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桥梁施工质量通病的预防及解决策略 艾立娜

发表时间:2021/6/22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8期   作者:艾立娜
[导读] 摘要:近年来,伴随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我国对于基础设施工程建设的力度也在不断增加。
        北京双圆工程咨询监理有限公司  北京  100080
        摘要:近年来,伴随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我国对于基础设施工程建设的力度也在不断增加。对于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来说,道路桥梁项目为其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且工程对于城市的建设工作也有推动的作用。但是在道路桥梁工程的建设过程中,外界影响因素也是十分强烈的,尤其是需要对于道路桥梁的工程质量会产生严重的影响,还需要对于施工质量方面进行严格的控制工作,提升工程的使用寿命,满足人们的出行工作需要,促进社会的发展。就目前的工程建设情况来看,部分工程还存在一定的质量通病问题,这些质量问题会威胁到工程的使用寿命。所以相关施工企业应不断强化对道路桥梁工程质量问题的分析并加强质量控制。鉴于此,本文阐述了道路桥梁施工过程中所存在的质量通病,如裂缝、支座质量问题、桥面质量问题等,针对道路桥梁施工中的诸多质量问题,分类探讨了解决此类质量通病的防治与处理措施。以期通过本文的分析与研究,能够为我国道路桥梁施工质量的有效提升,在确保施工质量的同时保障施工与运营安全,提出可供参考与借鉴的内容。
        关键词:道路桥梁;质量通病;预防;解决策略
        引言
        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深和经济科技的不断发展都为道路桥梁的施工发展提供了有利的保障,也正是随着城市化程度的不断加深了当前人们对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的要求,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我们也发现如今路桥施工总是存在各种小问题导致实际路桥强度受到影响,最终使路桥使用年限大幅度降低,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成本。
        1.工程概况
        跨河桥与莲花河河道中线斜交,斜交角为75度,跨径布置为20m+20m,桥长40m,桥梁面积为1262.4㎡。上部结构为预应力简支T梁结构;下部结构为中墩处采用普通钢筋混凝土盖梁,下接圆形墩柱,边墩采用轻型桥台,下接扩大基础。
        桥梁上部结构采用预应力砼简支T梁,梁高1.2m,梁格间距1.6m~1.886m,边梁悬臂0.88m,T梁边梁悬臂现浇段宽厘米,湿接缝宽度40~68.6厘米。桥梁下部结构中墩处采用梁高1.2m的普通钢筋混凝土盖梁,下接D=1m的墩柱。每个墩柱下接D=1.2m钻孔灌注桩。墩柱及盖梁采用才C40混凝土制作,桩基采用C30水下混凝土。所有桩基均为摩擦桩,持力层为卵石层。桥台采用轻质桥台,台帽高1.4m。因0#轴桥台基础位于M16号轨道线上,桥台下部基础采用扩大基础。桥台顶面需要埋置泄水管。
        2.道路桥梁施工常见质量通病
        2.1裂缝
        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的桥梁裂缝是比较常见的,出现裂缝的部位主要是混凝土桥梁结构,由于混凝土的开裂而出现裂缝。不仅对桥梁工程的质量安全产生影响,也会影响其总体美观度。裂缝质量问题的产生会对道路桥梁的耐用性造成影响,如果不及时处理,会缩减道路桥梁的实际使用年限,严重的甚至会造成坍塌事故,对这一病害要及时进行预防处理。
        2.2支座施工质量通病
        支座施工同样属于桥梁工程施工中最为基础的一部分,需要重点对待。大量调查与研究发现,该环节一旦出现质量问题,不仅会对后续工程施工产生不利影响,而且还会影响桥梁工程施工的整体质量。在桥梁工程施工中,支座主要承担桩基梁体重量,其一旦存在质量问题,将会对桥梁工程的安全性、稳定性产生影响,无法确保桥梁工程的安全运行。
        对于桥梁支座而言,支座翻浆和支座角缺陷是比较常见的支座质量通病,支座翻浆主要是由于雨雪天气导致,在该环境下进行施工需要采取有效措施来避免翻浆问题的发生。支座角缺陷与施工人员的具体操作有关,如果施工人员未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操作,将会在热胀冷缩的影响下,导致桥梁无法正常伸缩,致使内应力不能有效释放。


        2.3桥面施工质量通病
        在进行桥梁工程施工阶段,桥面施工质量通病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桥梁与桥面连接位置并未按照要求进行处理,即未设置缓冲区,致使行车过程中,会诱发跳车现象,不仅会对驾驶人员的安全产生不利影响,而且多次跳车还会诱发桥面内部结构出现不同程度的损坏,进而影响桥面的平整性;(2)未按照规范对桥面平整度进行处理,一旦遇到雨水天气,将会导致桥梁出现积水现象,长时间的积水将会对桥梁内部结构造成腐蚀,进而影响桥面结构的整体稳定性。
        3.道路桥梁施工质量通病的预防及解决策略
        3.1混凝土裂缝防范措施
        在目前的道路桥梁工程中,混凝土裂缝为问题更为普遍,已经成为道路桥梁工程建设中的常见问题。这可能会严重影响道路桥梁工程的质量,造成道路故障,并减少工程的使用寿命。为了缓解这种现象,必须在混凝土生产链中进行优化作业,选择与水反应产生较少热量的水泥来生产混凝土。这有效地防止了混凝土结构在建造过程中受到室内和室外温度过度变化的影响,从而减少了混凝土中的裂缝。此外,在混凝土建造阶段,可以在适宜的温度下进行,并严格禁止在有风、雨和异常温度的条件下施工,这样有利于减少混凝土裂缝的发生。在混凝土建造完工后,应加强保护工作,定期灌溉浇水,混凝土表面不应该干燥,避免混凝土出行裂缝和脱皮的现象。
        3.2支座施工质量通病防范措施
        在桥梁工程施工过程中,支座属于基础性的施工内容,其将会支撑整个梁体的重量,因而质量问题不容忽视。为了确保桥梁的安全使用,要严格按照规范开展支座施工,以此降低各类质量通病的发生,提高其施工质量。在支座施工过程中,翻浆问题将会对整个桥梁工程施工产生比较大的危害,为了有效降低危害程度,则需要从以下方面做好防范:(1)提前做好防范工作:通常情况下,翻浆问题与雨雪天气存在着密切的相关性,在支座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对天气预报给予密切的关注,如果出现雨雪天气,则需要提前做好基础的遮挡工作,并及时解决积雪堆积问题,以此来降低翻浆问题的发生率;(2)出现翻浆问题后的处理工作:如果发生了翻浆问题,则需要施工人员立即铲除翻浆部分,并有效控制流水坡坡度,这样可以使翻浆问题得到有效改善。
        对于支座角问题,则需要施工人员及时铲除支座中有问题的锚栓,并对其进行重新掩埋,这样可以避免支座固定变形现象的发生,进而对支座倾斜进行有效控制。同时,可以通过撤出或垫加锲形铁板的方式来使支座角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3.3桥面施工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在桥梁工程施工过程中,桥面施工质量通病防治措施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对桥面衔接处跳车问题进行处理。根据整个桥梁的行驶范围和长度大小,来对衔接位置的缓冲区进行科学、合理的设置,并做好衔接缝的防渗水和缝隙的回填处理工作,这样可以有效避免外部积水沿着缝隙进入桥梁内部结构,从而达到防护内部结构的目的;(2)在处理桥面通病过程中,有效处理积水问题是非常必要的,此时就需要工作人员在确保桥面平整度的同时,对桥面坡度给予准确测定,并按照要求做好防水工作,同时保证桥面排水设施全面到位,以确保在最短时间内积水可以顺利排走。此外,为了降低桥面积水对桥面内部结构造成的影响,还需要将防水材料铺装在桥面表层,尽可能选择新型防水材料,并对防水层给予科学、合理的设置,有效提高整个桥面的防水效果。
        结语
        我国在道路桥梁的质量通病预防过程中,采取技术、管理、设备、现场等多个角度的举措来共同完成,由此不仅能够在质量问题解决上从源头出发,同时对于路桥质量的提升,给出了较多的保障,未造成严重的安全隐患,在安全事故上大幅度降低。未来,应进一步加强道路桥梁的技术创新,对施工现场控制措施不断增加,从多角度提升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郭凯川.道路与桥梁施工中现浇混凝土的质量通病及解决措施[J].交通世界,2019,26(25):79-80.
        [2]方文春.浅析道路桥梁施工质量通病的预防及处理措施[J].江西建材,2019,39(8):137-138.
        [3]徐东宝.道路桥梁工程质量通病及控制措施探究[J].科技经济导刊,2019,27(17):24,2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