程选择防水性较好的铺装材料,结合实际情况加入适当厚度的防水混凝土材料,通常为8-10厘米,若是寒冷施工区域,可铺设一层沥青混凝土,防止混凝土裂缝问题产生,提升铺装层的耐用性。
2道路桥梁隧道工程施工难点的技术对策
2.1软基处理
道路建设过程中,软基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地质类型,要结合土壤环境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软基处理技术,通常包括以下方面:(1)石灰填塞压实法,如果道路建设中存在很多缝隙,可以利用石灰石的自有特性填补缝隙,在底基层石灰石遇到下渗水分后,快速膨胀凝固,将缝隙填补起来,保证整个路基路面的完整性;(2)强夯土软土地基处理法,这种处理方式主要对路面进行反复夯锤,在外力作用下,软土变得结实,减小地基材料之间的缝隙,使路面整体的坚实程度显著提高,提升地基承载力;(3)垫层法,实际施工阶段由于一些路面无法承受施工质量,容易出现沉降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可以使用砂石等材料铺满地基,在砂石上层进行作业,有效提高地基承重能力。
2.2钻爆施工技术
钻爆是隧道施工中一项不可缺少的作业项目,结合地层架构选择不同的钻爆技术,需要工作人员做好地形、地质特点,选择恰当的爆破方式。由于岩层等级不同,对钻爆方法的实施要求不同,要做到因地制宜,保证爆破作业达到预期效果。如果工程建设阶段,工程量较大,采用一种爆破方式不能达到理想效果,应在施工阶段调整和优化爆破方法,重新选择爆破工具并且制定相应的钻爆实施计划。目前来看,我国钻爆过程主要使用不同量的炸药和不同类型的钻孔设施,这个作业过程必须做好安全防护措施,增强隧道工程稳定性。
2.3洞口施工
综合考虑洞口基本特征、仰坡土石方开挖情况做好相应的防护措施,时刻关注项目阶段周边环境的变化及要求,在满足施工标准的基础上,对周围环境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比如,正式施工前,对洞口周边环境进行全面勘查,特别关注和分析工程实施阶段的影响因素,按照施工计划开展相关工作,同时监控山体结构,防止意外情况产生,如果发现异常监控数据,即刻做出反应,必要情况下可停止施工,待查明问题原因后调整施工计划,保证洞口施工有序进行。
2.4洞身开挖
洞身施工主要包括主洞和两侧洞体,完成洞口施工作业后,进行主洞开挖,通常按照设计要求的安全距离循环作业,挖掘过程中,在洞身初步成型后进行一次总体检查,如果检查结果合格,可进行混凝土浇筑作业,然后定位锚杆孔,明确锚杆位置后先进行钻孔和清孔作业,灌注水泥砂浆,将U型钢插接到灌浆孔中,强化拱架对接强度。进行两侧洞口开挖时,在正式开挖前要确定混凝土的凝固强度是否达到设计强度的70%,可采取二级台阶分布的方式,具体流程如下:在上台阶上面挖出导坑,以圆形导坑为最佳选择,再挖出核心土,挖掘作业过程要严格核心土与拱顶的间距,最好控制在1.5-20米之间,依具体施工情况来定。
2.5防排水施工
隧道工程实施阶段,经常会遇到渗漏问题,必须做好相关的防护措施,结合施工区域的水文环境选择合理的防御手段,设置排水管、安装中心水沟、设置防水层等,重点关注隧道洞身、地面及洞口位置的防水设置工作。如果在施工后期出现渗水情况,视具体情况进行引流疏堵或选用注浆堵漏的方式,避免渗透问题影响工程进度。
2.6二次衬砌
二次衬砌的实质目标是提高隧道工程的总体强度,实际作业过程容易出现初期支护检查不合格、衬砌厚度不均匀的现象,影响二次衬砌的质量效果。在衬砌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材料供应时间,避免材料监管不到位影响混凝土承重能力,导致二次浇注不能连续进行,技术人员必须明确二次衬砌的技术要点及规范流程,提高衬砌质量,提高隧道工程的耐用性。
3结束语
综上所述,道路桥梁隧道工程施工中存在诸多难点问题以及多样化的影响因素,应加强对施工难点技术的研究,结合工程实际情况调整和优化施工方案,保证施工技术落实到位,并且加强工程全过程质量控制,坚持预防的管理原则,保障施工质量更为理想,进一步提高隧道工程的应用价值,助力于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郑文超.道路桥梁隧道工程施工中的难点和技术对策研究[J].黑龙江交通科技,2020,43(10):133-134.
[2]李毅,刘新权.桥梁隧道工程施工难点与技术对策解析[J].建筑技术开发,2020,47(10):117-118.
[3]何岸.道路桥梁隧道工程施工中的难点和技术研究[J].企业科技与发展,2020(01):145-146+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