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结构实体检测研究

发表时间:2021/6/23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8期   作者:李杨敢
[导读] 摘要:文章以工程结构检测为主要内容,先说明了检测要点,主要涉及取样、稳定性检测和损伤累积等方面,随后,结合实际情况,针对不同检测对象的特点,对适用检测方法及流程进行了深入探究,例如,砌体检测,供相关人员参考。
        佛冈县建筑工程质量检测站  511600
        摘要:文章以工程结构检测为主要内容,先说明了检测要点,主要涉及取样、稳定性检测和损伤累积等方面,随后,结合实际情况,针对不同检测对象的特点,对适用检测方法及流程进行了深入探究,例如,砌体检测,供相关人员参考。
        关键词:检测方法;结构实体;建筑工程
        引言:近几年,持续发展的经济,为建筑行业稳步前进注入了强心剂,随着工程复杂程度的提升,既有施工方法的不足也逐渐显露了出来。结构实体是工程骨架,对其进行检测的侧重点,通常集中在稳定性、材料性能和耐久度等方面,检测是否科学有效,不仅对工程质量起决定作用,还会给建设单位所获效益及工程价值实现带来重大影响。
        1工程结构检测要点
        1.1工程取样
        取样环节所存在问题,主要是方法不科学及流程不规范,相关人员没有以行业标准为依据,对取样方案进行适当调整,这一情况将给检测结果带来直接影响。现阶段,亟待解决的问题可被归纳为以下两点:一是难以做到整体检测。二是样品作假行为始终未能杜绝,例如,相关人员将优质材料作为取样对象,而选择用不达标材料进行施工。上述问题均会给工程安全性及整体价值的实现造成影响。
        1.2稳定性检测
        研究表明,约有30%至35%出现倒塌问题的工程,均存在结构失稳情况,结构稳定与否对工程价值的意义不言而喻。导致结构失稳的因素较多,主要集中在缺陷及荷载等方面,且不同工程的失稳途径与方式也并不相同,若工程结构相对复杂,对其稳定性进行检测的难度则有目共睹。
        1.3损伤累积
        现行规范所做出假设的前提仍为工程无损伤及缺陷存在,该前提并不适用于老旧建筑。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建筑出现老化或缺陷的情况难以避免,在检测此类建筑结构时,检测人员不应以理想化假设为前提,而是视情况选择检测方法,确保检测结果可真实反映工程情况。
        1.4检测标准
        针对结构检测所制定标准,通常以新建工程为主体,关于既有工程的内容十分有限,尚未形成系统方案。另外,各专业所用检测方法往往存在一定差异,由此而带来的问题,便是漏检及重复检测。由此可见,负责制定检测标准的人员应做到与时俱进,根据实际情况更改检测规范,并丰富专业知识及其他相关内容,确保检测工作有据可依。
        2工程结构检测探究
        2.1砌体检测
        工程结构检测所带来积极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在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要求的前提下,使后续工作的效率得到提升。二是确保相关人员可及时发现工程所存在不足,通过及时修正的方式,避免不必要问题的出现。在检测工程结构时,检测人员应将重心放在砌体检测上。由砂浆和砌块构成的砌体工程,其检测对象以砂浆强度、砖强度为主,检测人员可视情况选择分别检测或整体检测。现阶段,使用频率较高的方法为回弹法,该方法需要检测人员利用回弹仪器,依次弹击砌体表面,根据回弹能量所出现变化和砌体硬度,对抗压强度进行推算。
        2.2楼面板厚度
        现行标准指出,对工程结构进行验收的目的,主要是确保工程安全。

对楼面板厚度进行检测的方法如下:
        2.2.1取芯法
        在前期准备阶段,检测人员应联合施工人员,对预埋管线位置加以确定,避免检测工作给预埋管线造成损害。随后,取芯并测量芯样高度,根据芯样高度判断楼板厚度与结构质量。
        2.2.2钻孔法
        开始钻孔检测前,先要进行预埋管线与定位施工,正式钻孔期间,相关人员应保证钻孔始终垂直于板面,在此基础上,对楼板厚度加以确定。
        2.2.3冲击回波
        该方法强调以机械短时冲击所形成应力波为载体,根据应力波传播所反馈数据,对板面情况进行了解。
        2.2.4脉冲电磁波
        若检测人员计划使用该方法,先要在板面适宜位置对发射探头进行安装,再对探头间距最小值加以测量,最终结果即为楼板真实厚度。
        2.3混凝土性能
        检测混凝土性能的方法,通常为局部破损及试件养护。下文将分别进行说明:第一种是试件养护,该方法需要检测人员确定工程养护条件,利用相同条件对试件进行养护,根据养护后试件强度对混凝土性能加以判断,其优势主要体现在准确性高及较为直观等方面。检测人员应做到全程参与取样、试件养护和试压环节,保证检测结果与混凝土实际强度相吻合。第二种是局部破损,若工程不具备试件养护条件,检测人员可选择使用局部破损法,由于该方法出现的时间较晚,仍有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在实际检测环节,检测人员需结合工程情况,对检测流程和具体操作进行适当调整。
        2.4钢筋位置与保护层厚度
        2.4.1直接检测
        该方法的核心技术为钻孔,要求检测人员通过钻孔的方式,在对钢筋位置加以明确的前提下,直接测量保护层厚度。
        2.4.2非破损检测
        该方法所依托设备以电磁检测仪器为主,操作方法如下:第一步,在混凝土板面恰当位置安装探头;第二步,利用探头所发射电磁,在混凝土内部形成磁场;第三步,根据感应磁场判断钢筋直径及其他参数。
        在实际操作中,检测人员应对以下可能影响检测结果的情况引起重视:其一,仪器测量精度与范围不符合工程情况。其二,拌和混凝土时,施工人员加入了有磁性的骨料。其三,检测方法或流程不规范。其四,检测区域既有钢筋,还有其他存在一定磁性的物质。
        关于上述情况,实证有效的解决方案如下:首先是先进行现场对比验证,确保检测设备符合工程要求,再完成后续操作。其次是优先使用消磁类仪器,通过消除背景磁性的方式,为检测有效性提供保障。再次是提前确定钢筋具体位置,确保探头长轴线始终平行于钢筋走向,且探头检测方向始终垂直于钢筋走向,通过钻孔及开槽的方式,验证检测结果。最后是沿钢筋进行检测,提前排除可能存在的磁性物质。
        3.结语:现阶段,受经济发展及社会进步影响,建筑行业所承受压力较之前有所增加,要想使工程质量达到预期,关键是要将检测工程结构的相关工作提上日程。事实证明,对工程结构进行检测的工作相对复杂,既要有专业人员全程参与,还要有政府部门提供帮助,只有这样才能使相关工作得以顺利展开,在保证快速、高效完成检测工作的前提下,使工程安全性及可靠性最大程度满足行业要求。
        参考文献:
        [1]罗建才.结合工程实例谈建筑结构实体检测[J].四川水泥,2019(11):315.
        [2]曾令华.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检测在工程实体质量监督中的作用[J].住宅与房地产,2019(05):205-20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