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钢集团矿业有限公司 河北唐山 063000
摘要:目前国内很多建矿时间较长的时间均存在数量不等的闲置存货资产,形成原因较为复杂,成为了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负担。河钢集团矿业有限公司对此类资产进行了深度剖析,并根据形成原因和资产现状针对性的制定闲置资产处置办法,取得了较好的管理效果。
关键词:闲置资产盘活、企业存货管理
一、项目实施背景
河钢集团矿业有限公司是河钢集团的全资子公司(以下简称矿业公司),总部位于河北省唐山市,铁矿石资源掌控量达40亿吨,公司总资产336.15亿元,是国内大型的铁矿石加工生产企业。随着科技飞速发展,生产工艺、设备性能不断进步,企业为了提升整体的生产水平或满足其他方面的要求,一些工艺落后、技术陈旧的老设备都被新的设备所替代,是必会遗留大量的老设备以及附属的备件、材料等闲置资产。
2017年开始,矿业公司将存货资产纳入重要资产统一管理,明确提出降库工作的最终目标是将存货库存规模压缩到合理的区间内并保持库存金额长期稳定,公司物资主管部门依据每年公司的生产情况和物资消耗指标制定合理的常用存货资产库存规模和降库指标,而闲置存货资产除特殊情况下,公司仅进行物资监管,并未对盘活闲置资产工作进行系统谋划。近些年,闲置存货资产占比逐年增加,导致存货结构严重失衡,降库难度日益增加。
二、项目实施前存在的问题
矿业公司此前对闲置存货资产的处置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在盘活闲置存货资产方面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对闲置存货资产处置认识不足。闲置存货资产在造成资源浪费的同时,公司还要付出人工对其管理,而且对于未提足折旧的闲置存货资产还要提取折旧费用,增加管理成本。
二是闲置存货资产信息不通。闲置存货资产信息基本在本单位内部,盘活资产有局限性,本单位的信息出不去,外单位的信息进不来,对一些专用备件材料物资,几乎找不到买家。
三是闲置存货资产行业管理上的作用发挥不够,没有专门的市场,没有闲置存货资产定期报告制度,没有设置专门机构统一发布单位内外闲置存货资产调剂信息,保证不了信息的及时、准确、有效和权威性,也难以做到大范围的交流。
三、项目基本内涵
深度盘活闲置存货资产的内涵,根本目的是为了加快资产结构调整。根据闲置资产的不同形成原因,通过多种措施深入盘活闲置存货资产,处实效功,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产使用效益,最大限度地整合企业资源,从而获取最大的效益。深度盘活闲置资产,有别于以往各自盘活资产的方式,而是站在整个企业的层面上,整体谋划,集中力量,主动运作,本着“能用则用,最大化降低损失”的基本原则,充分激发存货潜力,优化存货结构,盘活存货资金。盘活闲置资产的主要目标是使闲置资产保值、增值、变现,通过闲置资产的调拨、改型升级、拍卖等方式,盘活闲置存货资产,充分发挥资产的利用率和潜在效益,实现企业资源的最佳配置。
四、实施项目的主要做法
矿业公司根据闲置存货资产处置损失情况制定处置措施优先级,制定不同的处置措施并落实,进而逐步盘活闲置存货
1、摸清底数并明确资产现状
矿业公司组织专人对公司整体存货资产进行了彻底的盘点,并根据物资存储现状、库龄、使用情况等属性对存货资产存货结构进行分析,明确闲置存货资产的现状:
(1)闲置存货资产处在情况较为普遍。
(2)闲置存货资产占比过高。
(3)闲置存货资产形成原因多样化。
2、深入开展资产调拨工作
调拨是处置闲置存货资产最直接、最有效、最节省成本的途径,也是处置闲置存货资产的最佳途径和最优选择。矿业公司一直积极鼓励各单位的物资调拨,,但对于处置闲置存货资产方面却收效甚微。究其原因,一是此前调拨工作的出发点一直是满足本单位急需物资,并非有目标的利旧修废,使闲置存货资产可以充分利用;二是各单位的技术人员对调拨闲置存货资产缺乏积极主动的意愿,缺少激励机制。为此,制定了一下调拨基本准则:
(1)各生产单位要加强交流,要清楚掌握本单位积压物资明细以及其他单位需求。
物资积压单位积极配合兄弟单位开展调拨工作;
(2)积压物资调拨应事先进行统筹,综合考虑调拨运输成本和人工成本,调入单位应确保物资调入后及时消耗,不再形成新的积压。
截止至2020年,近一年公司内部调拨合计658万元,其中盘活积压物资487万元。公司建立和完善了信息化设备管理流程,保证存货资产的动态监管,追踪利用率低的存货资产,大部分物资实现了入库即领出上机使用,少部分物资入库后3个月内也实现了消耗,有效实现闲置存货资产再利用。
3、通过“修、配、改”的手段处置闲置存货资产
随着调拨工作的深入开展,通过调拨方式盘活闲置存货资产的难度和局限性逐渐加大,通过“修、配、改”的手段处置闲置存货资产也是较优的处置方式,通过支出一部分额外费用实现闲置存货资产利用价值最大化,降低资产闲置和其他方式处置的损失。
首先,公司通过技术人才引进、职工技能培训、与技术厂家合作等方式提供公司内部的机加工能力。
其次,公司按照物资属性、材质、保存状况等对闲置存货资产进行分类,最大化的降低通过“修、配、改”等手段带来的物资账面原值损失,提高物资利用率。
最后,公司制定激励政策,引导职工参与公司整体盘活闲置存货资产攻关工作中,调动广大员工积极作为,开展闲置、废旧物资的回收复用工作,定期组织骨干人员实施技术革新、项目攻关活动。
2018年以来,公司通过“修、配、改”等手段实现盘活闲置存货600万元。比较典型的实例包括研山基建库基建遗留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复合钢管φ426*(7+8)由于物资闲置时间太长,且露天存放,导致锈蚀严重,且聚乙烯内衬已经脱落失效。柏泉铁矿更换尾矿管时将聚乙烯内衬去除后降级使用,满足使用效果,直接盘活存货资金158万元。
4、积极处置闲置存货资产,盘活库存资金占用。
为充分盘活闲置存货资产,通过采取上述两种措施,仍不能给公司带来预期经济利益、且无变现价值的闲置存货资产,可申请报废,以减少管理支出,通过招标或拍卖报废资产,变现其价值,把死钱变成活钱,增加公司的现金流量。资产报废变现是处置闲置存货资产的重要选择。
闲置存货资产的报废、拍卖处置是政策性强、涉及面广的一项重要工作。为了积极、稳妥、有效地开展这项工作,维护国有资产权益,防止国有资产的非正常流失,应遵循依法处置、等价有偿、经济效益原则。
自2018年起,矿业公司通过盘库以及资产清查工作,经过层层把关、认真分析,清理出闲置存货资产中闲置存货资产的清单明细,并根据不同的行程原因对物资进行分类,根据冀国资字【2003】103号《河北省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转发国有公司资产损失认定工作规则>的通知》中关于存货不良资产处置的文件要求,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依法依规对闲置存货资产进行处置。
例如,公司对下属庙沟铁矿已强制淘汰的高炉炼铁物资进行集中处置,共计处置炼铁物资1193万元,通过报废资产变现资金150万元,同时显著降低了物资管理部门的闲置存货资产管理成本。
五、项目实施的效益
1、管理效益明显
2020年初,通过深度盘活存货资金体系的构建,公司生产单位备件材料存货从2017年的2.7亿元降低到1.7亿元,降库效果显著。存货结构从之前严重失衡向着结构逐步合理的方向发展,大大降低公司存货资产资金占用和管理费用,提高存货资产库存周转率。通过合理处置现有积压存货资产,逐步实现公司存货资产总额在合理范围内,从而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存货资产使用效益,最大限度地整合企业可用资源,从而获取最大的效益,为企业在物资管控上步入良性循环夯实基础。
2、经济效益显著
此项目产生的经济效益均为直接的经济效益,应按照相关因素合成计算法(PCP)计算效益:
n n
EP=∑Sa - F - H-(∑Cb+I);
a=1 b=1
经计算核实,本项目近三年产生的效益约为1397万元,经济效益十分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