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深度学习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1/6/22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55卷2月第6期   作者:王洪霞
[导读] 深度学习是现阶段教育不断发展的必然要求。伴随着教育改革步伐的持续加快
          王洪霞
          黑龙江省大庆市直属机关第四小学校    163000
          摘要:深度学习是现阶段教育不断发展的必然要求。伴随着教育改革步伐的持续加快,小学教师以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为核心,逐步开启了致力于学生核心素养的深度学习模式。小学教育不但是学生知识储备的黄金时期,更是人格塑造、能力培养的启蒙阶段,数学作为核心学科,应当教授给学生如何利用数学思维展开思考与探究,从而促使其数学核心素养的进一步培养与提升,进而推动深度学习的高效开展,促进学生多方面能力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 深度学习 核心素养
          引言:小学生处于个性化发展的特别时期,对于其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至为关键,要求数学教师要基于核心素养实施小学数学深度学习,从而有利于学生创建高效的学习模式,引导学生多方面能力综合发展,有利于课堂教学的进一步深化,促使学生在数学知识的碰撞中形成创新性与创造性思维。因此,本文重点探究了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深度学习策略具有实质性的价值与意义。
          一、 创设故事情境,激发深度学习
         在小学数学教学当中,教师应当充分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来创设高效的教学情境,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其满怀兴趣地投入到课堂教学中,促使数学课堂变得更加富有趣味性与生动性,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教学成效的进一步提升以及数学课程的深度发展,进而学生能够在课堂学习中体会到数学学科的奥妙与魅力。其中,故事情境是小学生们最为欢迎与青睐的情境创设手段,通过趣味性、生动性的故事设计,能够促使数学课堂的学习内容不再是乏味枯燥的公式与定义,而是贴近学生的认知特点与兴趣爱好。
         例如,在小学数学《克和千克》一课的教学开展中,教师可以创设趣味性十足的故事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蜡笔小新和妈妈一起去超市买蔬菜与水果,他们买了香蕉1千克、面包150克、植物油5千克、土豆500克、青菜200克。接着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对这些数据进行细致的观察,并让学生表达自己想法与观点。由此导入新课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动画片中的卡通人物来创设故事情境可以促使学生时刻保持动力十足、激情充沛的状态,并在课堂学习中持续下去。学生通过此种课堂教授手段,可以使其自然而言的理解“克与千克”的概念,并且通过概念的感悟与理解,来切实感受到数学学科的奥妙之处。这样一来,学生在课堂中不仅可以理解有关知识点,还能将其充分的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这种深度学习的方式获得的教学成效是其他方式无法媲美的[1]。
          二、组织动手操作,探索深度学习
         实践出真知。在以往的数学学习中,学生大多数是依托于教师的单一讲解来被动的获取知识,这种机械化的获取知识的方式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久而久之,一些学生会形成懒惰性与依赖性的心理,一味地等待教师给出的结果,完全不会自己亲身思考、探究来获取知识与答案。虽然教师教授的知识与经验对于学生的学习而言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是不比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操作得到的答案与知识记忆的更加坚固与深刻。所以,在深度教学开展中,教师要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有效培养与提升,立足于课本知识来组织与开展对应的实践活动,促使学生灵活的利用实践经验来解决后续遇到的问题,并在实践开展中,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对于生活更加深层华的感悟与体验。


         例如,在小学数学学习统计表与统计图的有关知识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余时间,以家庭为单位,统计家庭日常生活中单位时间内的用水量与浪费水量,并绘制成统计图或者统计表在课堂中展现给教师与其他学生。通过这种方式,能够促使学生满怀热情的投入到生活中有关数学问题的探索与解决当中,并利用数学知识进行高效解决,与此同时,还可以强化学生对于生活中水资源的了解,培养学生保护水资源的环保意识。
          三、 利用信息技术,推动深度学习
         伴随着互联网时代发展步伐的持续加快,信息技术被广泛应用到小学教育教学当中。将信息技术导入到小学数学教学中可以促使复杂、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具体且形象,促使小学生更加清晰与明确的认识与了解数学重难知识点,更可以帮助小学数学教师在核心素养的形势下促进小学数学深度学习的有效完成[2]。
         例如,在小学数学《条形统计图》一课的教学开展中,条形统计图的教学可以直观的将数据的大小进行展示,便于学生进行比较与学习,但是教师在本节课的教学开展中,学生很难对本节课的重难知识点进行理解,这时教师就可以将信息技术导入到课堂教学中,利用视频动画的方式将数据的变化趋势进行动态化展示,从而促使学生更加具体与直观的感受数学知识与理解重难知识点。同时教师也可以带领学生亲手去绘制条形统计图,在激发其理解与感悟知识点时,促进其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进而实现基于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深度学习的进一步完成。
          四、 重视学习评价,深化深度学习
         在小学数学教学开展中,教学评价是师生之间沟通的桥梁,也是课堂开展中不可或缺的调控措施。小学生的内心渴望获得教师的密切重视,教师一句不经意或者简单的评价,大多会对学生的内心带来巨大的影响。学习评价的方式不能一味地局限于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应当积极探索丰富多元的评价方式,如课后评价、生生评价、生师评价等。在深度学习的数学课堂当中,课堂评价也不能一味地关注学生的回答正确与否,而应当关注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与理解程度,以及学生参与数学学习当中的态度、情感以及价值观方面能否获得高效的发展与提高。
         例如,当学生对于问题有特殊的意见与想法时,教师应当给予积极的鼓励,促使学生体会到成功的自豪与喜悦,调动学生参与深度学习的兴趣与主动性。在完成课堂学习之后,可以根据某一个知识点或者是问题来设计课后的随堂测验,并开展课后的测试评价,根据学生的答题状况,及时的了解学生知识点的不足与薄弱之处,以此为基础来开展具有导向性的指导。对于学困生而言,教师可以采用一对一、面对面的交流与互动方式,充分解读学生的感受与想法,这样可以对学生形成更为全面以及具有针对性的整体评价与认知,有利于教师及时的调整与改进教学措施与手段,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进而进一步推动学生的深度学习。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深度学习与现阶段小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相契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深度学习应当注重学生自主思考、探究解题过程,促进学生逻辑思维与发散性思维的培养,促使其良好深度学习习惯的进一步形成。同时也应当注意学习过程中的生动性,趣味性以及实践性,激发学生对于深度学习的积极性与兴趣,使其在教学实践中感受到数学学科的奥妙与魅力,进一步发展其自身的数学核心素养与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李廷栋. 核心素养发展下小学数学深度学习探析[J]. 试题与研究, 2020(23).
         [2]李香静. 基于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研究[J]. 信息周刊, 2019, 000(044):P.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