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工程技术问题及施工安全研究 李维雄

发表时间:2021/6/22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6期   作者:李维雄 李云川 白庆丰
[导读] 摘要:在近几年的社会发展中,各种智能化、信息化技术在工业、建筑等方面的渗透,导致人们对于电力有了更高的要求,不同的生产技术下需要的电力范围也是不同的,为了满足各方面的需求,有关部门加强了对城市电网的改建和扩建工作。
        陕西省地方电力(集团)有限公司神木供电分公司  陕西榆林  719300
        摘要:在近几年的社会发展中,各种智能化、信息化技术在工业、建筑等方面的渗透,导致人们对于电力有了更高的要求,不同的生产技术下需要的电力范围也是不同的,为了满足各方面的需求,有关部门加强了对城市电网的改建和扩建工作。电力工程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它的影响因素是非常多的,而且技术问题也是一直存在的现象,由施工等方面引发的安全问题频频发生,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有关人员可以对此进行全面的研究。
        关键词:电力工程;技术问题;施工安全
        引言
        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电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电网作为较为关键的传输电能的装置,具有较强的输电性能,人们对于电网的配电能力的要求也不断提升,电网施工的安全问题也得到了较大的重视。
        1电力工程技术问题
        1.1防误操作装置和运行管理落实不到位
        防误装置管理是预防电网运行事故的重要手段,而目前存在变电管理中防误装置运行机制不健全、防误闭锁装置设置存在漏洞、部分设备的“五防”功能形同虚设等问题。同时,运检管理还没有建立长效稳定的标准化机制,管理粗放,运检人员缺乏责任心,专业技能不高,巡视不到位,不能及时监测和消除一般性缺陷,导致小问题拖成大事故。
        1.2外力因素破坏
        首先,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配电网工程需要配置先进的设备,并创新配电方式。我国传统的配电网方式是在配电网的输电操作中,使用架空线路进行单电源供电。但是,当前阶段由于环网供电具备较强的安全性,工业生产过程离不开环网供电。在很多地区,电力用户为了满足工业生产的用电需求,选择采用以往的架空电网进行送电,不能保障用电安全,使配电网管理工作开展困难重重。其次,我国部分地域中的基础电网建设并不完善,且缺乏配电网设备,导致这些地区无法满足用电需求,供电比较随意。最后,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进程的日益加快,我国建筑物的数量不断增加,特别是高层建筑物与日俱增。城市内部的建筑物将给城市的配电网建设和运行造成影响,给城市配电线路带来安全隐患,直接影响城市配电网的安全性与稳定性。
        1.3过电压问题
        过电压是电力工程在建设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它通常是指正常状态下的交流电压超过了额定值,并且在长时间内维持在这个状态,可能会引发施工过程中的安全事故。过电压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电力工程在施工技术的应用中存在一定的问题,没有提前做好电力系统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在数据以及参数范围等设置上存在一定的问题。或者由于外界环境,没有采取有效的防雷措施,导致雷电击中电工设备导电部分时所出现的一个现象,过电压对于电力工程本身的破坏性是非常大的,可能会引发火灾或者电路故障等问题,需要有关人员采取有效的措施应对。
        1.4受气候环境影响
        大多数输电线路都直接暴露在空气中,在环境极其恶劣的情况下长期运行,导致线路绝缘能力下降,安全性和稳定性受到影响。如雷电、暴雨、低温、高温等会对输电线路运行安全造成严重影响,严重时出现断开、接地以及电压过高等故障,影响电力企业的正常供输电,严重时可能导致输电线路瘫痪甚至无法工作。比如,雷雨天气输电线路被闪电击中,会加大输电线路中的电流和电压,超出输电线路承载范围会直接瘫痪;暴雪冰冻等自然灾害会导致输电线路失去弹性,遭遇大风天气很容易使输电线路中断,影响供电。
        2电力工程施工安全措施
        2.1方案制定
        在进行电力工程规划时应注意不同地区规划的电容实际情况,并了解不同电容配置下的负荷增长状况。结合地区的地理环境条件以及班组的电网规划建议进行方案的初步制定。

按照电网的运行位置进行线路划分,在中心区域布置大数量的规划线路,设置电路间的监测距离,时刻监控电网不同电路的运行程序,对施工范围内的电路进行全面勘察,根据勘察的数据记录地区的电路损坏程度,在施工的过程中重点处理损坏的电路,并更新电路网,确保电网内部电路处于安全的环境中。最大程度缩小电网故障停电范围以及停电时长。完成整体方案的制定。
        2.2加强施工安全管理
        电力工程的施工多在野外作业,受到地形、地质和环境影响,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危险性。因此,电力企业要切实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明确规定现场施工的具体流程和具体要求,明确监督内容和监督管理责任人。电力工程施工包括专业性施工和非专业性施工,对于专业性较强的施工环节,施工单位要加强专业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素质水平,确保专业施工人员符合施工要求。同时,还要加强现场施工过程的检查,及时发现问题,提前进行防范,减少事故的发生率。比如,在实际施工时,施工人员应结合设计图纸,注意配电线路杆塔底部浅埋问题、配电线路中的变压器线圈故障问题,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操作。
        2.3加强配电网的后期维护
        配电网后期维护工作的开展是改善配电网电力工程现状的基本条件,在后期维护中,电力企业要安排专业的负责人,定期组织检修与维护,为用户生产及生活的正常用电提供保障。在配电网后期工作中,要加强线路保养和维护,避免人为因素造成的影响,并及时清理配电网周围的杂物,保持线路和设备清洁,防止周围环境因素给配电网系统带来安全隐患。要重视电路系统检修工作,避免线路老化问题,避免线路或者设备发生故障。在定期的检修过程中,对于已经建设完成的项目工程,要加强维护保养,检修时,通常要先利用检修设备和检修技术,针对电力系统实施大范围监控,对于线路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为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提供保障。
        2.4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
        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就是要从招聘阶段提高门槛,尤其是对于技术工人来说,要明确他们的工作经验以及专业技能是否符合工程技术应用的要求,提高他们在工作过程中的责任意识。对于已经进入到工程中的员工来说,有关部门需要根据他们的工作内容进行系统地培训,强化他们的工作效果,真正的实现各方面的完善。另外,有关部门还可以设置一些激励机制,提高他们在工作过程中的主动意识,激发工作动力,通过竞争来达到预期的质量要求。
        2.5合理应用设备
        选择适宜的供电电压等级和配电容载比,能够为电力系统的稳定及安全运行提供保障。在进行电能输出时,要采用逐级降压形式,实施电能配送,结合用户的具体用电情况,及时调整供电压等级和配变容载比,加强全面保障,以有效减少电能耗损,避免电能出现不必要的浪费。电力企业要做好防雷工作,防止发生闪络问题,比如:配置防污罩,增强线路的防污能力,将吸湿器设置在线路的开关位置,提高空气的干燥性,以最大限度地避免闪络问题;在配电网的重要位置安装瓷瓶,避免发生雷击,进而有效加强预防,最大限度避免电压太大等问题造成的电路系统故障;将联络开关应用在配电系统中,尽可能缩小配电网的停电范围。
        3结束语
        配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直接关系到我国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然而,配电网在建设中,往往受到过电压、维护不当、闪络放电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影响配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因此,在配电网电力工程建设中,电力企业必须根据配电网实际情况,采用合理的施工工艺,加大施工安全管理力度,全面提高整个配电网的供电质量。
        参考文献:
        [1]邱丛林.电力配网工程中的施工技术及安全研究[J].通信电源技术,2018(3):63-64.
        [2]陈肖,潘幼欢.关于配电网电力工程技术问题分析及其施工安全探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8(21):147-148.
        [3]陈肖,潘幼欢.关于配电网电力工程技术问题分析及其施工安全探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8(21):147-148.
        [4]赵正英.电力工程变电运行技术问题及解决措施[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18,8(7):26-2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