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立交桥交通组织设计方案分析 欧秋杰

发表时间:2021/6/22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8期   作者:欧秋杰
[导读] 摘要:立交桥工程建设是为了改善城市交通拥堵的问题,缓解城市的交通压力,优化城市交通网络布局。
        广西城乡规划设计院  广西南宁  530023
        摘要:立交桥工程建设是为了改善城市交通拥堵的问题,缓解城市的交通压力,优化城市交通网络布局。在城市立交桥施工当中,需要做好交通组织设计工作,尽可能减少城市立交桥施工对周边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优化完善设计方案,提高城市立交桥施工建设的整体效率及水平,保障城市立交桥设计施工的质量及安全。本文通过案例分析,结合具体的城市立交桥交通组织设计案例,阐述了城市立交桥施工建设过程中交通组织方案的设计及实施措施,为相关工程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城市;立交桥;交通组织;设计方案
        引言: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的背景之下,城市的规模逐步扩大,城市人口数量不断增加,一方面推动了城市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另一方面也造成了城市交通的拥堵,对市政交通建设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城市立交桥的建设可以改善城市交通拥堵的情况,分散地面车流量,缓解地面交通的压力,是目前市政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城市立交桥的设计规划和施工建设当中,需要考虑交通组织的设计方式,结合城市立交桥施工建设的特点及施工区域的周边环境,科学合理的制定立交桥施工建设的方法以及周边交通组织的设计规划方案,尽可能减少城市立交桥建设对周边交通及居民日常出行带来的不便,维护正常的交通秩序,保障交通出行的安全性,推进城市立交桥工程项目的顺利开展。
        1工程概况
        本文以快环综合整治项目(鲁班路北延长线-秀厢大道立交)建设为例。现状的秀厢大道与鲁班路交叉口为T型右进右出平交口。东西向为秀厢大道,南向为鲁班路,北侧丰达路(规划断面同鲁班路)因拆迁问题暂时无法连接至秀厢大道。鲁班路西侧设置有一条通道下穿快环,该通道净高3.5m,宽约9m,连接鲁班路及秀厢大道以北的鹧鸪渌坡村。通过该通道,可以实现鲁班交叉口东向南和南向西的左转交通。下穿通道,匝道坡陡弯急,且为双向通行,通行条件差,常造成拥堵且存在很大的交通安全隐患。而鲁班路沿线为大面积的居住用地,交通需求量大,自东向南的左转交通量较大,通过不合规范的下穿通道实现转向,通行效率极低,导致秀厢大道北侧辅道排队长,造成主线出口拥堵,影响到主线正常行驶。因此,为了解决该交叉口长期交通拥堵的问题,疏导车流,将采用2层菱形立交的设计方案对该交叉口进行城市立交桥的建设工程。
        立交桥的具体职能主要分为:快环设置桥梁上跨鲁班路,秀厢大道主线直行机动车畅通无阻,鲁班路与秀厢大道的辅路设置灯控平交实现车流的转向。
        2城市立交桥施工的交通组织设计方案
        在该城市立交桥项目的设计施工当中,考虑到该交叉口日常所承载的交通功能及车流量的情况,在这一区域开展城市立交桥施工必然会引起附近交通车辆的绕行,对周边各道路产生一定的影响,造成周边区域车流量增大,容易引起附近道路的交通拥堵问题。结合项目所在区域的交通特性,结合不同的情况及施工阶段采取适宜的交通组织设计方案。
        2.1疏解原则
        通过施工期间交通影响评价,结合周边路网现状及规划条件,提出本项目施工期间交通疏解原则如下:
        2.1.1公交和慢行交通优先,提高道路资源利用率
        交通疏解方案应优先保证常规公交的通行条件,尽可能不改变居民稳定的出行习惯。保留沿途长距离直线公交线路,对受施工围挡影响的公交站点,进行必要的迁移并设置临时公交站点;保证非机动车和行人通行空间连续性;最大限度满足施工作业控制区沿线居民、单位工作人员的基本出行需求。
        2.1.2诱导分流,均衡路网负荷
        采用科学精细的交通组织和诱导手段,快速引导交通流的自均衡。将过境车流通过平行道路进行分流,减轻施工区域交通压力。
        2.1.3加强交通执法,提高沿线交通运行效率
        强化施工期间道路沿线的交通执法力度,加大对交通违章的处罚力度,通过行政干预引导施工期间道路交通的有序运行,确保施工期间道路交通的高效运行,以缓解施工期间的交通供需矛盾。
        2.1.4诱导为主,管制为辅
        通过设置动态交通诱导标志或绕行引导牌,引导驾驶员主动选择合理路径;同时,在施工现场发布交通管制信息,引导驾驶员被动适应通行环境的变化;强化标识引领、文明劝导,确保工程施工和群众出行安全有序。
        2.1.5动态监测和调整,提前做好应急预案
        对于沿线相交路口,结合各阶段施工围蔽范围,动态调整路口交通组织和相关交通安全设施设置,原则上应保证交叉口通行能力最大化。针对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交通拥堵等应急情况,完善施工期间应急预案相关措施。
        2.2总体方案
        根据本项目沿线的交通现状,为尽量减小立交施工对沿线交通的影响,本项目结合立交建设施工内容及施工顺序,施工期间的交通疏解方案从施工外围区域和施工区域两个方面着手。
        2.2.1施工区域交通疏解
        结合施工方案和施工顺序,分阶段施工交通交通进行疏导,各施工阶段进行围挡并设置相应的交通设施,减少交通干扰保证施工进度,确保施工区域交通顺利通行。在施工期间施工单位必须组织人员在现场协调组织并疏导交通,设置交通指示牌,提示司机安全、有序地通过施工路段。
        2.2.2外围区域整体疏解
        提前进行大范围的外围分流疏导是交通疏解的关键。

本工程的外围区域交通疏导设计,首先在施工区域外围路网的主要的地面道路等合适位置设置前置式施工引导标志,提示广大交通参与者及早选择合理的通行路径,最大限度地从外围引导过境车辆绕行其他道路形式,从交通流量方面减轻施工路段的压力,并在施工路段设置限速标志及慢行标志提醒司机。
        2.3各阶段交通疏解方案
        2.3.1快环综合整治项目(鲁班路北延长线-秀厢大道立交),共分为三个阶段。
        疏解思路:以优先保障公交运行。行人和非机动车道通行、沿线单位车辆通行、尽量不改变居民出行习惯为原则,进行设计每一期施工疏解方案。
        第1-1阶段:维持现状秀厢大道主车道交通,扩建秀厢大道辅道,采用围挡施工,同时迁改管线(根据相关管线要求迁移到合适位置),施工秀厢大道东段南侧、北侧污水管。(辅道范围需要修建雨水口连接管段由于管径小,埋深浅,可夜间开挖半封闭施工,白天恢复交通,对交通影响小。)同时封闭下穿通道交通,新建南、北拼宽通道,旧有秀厢大道人行道由于围挡施工的原因被占用,故在道路两侧用隔离栏杆隔离出一个宽度为1.5m的临时人行道。原有道路开口保留,开口道路段施工时采用半封闭施工。由于下穿通道需进行围挡封闭施工,故由鹧鸪渌坡村通往鲁班路的道路封闭,用水马隔断通道入口道路,在封闭的路段设置提示牌,提示从秀厢大道由东向西通往鲁班路的车辆请在科园立交掉头。由于下穿通道需进行围挡施工,故鲁班路通往秀厢大道西和鹧鸪渌坡村的道路封闭,用水马隔断通道入口道路,在封闭的路段设置提示牌,提示从鲁班路由南往北通往秀厢大道西的车辆请在秀灵立交掉头。由于污水管需要进行明挖施工,故秀厢大道XX2 K0+980至XX2 K1+120段辅道被占用,故先硬化2m宽人行道作为临时路面,临时路面宽6.5m,其中包含3.5m机动车车行道和3m非机动车车行道。(临时路面在施工第一阶段前完成改造,第一阶段后恢复成人行道,路面结构详见《交通疏解阶段路面结构设计图》)。该阶段道路标线利用原设计可利用标线,清理掉不符合该交通组织的标线。原有交通标志牌根据交通疏解实际情况分阶段拆除。(工期2.0个月);
        第1-2阶段:新建南、北拼宽通道修建完成,开放下穿通道交通(通道为双向行驶)。围挡改造状秀厢大道侧分带,调整出入口,(先围挡施工新建出入口,待新建出入口建好之后围挡旧有出入口施工,启用新建出入口),此时侧分带端头位置并非为最终施工图位置,具体位置详见对应坐标。拆除LB K0+540附近渠化岛(工期0.5个月);
        第2阶段:清除原辅道标线,绘制临时交通标线。围挡施工秀厢大道主线桥施工区域。将秀厢大道主线交通引至辅道,封闭主线交通,修建主线桥(工期7个月)。
        第3阶段:恢复秀厢大道主线交通,铣刨现状车行道(4cm)并恢复沥青路面上面层及改造鲁班-秀厢平交口。同时改造鲁班路侧分带和延长秀厢大道侧分带至施工图平面图要求的位置(工期1个月);
        2.4区域施工期间交通管制策略
        2.4.1区域信号控制
        该项目交通疏解不涉及信号控制,信号控制需在第三阶段完成之后才开放系统。
        2.4.2交通视频监控
        对施工期间影响到交通视频监控设施,需根据实际情况回建到适当位置(回建位置需和交警现场沟通勘察定点)以满足交警要求。
        2.4.3高峰时段配警
        设2~4名专职维持交通人员,分别布置在出入口两侧,在施工期间值班,配合交警工作,指挥附近车辆和行人通行.保证周边及内部区域交通顺畅,发现危及道路行车安全问题,立即向所辖路段的交警大队报告,以便及时解决处理。
        2.4.4非机动车管理
        在本项目施工路段,由于围蔽占用道路资源,道路通行条件差,易造成机动车、非机动车相互争道,引发拥堵、交通事故等,所以开辟专门的非机动车道是非常重要的,可确保非机动车的安全,减少交通违章的概率,提高道路通行能力。非机动车道的宽度建议至少能满足两辆电动自行车通行,有条件时建议宽度为2~4米。
        2.5应急交通疏解措施
        2.5.1成立应急预案小组
        城市交通是一项系统工程,牵涉面较广。交通建设涉及到南宁市建委、南宁市、南宁市规划局、南宁市轨道总公司以及相关项目的开发实体等单位,交通管理涉及到南宁市、南宁市物价局、南宁市轨道总公司、南宁市市交警支队及相关项目的管理实体等单位。在应对突发事件,如站点施工工地坍塌、重大交通施工时,必须联合各政府职能部门及相关机构共同处理,因此必须首先成立应急预案小组,确定小组成员,有利于日后发生问题是可以第一时间协调沟通解决问题。
        2.5.2应急交通事故处理程序
        当发生站点施工工地坍塌或重大交通事故时,应立即封闭该路段,禁止车辆进入事故地段。封闭路段应采用物理隔离,并有明显的提示标牌,提示车辆前方路段不可通行,并应配有专人在现场指挥交通。
        在事故路段的前一个路口,应设置分流提示标牌,提示车辆绕行周边道路,避免造成交通瘫痪。
        结论:
        本文以快环综合整治项目(鲁班路北延长线-秀厢大道立交)施工建设为例,提出了立交桥施工期间交通组织设计规划的具体方式,相关单位应提前做好应对工作,加强信息对称,制定科学合理的交通组织设计方案,以尽可能降低施工影响,维持正常的交通秩序。
        参考文献:
        [1]郑峰,董金志.城市高架桥施工期间交通组织设计[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5,5(13):2570-2571.
        [2]快环综合整治项目(鲁班路北延长线-秀厢大道立交--交通疏解工程设计成果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