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九安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省 266200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提升使得建筑行业得以蓬勃发展,而我国城市化建设的推进促使社会群众逐渐开始关注房屋建筑施工工程质量这一问题,其中房屋建筑施工技术是房屋建筑工程的基础工作内容,其施工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房屋的整体质量。本文将结合实际情况对房屋建筑砖砌体施工技术进行分析,旨在为今后的房屋建筑施工提供有力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房屋建筑;转砌;控制措施
引言
在我国经济蓬勃发展的同时,各种各样的建筑类型也得以问世。在房屋建筑的过程当中,砖砌体施工技术一直都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技术,也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对于建筑物的功能性和安全性而言都有着极大的影响。砖砌体施工技术的发展与创新必须要引起重视。
1砖砌体施工的材料准备
在砖砌体施工中需要用到的原材料主要有顶埋件、拉结钢筋、水泥以及砌体,即便是在建筑工程中,砖砌体施工技术最为普遍,但是这项技术的应用有一个前提条件,那就是材料的准备工作要做好,并且这些材料要符合国家标准要求,而在实际的准备工作中,有两样材料是必备的,即砌筑砂浆和砖。
在施工过程中,砂浆传递上部荷载进,从而增加墙体的强度,砂浆的调配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为保证砂浆具有良好水性,要合理控制砌筑砂浆的分层度、砂与灰膏的范围以及机械搅拌时间,机械的搅拌时间在调解剂前后要进行科学合理的控制,砂浆一般有水泥砂浆和石灰砂浆两种选择,同时,还要根据具体的气温来判断砂浆的存放时间,不可过长,一般要做的随拌随用,及时使用完毕。在选择砖使,基本要求与砂浆一致,那就是必须要保证砖的数量、品种要符合施工要求,并且满足国家标准,由于砖本身过于干燥,假若是吸收了砂浆中过多的水分,就会导致粘结力度不够,无法满足工程施工的要求,所以在施工前最好是将砖浇湿,把握浇水时间,保持水分。
2 砖砌体的施工工艺流程
2.1 砖砌体施工中的抄平及放线工艺
在砌筑工程开始之前,需要进行抄平和放线,通常要校核标高和平整度,在标高确定之后,用细石砼或水泥砂浆进行抄平,之后再进行砌筑,可以保证每一部分砖砌体的顶标高是相同的,防止施工乱象的产生[1]。此外,可以借助龙门板或是轴线控制桩进行定位,并且要认准结构外边线和中轴线,通过辅助轴线提高施工质量。
2.2 砖砌体施工中的摆砖样工艺
通过摆砖样,调整砖的组合形式,可以满足建筑物各种各样的要求,砖组合形式一般有一顺一丁、三顺一丁和梅花丁等,可以按照门窗的不同进行摆砖样[2]。因为有事先的准备工作,后面在摆砖样时可以降低误差出现的可能,美化建筑外形。
2.3 砖砌体工程施工中的立皮数杆
皮数杆的存在是为了增加砌体竖向施工的精确度,并且也能保证砖砌体在垂直方向上高度满足要求。一般皮数杆是木制的,在项目各构件和部位的施工中很常见,比如埋件、梁墙板和门窗洞口等[3]。特别是角部区域和墙体交接部位经常使用,皮数杆的数目和建筑物间距呈正相关。
2.4 砖砌体中的盘角和挂线工艺
盘角是将皮数杆放置在建筑墙体交接部位,盘角时最多只能放置5根皮数杆,随后结合定位轴线把皮数杆放置在墙体的侧边开展施工作业,此外,皮数杆数量也有要求,若为二四墙,只在墙体单侧进行挂线[4];若为三七墙,两侧墙体都要挂线。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可以结合项目需要进行施工。
2.5 砖砌体的砌筑方法
砖砌体的砌筑方法会随着地区的不同产生差异,通常的砖砌筑工艺有三一砌、挤浆砌以及满口灰等,一般三一砌是应用最为广泛的,工人一般用一块砖,将砂浆用灰铲抹平。满口灰砌筑法由于施工速度慢,通常只用在特殊构件上。挤浆法是速度最快、效率最高的砌筑方法,也广泛用于砌筑工程。
2.6 砖砌体工程完工后的清理和勾缝工艺
在砌筑工程中,进行墙面清理是很重要的施工步骤,通常每砌筑完10层后进行墙面清理,在整个砖砌体完成之后,再彻彻底底地清理墙底的砂浆。最后是墙体的勾缝,勾缝可以使得建筑更加美观。勾缝通常有原浆勾缝和加浆勾缝,通常条件下,若砌体为混水墙,就要采取原浆勾缝,即砌墙和勾缝同步进行[5]。若砌体是清水墙,就采取加浆勾缝。勾缝施工完成后,再对墙体进行清理。
3砖砌体施工中的技术要求
3.1 减少不均匀沉降
墙体开裂往往与房屋建筑的不均匀沉降密切相关,因此构建砖砌体时必须对沉降问题高度重视。为了防止出现不均匀沉降,施工人员应当明确相关的技术要求,比如,每日砌筑高度应控制在1.8 m以下(雨天宜小于1.2 m);墙、柱等承重部位不得加载较大荷载;相邻两个工段的高差不应超过4 m或达到一个楼层以上。
3.2 楼层标高的传递及控制
当砖砌体的高度达到1.2 m时,为了给今后室内装修创造便利的条件,有必要对楼层标高进行控制。为此,首先运用水准仪来找平室内各个墙面,然后在墙面距地半米(“+0.500”)处制作标高线(即“50”线)。
3.3 施工洞口的留设
留设洞口主要出现在单元楼分隔墙上或外墙上,其目的是为了便于人员通行并运输装修材料。为了实现安全施工且不影响墙身的稳定性,丁字相交的墙面与洞口侧边的间距≮500 mm,并在洞口顶部设置过梁,洞口应保持1000 mm以上的净宽度。若要在抗震设防9度的房屋上留设洞口,应首先与设计方进行沟通。
4、砖砌体建筑施工控制措施
针对现阶段我国砖砌体施工中存在的问题,施工人员应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好以下施工环节:第一,砖砌体混凝土构造柱施工。施工人员应在构造柱浇筑混凝土前将构造柱内的模板进行充分润湿,而在施工过程中使用的混凝土应具备较好的使用性能且强度等级符合工程要求,在混凝土拌制结束后应及时按照相关规程中的具体要求在浇筑过程中采用分段浇筑的方式进行施工,而在振捣过程中可以使用插入式振捣器,注意在振捣过程中尽可能避免振捣器接触砖墙。第二,砖砌体墙体加固施工[4]。这一环节的施工主要是为了提高房屋建筑后期使用过程中的整体性能,在对基面、高强钢丝绳网片进行施工的过程中应充分保证高强钢丝绳网片的连续性,并在施工结束后将高强钢丝绳网片上残留的浮灰进行清理,同时进行洒水充分保证结构表面湿润。此外,施工单位应定期组织施工人员学习相关知识及施工技巧,使得施工人员可在施工过程中可以充分掌握施工技术并严格按照相关规程中的具体要求进行操作,同时注重培养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及安全意识,从而为施工安全以及工程施工质量提供有力保障。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应安排专人对施工中的各个环节进行监管,检查施工中的各个环节是否符合相关规程中的要求,以保证砖砌体结构的整体性及稳定性。
5结束语
作为房屋建筑中的重要构成部分,砖砌体的施工质量直接决定了工程的整体质量。对于施工人员来说,既要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也要熟悉砖砌体的施工工艺,更要明确施工中的技术要求,只有这样才能防止砖砌体出现质量问题,才能使房建工程的安全性与稳定性得到可靠保障。
参考文献
[1]吕德广.房屋建筑砖砌体施工技术应用研究[J].地产,2019(24):135-136.
[2]彭球球.房屋建筑砖砌体施工技术应用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9(27):46.
[3]刘京.浅谈房屋建筑砖砌体施工技术[J].江西建材,2014(21):9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