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桥梁工程施工质量问题及防治对策 周晰

发表时间:2021/6/22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8期   作者:周晰
[导读]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建设发生了质的变化,道路建设与桥梁工程建设也越来越完善,在城市发展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身份证号码:45020319790204XXXX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建设发生了质的变化,道路建设与桥梁工程建设也越来越完善,在城市发展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市政道路建设项目包含广泛,城市桥梁建设贯穿于其中,有效地改善了环境与交通问题,但依然存在着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基于此,本文针对市政道路桥梁工程施工质量问题及防治对策进行探讨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道桥工程;市政道路;质量管控
        引言
        在城市基础设施工程建设中,道路与桥梁工程建设促进了国与国,省与省,城市与城市之间经济、科技、文化等多方面的沟通与交流,为改善城市人口出行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在国家城市道路建设中取得了显著成效。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民生改善、城市形象的标准有了明显的提高。特别在市政道路与桥梁建设中,工程质量问题成为广大民众所关注的首要事情。需要相关部门对其进行严格的质量把控与策略分析,以确保道路安全建设与桥梁工程施工质量。
        1市政路桥工程质量问题
        1.1管理问题
        常见路桥管理问题包括:首先无法按期交工。该问题一方面和不确定因素如天气不好有关,另一方面和工人没有积极性,资金链出现问题有关。其次监管力度不足。路桥工程工期短、内容复杂对技术人员有着较高要求,如果缺乏严谨的监督,监管力度有限很容易发生施工混乱问题。最后材料配置问题。施工中没有合理使用材料,浪费材料导致出现投资额外支出。
        1.2混凝土裂缝
        路桥作业中如果有混凝土裂缝出现,势必会腐蚀路桥内部结构,增加后期养护成本,影响路桥使用寿命,无法保障工程安全。混凝土裂缝成因包括振捣频率没控制好、振捣时间不足、预应力差、温度变化。浇筑混凝土过程中,振捣频率与振捣时间的控制不合理将无法保障混凝土密实,久而久之混凝土便会出现裂缝情况。预应力不足同样是裂缝的重要成因。预应力不足将无法保障承载力与抗压能力,此时就会出现裂缝。温度变化是最为主要的原因。结束施工后如果出现较大温差,就会导致内外温差引发张力变化问题。此时混凝土出现裂缝[1]。
        1.3路基沉降
        市政路桥作业中,沉降是常见问题,严重威胁路桥工程质量与安全。路基施工中主体为查验选择土质,如果为黏土、软土,必须及时处理。黏土和软土强度不足,没有足够承载力,无法保障路桥功能与安全性。施工中必须加强路基沉降研究和管理,采取行之有效的置换、加固措施,保障项目安全。
        1.4碱蚀
        路桥内部结构裂缝成因中,碱蚀作用属于主导性原因之一。碱蚀导致路桥内部元件受损,缩短路桥使用寿命。碱蚀常出现在钢筋混凝土内部,在水与骨料作用下,出现钙离子,钙离子以水痕形式出现,破坏钢筋混凝土结构,引起路桥裂缝问题。
        2市政道桥施工质量管控策略
        2.1强化施工材料质量管控
        (1)基于质量管理严控材料采购工作。以材料采购与供应为切入点,按照国家标准,结合道桥工程具体情况,科学选择施工材料,为了强化材料质量管理,可进行材料选择前的试验测试。可对钢材进行不同厂家、不同型号的试验分析,明确其性能是否符合要求,同时进行市场询价,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降低采购成本,提高项目收益。(2)注重材料管理。完成采购工作后,应根据材料种类设置存放区域,同时做好防腐、防潮措施,保证施工材料均符合施工标准。

特殊材料的保存管理应及时向物品管理部门反映,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撑,避免由于保存不当影响材料质量[2]。强化材料试验与验收管控工作,防止质量不达标材料流入现场或应用在工程施工中。(3)加强材料使用前质量检查。对进入现场的材料,材料员应严格按照相关规范标准及文件等进行验收,如钢结构的桥梁工程,应对现场使用的钢材和构件进行认证,明确其厂家、型号、尺寸、数量、性能等方面情况,签字确认,如果存在问题,应追究相关人员责任,强化管理效果。施工企业应重视设备管理工作,开展道桥项目施工时,会使用大量设备,须加强设备管理,对相关设备进行使用前性能检测,如果设备存在问题,应及时进行修理和更换。
        2.2强化施工过程质量监管
        (1)合理设置负责人权责。为了充分保证道桥工程施工管控质量,应强化施工监督与管理力度,道桥工程应进行规范化管理,项目负责人应深入现场提供专业指导,禁止一个负责人同时负责多个不同施工项目,建立责任管理体系,明确各个环节与阶段具体责任。(2)提升相关人员的专业能力。具体施工人员须具有质量管控意识,以减少质量问题。相关管理者应对其进行质量意识培训和专业能力培训,降低人员方面的质量风险。如钢结构安装方面,具体工作人员须充分了解相关的焊接工具,明确焊接的要点、具体施工的质量要求。质量管理人员应在明确具体项目实际情况的基础上,结合以往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形成针对性的质量管理思维和方法。例如,树立风险管理意识,合理开展工程质量风险识别、分析、评价、防控等工作。(3)使用信息化管理模式。道路桥梁工程施工过程质量控制工作开展时,须体现信息化的特点,对每个环节应严格实施质量监管,并建立实时沟通机制,及时统计、分析、处理相关信息。例如,建立工程质量管理信息化平台,及时进行工程质量相关信息发布,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并进行跟踪处理。使各方了解工程质量现状,协同解决相关问题,对多发的质量问题提高重视,避免再次发生相关问题。除此以外,应建立全员参与的质量管控体系,施工人员应积极参与质量管理工作,强化质量和管理力量,营造良好的质量管理氛围。可在有关方面建立激励机制,对及时发现质量问题、有效解决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的工作人员给予奖励[3]。
        2.3构建精细化的质量管控体系
        (1)设置精细化的质量管理目标,采取“分级分层分部”的模式。施工企业构建管控体系过程中,需要明确所有环节、部门、不同阶段的质量管控目标,防止由于工序施工不达标影响后续施工的现象。除此以外,可根据质量管理目标完成情况,开展质量管理评价工作,提升相关人员质量意识和管理积极性。(2)建立质量管理考核体系。为了实现道路桥梁质量管理的精细化,应注重对具体工作人员的考核工作,从质量管理角度建立考核体系,增强工作人员责任感。例如,质量管理意识、态度、专业能力等均可作为考核项目,从多角度实现精细化管理目标,强化质量管理效果。(3)基于精细化理念优化道桥项目质量管控流程。在具体工作流程制定与优化中,体现质量管控理念。例如,开展施工活动前,应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将开工申请单递交给监理单位,通过审批后再可开展施工活动。这一环节应融入质量管理内容,分析是否满足开工要求、质量风险、影响因素,控制质量措施等。完成施工后,施工企业应积极针对质量问题展开自检工作,承包商进行验收通知单填写工作,质检结果满足施工要求后,监理工程人员应签收验收单,开展后续工序施工活动,若质检不达标,应进行返工处理。完成分部分项施工后,承包商将交工证书递交给相关单位,建立单位开展审查工作,在全部审查工作均满足标准要求后确认验收。
        结束语
        市政路桥工程和人们的生活有密切联系,加强质量管理,提前制定应对方法才能为人们创造安全的出行环境,提高路桥安全性与寿命,使市政道桥工程得到充分发展,为保证城市交通水平、民众出行便捷性等方面提供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陈飞仰,陈金祥.市政道路桥梁工程施工质量问题及防治对策[J].工程技术研究,2019,4(15):43-44.
        [2]张明海.市政道路桥梁工程施工质量问题及防治对策分析[J].河南建材,2018(06):416-419.
        [3]唐耀聪.市政道路桥梁工程施工质量问题及防治策略探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8(16):178-17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