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婉君
广州市花都区理工职业技术学校 510800
摘要: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注重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以及学习能力。在中职生信息技术的学习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思维模式,采用教学质量评价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能力的评判,保证学生理解信息技术教学内容,合理理解整体概念,本文针对教学质量评价的重要性进行分析,探讨如何利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信息技术的教学。
关键词:中职 信息技术 创新型人才培养 教学质量评价
一、教学质量评价的重要性
教学质量评价强调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教师的教学能力进行评价,不仅能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减轻教学压力,还能让学生对社会、对生活、对教师有更清晰地认知,获得学习上的进步。中职信息技术专业是以信息技术应用为主的一门课程,涉及的知识内容极为广泛,旨在让学生通过学习来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及价值取向,提高信息技术技能。因此在课程教学环节不能只采用单一的文字讲解或案例分析的教学方式,而是要巧妙渗透教学质量评价,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情感共鸣,强化学生的思想意识及技能,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
教学质量评价应用于中职信息技术教学课堂中,教师应通过教学评价获得学生真实地学习反馈,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学习能力,以及教学质量评价信息技术教育的可实施性,使得教学质量评价信息技术教育的效果能够显著提升。一方面,在对中职生进行教学之后,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过程与效果,对学生进行综合性与激励性的教学评价。让中职生都能够时刻保持进行信息技术学习的自信心,并能够正确认识到自身信息技术学习的不足之处,有效提高自身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使得教师能够从学生的实际反馈中,及时发现与反思自己在进行教学质量评价信息技术教育中的问题,并进行相应的教学调整与改进,为学生营造良好的信息技术课堂学习氛围。让学生能够真正融入教学质量评价的信息技术课堂中,不断提高自身进行信息技术学习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中职信息技术类专业创业型人才培养教学
1.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奠定思维培养基础
在信息技术类专业中,教师需要积极主动的进行教学方法的创新,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掌握课堂的主动权,激发学生的信息技术学习积极性。另外,以学生为主体可以促进学生逻辑思维的建立,提高学生的能力。另外,再加上学生个性差异越来越明显,教师有必要利用这一特点展开逻辑思维培养教学,根据不同的性格特点运用不同的手段进行培养,通过针对性的教学让学生的思维得到有效培养。在培养过程中,教师应该有效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对未知事物和已知事物进行自主推理,并给予学生充足的空间和时间进行思考,避免干涉学生的思维,这样可以使思维培养成效更加优秀。教师借助大数据技术,明确学生的主题地位,对信息技术技能进行讲解,激发学生的听课兴趣,让学生了解到信息技术的发展历史以及信息技术的实际应用。
2.鼓励学生学会自主思维
在中职的信息技术类专业教学中,学生对于信息技术类专业知识的学习,并不仅仅是完成课本上的信息知识,而是活化他们的自主思维,形成独特的信息技术类专业应用能力。所以针对这样的情况,就需要学生在进行信息技术类专业学习时进行模拟训练,并在训练中形成一个学习信息技术类专业的良好循环,以此来活化学生的学习思维,最终有效地提升教学效率。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对学生进行发散思维的教学,让学生可以在多种练习中掌握学习方法,同时形成固定的思维方式。在进行信息技术类专业的教学时,需要让学生进行深度理解,有效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良好的思维模式形成。
3.培养学生公共参与能力
政治并不是只存在于书本上的文字知识,它寓于生活的方方面面,对我们的生活有着重要的意义。教师在信息技术类专业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和公共参与感,就要让学生感知到身边政治的真实存在,而不只是一味地照本宣科。教师可以通过社会真实案例和相关管理决策途径让学生在实践中培养起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另外,教师可以通过举办相应的信息技术比赛,通过客观的评价让学生了解自身存在的问题。
三、中职信息技术类专业创业型人才教学评价
1.采用课堂互评的方式提高学生综合素养
在信息技术类专业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对学生的心理进行疏导,教师的外在干预只是一个方面,想要学生得到能力得到更有效地发展,教师需要从多个渠道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积极参与到信息技术中来,改善学生心理压力,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素养得到更全面地发展和进步。对学生信息技术技能的培养,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途径寻找路径:首先学生可以通过信息技术学习获得满足感,使学生保持积极学习心态。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有效的技能教学能够使学生的世界观得到不断的丰富和填充,使学生对信息技术以及其他学科的学习形成真正的兴趣。由此,教师可以在课堂中进行互相评价的方式来优化自身教学方法以及对学生的情况也进行良好的指导。例如,在整个教学活动中,通过选取不同的学生来进行教学评价,让学生对老师进行评价,同时也对课堂中的其他同学进行评价,善于用总结的方式来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2.增加教师授课环节的互动,有效进行评价
目前,单纯的教授知识不进行任何互动是最为低下的教学效果,没有互动,课堂氛围也会变得死气沉沉,学生的学习效果不好,教师的教学动力也不够强,教学对教师来说就变成了一种机械式的劳动,也就失去了教学本身的意义,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相互之间进行交流,积极反思。另外,教师在中职的课堂上多增加互动环节,教师和学生产生了互动,才能把握住学生的学习状况,从而制定出有效的教学方案,去保证自己的教学效果,为培养学生的技术素养作出贡献,也为今后的教学评价进行铺垫。例如,教师在上课时要学生在产生问题上回答和反馈的互动,这样,教师会知道学生的对于信息技术的了解程度,学生也可以提出对信息技术专业的问题,教师给予解答,从而提高学生对信息技术专业的深度了解。因此,可以说,教师在对学生的技术素养进行培养和教育时,要积极地和学生之间产生互动。这样不仅可以使课堂学习的氛围变得更加愉悦,还会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从而进一步的保障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结语
在中职信息技术的教学过程中,通过思维培养以及实践能力培养的方式提高学生能力的东西,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在预习成果中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了解,从而制定相应的教学方式。在此过程中针对信息技术的应用特点进行任务布置,帮助学生在处理信息技术问题时提高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王晓敏.邱小明.吴玉程.杨哲伟.创新与创业型研究生人才培养研究[J].科技与创新.2019(15)
[2]李佳月.王帅.张立志.逄锐.浅谈高校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方法与途径——以东北中职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9(38)
[3]李冬冬.服务地方的高校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初探[J].经贸实践.2018(05)
[4]刘璇.郭燕茹.应用型本科院校创业型人才培养问题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