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晓燕
洛阳市第一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河南省洛阳 471000
摘要: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学生沉迷网络,甚至发生有损个人形象的暴力事件,而这些现象在职业院校中尤为突出,所以教师必须做好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本篇文章以职业教育环境下德育在美术教育为框架,分别从学生的现状和美术教育的误区、美术教师应该提高对德育重要性的认识和美术教育德育教育的互相渗透的途径这三个方面作以深入研究。
关键词:职业教育;德育教育;美术教育;互相渗透
引言:科技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促进着社会结构的改变,新时期,人们的行为模式、价值观念和人际关系都在进行着或多或少的改变。处于职业教育的学生,在思想上和行为上也出现了不同的改变,这是因为学生的教育环境不同,而学校大规模的扩招使得学生和学生之间的综合素质良莠不齐。社会观念进入到校园中,一方面促进着学生的成长,另一方面使得学生对班级的依赖感和认同感减弱,学生缺乏独立能力和合作意识均是当代学生成长中的最大问题。
一、学生的现状和美术教育的误区
随着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拥有越来越多的途径,从而将校园和社会之间的距离拉近,这也使得学生和社会的接触加深。所以互联网的出现既是促进了学生的发展,同时也是学生成长路上的阻碍,学生应该正确地看待信息技术的应用。而学校和教师应该对学生的思想建设和成长行为加以正确的引导。这就要求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不仅需要将重点放在学生的专业学习中,同时也要注重学生的德育教育,两者共同进行才能够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复合型人才。在职业院校中开展德育教育工作需要辅导员和各科教师的共同努力,但是在目前的职业教学中,教师只是关注学生的专业能力是否掌握,忽略了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以美术教学为例,美术教师在讲课过程中过分关注学生的技术练习和理论知识的传授,但是却没有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意志,以及对高雅艺术的欣赏能力,教师忽略了对学生的学习活动的正确引导长此以往便无法满足于学生的美术学习和当代教育的个性化多元化培养[1]。
二、美术教师应该提高对德育重要性的认识
新课改下的教育目标要求教师能够在教学中以基础技能学习为依托对学生进行全面性的综合培养,这就要求学生能够具备良好的个人素质和个人修养。通过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道德修养来引导学生为社会的发展做出正确且积极地贡献。以美术教学为例,教师需要培养学生对艺术的欣赏能力来引导学生,让学生养成对美好事物的追求,通过培养学生身心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教育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祖国。在美术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是通过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和优秀的品质实现学生对艺术的热爱和生活的热爱。所以说,美术的教学和学生的德育教育对于学生的成长来说相辅相成,互相作用。笔者认为通过一个人的绘画作品能够看到一个人的性格特征、思想状态,所以说想要学生实现艺术上的造诣、专业上的成就,那么必须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通俗来讲就是想要学习绘画首先需要学会做人[2]。
三、美术教育德育教育的互相渗透
1、注重身教育人
(1)注意言行一致,坚持以身作则
树立榜样的力量对于学生的发展十分重要,在美术教育中,美术教师应该以身作则,给学生树立良好的个人形象,教师的言传身教是学生进步的关键因素。比如说校规班纪要求学生不能够迟到早退,那么教师也需要做到按时按点的上班上课,严以律己、以身作则,注重身教育人,注意言行一致,坚持以身作则,实现美术教育和德育教育的互相渗透。
(2)加强师德修养,树立良好形象
加强师德修养,树立良好形象要求教师能够给学生树立一个积极向上的形象,这不仅关系着身教育人的进行,更是关系到了课堂的质量和学生对教师的认可,所以美术教师应该注意自身的素养,通过对美术事业的追求促使学生能够跟着教师的思路出发,耳濡目染接受艺术和精神的熏陶,事实上,学生也只有在教学和育人上认同教师的方式,学生才能够接受教师的讲授,所以学生的认可不仅仅是为了德育工作的正常进行,也是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关键要素。
(3)增强艺术功底,提高教学水平
增强艺术功底提升教学水平要求教师能够与时俱进,以此来满足学生对于美术的要求和认知,如果一个教师取得了学生的信任,那么德育教育的效果自然是水到渠成的,这是一个良性的循环。相反的,艺术功底较弱的教师不仅不能满足对于学生的德育工作有序进行,更是连基本的教学工作都无法顺利进行。所以美术教师应该多参加学校组织的专业培训、在日常工作中努力钻研业务,与时俱进开阔自己的视野,增强艺术修为,提升教学水平,实现美术教育和德育教育的互相渗透。
2、注重课堂教学实效
课堂教学时间是专业技能教育和德育教育的主要时间,所以教师需要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将德育教育渗透到日常的课堂开展之中,实现课堂的高效性。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摒弃传统的照本宣科式呆板教学,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方式,结合适当的时机对学生展开德育教育,培养学生的健康思想,树立学生的良好品质[3]。在笔者看来,美术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第一,结合美术作品创作者的历史背景和创作过程,让学生养成克服困难,不达目的誓不罢休、坚持不懈的良好品质。第二,从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和生活环境出发,让学生明白创造的不易;第三通过优秀的作品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在兴趣中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第四,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通过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让教师能够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从而对学生进行个性化培养,给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将德育教育结合在美术课堂的教学之中,一方面能够促进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和专业技能的掌握,另一方面能够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品质,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结束语:德育教育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来说非常重要,青年是国家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随意教师应该注重对学生的德育培养,通过言传身教能够让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准则,通过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课堂的技能教育和德育教育,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庹露. 论德育教育在中职美术教学中的渗透[J].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7, 000(018):290.
[2]褚凯. 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德育渗透的教学模式研究[J]. 现代职业教育, 2020, 000(004):182-183.
[3]张磊. 中职美术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实践研究[J]. 才智, 20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