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政工与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和对策研究 柯安娜

发表时间:2021/6/17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6期   作者:柯安娜
[导读] 摘要:我国经济建设自改革开放发展至今取得的成就和成果令世界为之侧目,得到各领域的高度认可。
        十一冶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广西柳州  545000
        摘要:我国经济建设自改革开放发展至今取得的成就和成果令世界为之侧目,得到各领域的高度认可。我国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已有一定的时间,近年随着企业改革行动计划的审议通过,再次吹响了企业改革的新号角,做好政工工作和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推动两者间的契合发展,对改革背景下的企业稳经营、促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企业政工;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难点和对策
        引言
        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加速我国各行业的发展进程,推动我国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不断提高。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步入发展的新常态,很多企业在发展面临着较大的挑战。加强人力资源管理,提高企业政工与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成为促进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
        1人力资源管理意义
        人力资源管理属于一个有机的整体。在企业管理中,人力资源管理属于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包含企业通过人力资源管理达到企业组织经营目标的多个方面,毕竟人力资本是企业市场竞争中获取竞争优势的关键资源,各项战略也需要人去执行,所以在开发企业时,企业管理层必须对人的因素进行考虑。而且人力资源管理需要极其重视企业结构与企业文化的发展与变革,组织绩效与相关人员技能的开发,以及管理模式的变革。随着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已经由原来只是培训选拔、绩效管理、薪酬设计的简单人力管理,转变为提升企业的竞争力所需要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2企业政工与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难点
        2.1人力资源管理权力较为集中
        很多企业在传统的管理中,一直实行计划经济,企业的领导人员一直采用集中管理的模式。在这种模式下,部分企业的领导者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缺乏民主性,不能采纳员工提出来的建议。这就对企业的健康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甚至还会导致部分员工的离职,造成人才的流失。
        2.2政治工作机制不够完善
        在企业的政治工作中,由于岗位的设置和职能的分配问题,一些政工干部还需要兼任企业的经营管理工作,这就使得工作人员的时间与精力无法集中支配,很难全身心的投入。加之,政工工作并不能为企业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成绩很难体现出来。企业未建立健全目标明确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更是缺乏相关的保障机制,导致政治工作很难有序地开展。
        2.3二者人才队伍的综合素质有提升空间
        一是部分政工工作者的言教与身教相分离,伴随着市场经济而来的一些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已经开始影响着其价值取向;二是政工队伍专业化程度低,一些企业眼里仅有经济效益,重经营、轻政工,重视对业务型人才的培养而忽视对政工人才的培养;三是部分政工工作者的工作方法有待创新,伴随着科技的发展、媒体网络的普及,职工获取信息的渠道及手段日益多元化,但一些政工工作者还没有将其应用到实务工作的方法中。
        3企业政工与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对策
        3.1加强政工与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间的合作
        一是促进人员甄选与政工工作的融合。人员甄选是企业开展后续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当前人员甄选除了要对应聘者的业务能力进行鉴别及考量外,也愈发注重应聘者的思想道德素质及价值观。想要对应聘者思想道德素质及价值观的鉴别与考量具有较高的信度与效度,除了通过人力资源管理提供相关的测试技术进行评价外,联合政工部门对应聘者进行考察将有助于提高人力资源管理作出正确的用人选择,因政工工作通过其自身工作方式和工作经验的积累,能够帮助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提高对应聘者的思想品德素养和价值观的了解。二是融合培训开发与政工工作。企业政工工作有利于协调职工与企业之间的矛盾,引导和协调职工的职业生涯规划与企业发展相适应,促进劳工双方共同成长。

将业务技能培训与思政教育相结合,实现培训形式的多样化,提高职工的思想素质水平和对企业的认同度。三是将绩效考核与政工工作相融合。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绩效考核是用来评价职工的实际工作效果,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奖励与惩罚,了解职工的内在发展潜力,实现职工与企业共同发展的一套结构化的制度。在绩效考核中可以发挥政工工作的作用,例如将“党员先锋工程”活动的党员示范岗、党员服务队等项目的实施结果、群团工作中的技能比武竞赛比赛结果作为企业绩效考核工作的衡量标准之一,为后期评先评优、薪酬管理等工作提供新的参考依据,一方面提高了职工的绩效水平,另一方面又充分提高了职工的思想道德素质,实现了职工的个人价值,激发职工的工作主动性及积极性,增强了职工的团队意识。
        3.2健全干部职工考评机制
        在新形势下企业要想在人力资源管理中运用政工工作,还必须健全干部职工的考评机制。在实际操作中,应坚持严管与厚爱相结合、激励与约束并重的原则,制定出完善的企业干部职工工作绩效考评制度,鼓励干部勇于到基层挂职锻炼,同时鼓励员工积极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从而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此外,还要开展行业队伍建设规划工作,整合行业现有的人力资源,积极落实高技能复合型人才的聘任工作,从而有效激发管理人才与技术技能人才队伍的活力。最后还要建立健全干部职工评先评优管理制度,抓好行业各种类型“十佳”评选工作,大力选树行业的先进典型,营造出“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
        3.3建设适合企业发展的文化背景
        企业的文化背景,能够直接影响到政工工作开展的效率和水平。如果企业能够营造一个创新性的积极开放的文化氛围,那么企业当中的员工也会更加自觉地投入政工工作中。在企业文化建设时,要充分适应政工工作的发展,在把握好经营管理的同时,也要兼顾创新发展技术,让企业的政工工作,能够得到不断地更新与优化,以保障企业员工都能够投入到政工工作的革新、发展当中。
        3.4企业要提升对政工工作的重视程度
        首先,企业的管理者与抉择者,需要定期听取关于思想政治宣传的内容,提升自我的思想政治觉悟,更好的配合于政工工作。企业管理者示范作用的发挥,能够促使企业中员工对于政工工作的重视有所提升。其次,企业的政工人员,需要加入更为细致、具体的政工工作引导内容。其一,要结合企业的发展状况,展开相应的政工工作,使得政工思想教育与现实管理之间更为契合。其二,要根据员工的个人发展需求,思想状况等,展开针对性的政工工作规划,促进员工管理与政工工作的融合。
        3.5丰富企业战略信息
        随着我国社会逐渐进入信息化时代,企业需要建立和完善人力资源信息系统,确保可以更加科学合理地管理企业的人力资源信息。在人员工作期间,企业需要定期测评工作人员的工作情况,确保在数据库中体现工作人员能力的量化指标,以及对工作人员的能力在年末进行综合评估。如果发现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已经无法满足这个工作岗位的技能需求,需要将其调整到其他的工作岗位上,确保发挥工作人员的优势。为确保企业可以调整相关人员的岗位方向,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人员可以实施双向选择制度,管理企业的人力资源。就是说工作人员自己具有选择岗位与部门的权利,部门的负责人也可以对工作人员进行选择,如果两者的选择一致,工作人员则可以对岗位进行调整。
        结语
        在企业政工工作与人力资源管理间的契合发展中,存在着如对政工工作的价值定位出现偏差、政工工作与人力资源管理的偏离、两者人才队伍综合素质有待提升等问题。因此,企业要采取措施找准对政工工作的价值定位,加强两者工作间的合作,重视两者队伍的人才建设,推进政工工作与人力资源管理间的契合发展,实现二者有机融合,推动国有企业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项安波.重启新一轮实质性、有力度的国企改革——纪念国企改革40年[J].管理世界,2018,(10):96-98.
        [2]齐建国.中国经济“新常态”的语境解析[J].西部论坛,2015,(1):51.
        [3]李佳音.企业政工工作的价值定位研究[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9,(14):19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