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中职英语教学中实施文化渗透

发表时间:2021/6/22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55卷2月第6期   作者:罗彬
[导读] 教育事业的发展是我国整体经济建设快速发展之根基
        罗彬
        博罗中等专业学校 广东 惠州 516100

        摘要:教育事业的发展是我国整体经济建设快速发展之根基,是我国各行业不断进步之动力,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英语作为当前国际通用语言,其所具备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当前受到市场大环境影响,使得人们所面临的职场竞争十分激烈。是否有足够的文化知识储备,是否能够具备良好的英语交流能力,是否有终身学习发展能力,这已成为中职学生相当重要的技能。并且坚实的英语知识为学生日后迈入社会,求职、就业、博弈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中职英语教学;文化渗透
        引言
        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加速了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进程,为我国快速进入现代化发展阶段奠定基础。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语言与文化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学好一门语言一定要了解其依存的文化。在中职英语教学中,要实现语言的交际功能,不仅要讲解语言知识,训练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还应加强背景知识的文化渗透。
        1在中职英语教学中文化渗透的重要性与意义
        1.通过学习文化,掌握语言精髓,语言作为人们相互交流的基本工具,展现人们的思维过程,反映出每个民族所具备的特点,它不仅包括文化背景、历史背景,同时也将民族思维方式与生活方式融入其中。通过深入分析某个民族语言,可以切身体会到该民族文化的多姿多彩。在对文化进行定义过程中,英国著名人类学家Tylor曾经提出一个享誉学术界的经典定义,该定义主要内容是“文明与文化,从广义角度来看,就是习俗、道德、艺术、信仰、知识,并且与社会成员能力相结合后,所形成的一个复杂整体”。在对文化与语言关系进行梳理时,人们所提倡的观点就是文化与语言处于相互渗透的状态。一是因为语言作为文化重要组成;二是语言作为文化基本载体。因此可知文化与语言之间有着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关系,语言并不能摆脱文化独立存在。因此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如果未能对英语国家文化进行了解,那么就无法掌握英语精髓。2.通过中西文化的学习,拓宽学生知识面,在英语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不能将其当成一种单纯的语言学习,而是需要将中西方文化融入其中,学生在学习和阅读过程中会接触到大量的内容,无形中拓宽知识面,同时也了解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2在中职英语教学中将文化渗透其中主要策略
        2.1教师应转变教育教学思想,优化英语教学氛围
        由于中职阶段需要学习的内容非常的多,而课堂之上的学习时间又非常的少,教师为了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往往是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让学生进行学习,整节课堂之中的学习氛围非常的沉闷,学生感受不到学习英语的乐趣所在,并且在课堂上很少有学生与教师之间进行互动,学生只能被动地去接受知识,没有自己的思想,这样的教学方式极大地影响学生的英语潜能的发展,英语作为一门语言类的学科,并不是依靠死记硬背就能实现自身能力的提高,应该多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讨论,实现对教材内容更加深刻的理解。在中职英语学习之中,教材中经常会出现很多有关于西方英语思维的句子,但是句型的结构却经常呈现出中式英语的模式,这也是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就需要积极地转变教学思想,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2通过校园文化建设,进行文化渗透
        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至关重要,营造与创设一种宽松的校园英语文化氛围,让学生随时随地学习英语,有利于培养优秀的“英语+专业”复合型人才。中职学校可结合本校专业特点,从学生实际出发,建设具有本校特色的校园英语文化。1.创设“英语无处不在”的校园环境,教室里张贴中英文对照的励志格言、小故事、名言警句。学习园地张贴布置优秀的英文作业、手抄报等作品。

学校的班牌、门牌设计为中英对照,让学生可以时时处处学习英语。2.发挥学生社团的引领作用,设立英语俱乐部、英语剧社等社团,英语教师参与并指导社团学生积极动口运用英语,并引领更多的学生参与社团活动。3.开展英语第二课堂,要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第二课堂是对有限课堂教学很好的扩展补充。教师应努力拓展第二课堂,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如:英文影视赏析、话剧排演、收听英语广播、阅读英文小说、笑话等。旨在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其主动参加语言实践活动,体会文化差异,对中外文化进行渗透。4.开展形式多样的英语比赛,利用学校“科技文化节”等契机,开展英语歌唱比赛、故事大王比赛、英语诗歌朗诵、影视趣味配音、外国风情手抄报评比等活动。这些活动均可为学生创设浓厚的英语文化氛围,全方位锻炼提高语言技能,有助于提高英语文化素养。
        2.3引导学生通力合作,利用英语介绍中外文化
        在英语教学中将文化渗透其中,我们也需要注意的一点就是从原有的文化汲取朝着文化传播方向转变,不仅需要培养学生利用英语正确地表达出国外的文化与事物,同时也能使他们学会利用英语来弘扬我国优秀文化,以此可以达到对外交流平衡发展目的。因此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推荐学生利用现代网络不断去搜寻与国内节日相关的词汇或者风俗习惯,随后在课堂中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学生之间互相的交换信息。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为学生安排英语角,使他们可以探讨国内外的交友、购物、节日等习惯;利用校园文化活动将更多的英语文化活动渗透其中。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主动为学生搭建多个平台,保证学生的生活与文化时时刻刻有关联,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国外文化,同时也能加深本国文化的熟知性,归属感,激发学生对于本国文化的自豪感。
        2.4利用写作,进行传统文化渗透
        英语写作对提高学生英语水平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同时,利用英语写作也能很好地渗透中华传统文化。在学生进行写作时,教师可以给出中华传统文化的几个要点,让学生用英语进行描述。例如,春节是我们最喜欢的节日,请你说说自己为什么喜欢春节,你是怎样过春节的,春节又是怎么来的。这样学生就会主动查阅相关资料,弄清楚春节的来源、常见的风俗习惯,并查找涉及的英语单词等。这样,学生不仅进行了英语写作训练,还能更好地传承中华传统文化。
        2.5组织开展课外调研,全面渗透中国文化
        要想实现英语教学的文化渗透目标,教师要组织多种不同形式的课堂教学活动,通过新颖、丰富、趣味性十足的课堂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索与学习兴趣,促使学生能够全身心沉浸于英语语境中,感受英语语境中的中国文化,以此实现在英语课程中的文化渗透,陶冶学生的情操,提升学生的中国文化素养水平,全面发展学生的中国文化对外传播能力。教师可以结合课程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开展课外调研,充分发挥现代技术优势,促使学生突破课堂空间与时间的限制,在日常生活中学习英语知识,感受日益丰富的中国文化体系。让学生全面开展调查同时,且以英文的形式进行汇总与总结,形成相关调查报告。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能够体会到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与碰撞,感受到在西方国家中国传统文化的盛行,同时认识到中国文化在国际文化领域中的影响力,以此提升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进一步锻炼学生的双向跨文化交际能力。
        结语
        总之,学好一门语言必须了解其背后的文化背景知识。因此,在中职英语教学中有必要进行文化渗透。教师要注重把文化知识与语言知识进行有机地融合,抓住课堂主阵地,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和校企合作教学等多渠道、全方位地进行文化渗透。
         参考文献
        [1]胡文仲.超越文化的屏障——胡文仲比较文化论集[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2]徐行.示范性高职院校的内涵建设和工学结合[J].教育与职业,2008,(29):41-42.
        [3]毕继万.跨文化非语言交际[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