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造价影响因素及工程造价改善措施 陈炳钢

发表时间:2021/6/17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7期   作者:陈炳钢
[导读] 摘要:工程造价是建筑工程管理中的重点内容,做好该项工作,不仅可以确保建筑工程施工质量,还能够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身份证号码:33068219881121XXXX  浙江省上虞市  312300
        摘要:工程造价是建筑工程管理中的重点内容,做好该项工作,不仅可以确保建筑工程施工质量,还能够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本文结合具体的工程实践,从各方面分析影响建筑工程造价的各种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控制工程造价的措施与方法,以此提升建筑工程企业的经济效益,推动建筑工程的发展。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影响因素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建筑工程也处于关键发展时期。当前居民对于建筑物的需求旺盛,而且对于建筑物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于建筑工程行业而言,这是推动建筑行业规范发展、提升建筑水平的机遇,也是建筑工程面临的挑战。工程造价管理能力是建筑工程企业的重要指标之一,全面了解建筑工程造价影响因素,采取有效的方式降低工程造价,能够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由于建筑工程复杂,其工程造价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因此需要结合建筑工程实际情况,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全方位分析,以此为依据,提出降低工程造价的对策与方法。
        1建筑工程造价管控的重要性
        现阶段,人们的生活条件显著提升,对于建筑工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工程项目建设中,为满足人们的多元化、个性化需求,在加强施工安全、施工质量管控的同时,要高度重视造价管理工作,为企业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益。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建筑企业要密切留意市场动态,要明确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将工程造价管控工作作为重要内容来抓。深入研究分析当前影响工程造价的诸多因素,进而实施针对性管控,在提升工程造价管控水平的基础上有效降低造价成本,促进建筑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这有助于形成强大的市场核心竞争力及综合实力,实现建筑企业稳定可持续发展,避免其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被淘汰。
        2建筑工程造价影响因素
        2.1政策法规因素的影响
        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工作中,政策法规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国家出台或者变动相关政策的情况下,会导致工程造价出现变动。因此,企业要密切留意国家相关政策及法规的变动情况,合理进行工程造价预算,动态化调整基本费用。但是,当前部分建筑企业在工程造价管理中往往会忽视政策法规影响因素,没有结合政策与法规来展开造价管理,导致材料管理工作、资源配置工作及费用支出出现问题,增加造价成本,甚至会影响后期工作的顺利开展。
        2.2设计因素的影响
        在工程项目建设之前,需要设计施工方案及图纸,为接下来的组织、规划及施工打下良好的基础,确保在规定期限内安全、高质量完成工程项目建设。不仅如此,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案,有助于更好地控制成本投入,促使企业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但是,当前在工程设计期间,部分设计人员忽视对施工现场的勘察工作,没有结合现场实际情况设计施工方案,设计思路与优化性设计不匹配,极易导致工程造价增加。不仅如此,部分设计人员自身缺乏较高的专业水平及综合素质,经验不足,经济观念不高,无法实现对资源的科学配置与利用,极易导致资源浪费,进而增加造价成本,给企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
        2.3人员因素的影响
        工程项目建设离不开人员的支撑,包括管理人员、设计人员、施工人员及造价预算人员等,上述人员自身专业水平、综合素质会给建筑工程造价造成极大的影响。管理人员缺乏成本管控意识,在施工中忽视造价管控工作,必然会增加造价成本;造价预算人员缺乏经验,专业水平不高,造价预算方法落后,也是影响造价管控效果的重要因素;施工人员施工期间缺乏节约意识,导致施工原材料浪费,进而增加建设成本,导致工程造价居高不下。


        3建筑工程造价管控优化对策
        3.1合理利用政策
        众所周知,建筑工程项目建设需要耗费大量的资金,尤其是在项目开发、拆迁、施工建设等方面,资金需求量极大。因此,要想达到良好的工程造价管控效果,必须明确工程造价管控重点,要紧密结合当前我国与地方政府的政策,在政策允许范围内进行工程项目建设。当前我国大力提倡建设低碳化建筑、绿色化建筑,并且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税费减免优惠政策。基于此,建筑企业要紧随时代发展潮流,合理利用国家相关政策与法规,利用绿色化施工工艺、技术及施工材料,在满足国家绿色建筑政策要求的同时获得税费优惠及扶持,降低企业建造成本,提高企业利润。
        3.2优化设计变更处理
        在建筑企业的建筑施工过程中如果出现建筑设计的变更就会对整个建筑成本的动态管理控制造成显著的影响,同时这也是在建筑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一种行为。在这一过程中工程造价人员就应该对其进行积极的管理,使得整个项目的费用能够得到控制,工程造价人员在进行控制费用的过程中可以有效地结合以下操作方式。首先可以在设计阶段来使的时候对定量和价值评估进行考虑,然后结合市级单位的计算价格来进行数据的校准。其次在进行招标之前,工程项目管理企业还应该积极地组织好相应的考核。除此之外,一些参与建筑工程的当事人还应该积极地做好评估,并分析好整个建筑工程的可行性。最后,在清算结束之后,还应该认真地考虑一下工程设计所要变更的内容、费用以及程序。也只有这样,才能够在做好质量把控,降低施工成本。
        3.3提升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
        在建筑工程造价管控工作中,工作人员自身专业水平会给造价管控效果造成极大的影响。基于此,要想达到更高的造价管控水平,要重视对工作人员整体素质的提升。要制定完善的培训制度,定时、定期对工作人员加强培训,提高其专业化水平及综合素质,树立较高的责任意识,高效完成造价管控工作。同时,要重视对优秀人才的引进,为造价管控队伍注入新鲜血液,提升工程造价管控效率及质量。
        3.4成立专业造价部门
        建筑工程造价管控工作的开展离不开造价部门的支撑。为保证工程造价工作及时高效展开,要重视建立高素质、专业化造价管理队伍,继而动态化跟踪监管各个阶段工作,及时发现并纠正造价工作漏洞及缺陷,提升造价管控工作水平,避免施工期间出现资源浪费等增加造价成本的行为。不仅如此,在造价管控工作中,要明确可能影响造价的因素,制定完善的预防机制,尽可能降低对于工程造价所带来的影响。
        3.5加强对各施工各环节的控制
        在工程造价管控期间,要将造价管控工作深入施工全过程,以便于达到更加理想的工程造价管控效果,为企业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益。在此期间,造价管理人员要充分发挥自身的职能,从施工前、施工中、施工后3个阶段入手强化工程造价管控,尤其是要重视对施工阶段的管控工作,制定切实可行的造价管控制度,制定标准成本,制定成本差异考核办法,健全项目责任制度,达到良好的造价管控效果。在制定标准成本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建筑工程施工预算、施工基础条件和工程基本特征等多方面因素,使得标准成本更加科学、合理。对于成本差异考核办法的制定,要深入分析施工成本、预算成本及标准成本三者间的差异,明确其原因所在,进而及时进行纠正,实现对建造成本的有效控制。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建筑工程造价的整个过程中,要改进施工计划那么就要项目人员根据工程设计和实际情况进行,而且还要把总工程造价控制在建筑计划之内。保证整个施工能够正常进行。
        参考文献
        [1]韩宝鑫.影响建筑工程造价因素及降低工程造价的措施[J].建材与装饰,2020(2):138-139.
        [2]张艳.漫谈建筑工程造价影响因素及工程造价改善措施[J].商品与质量,2020(6):170.
        [3]董欢.浅析建筑工程造价的影响因素及优化措施[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20(6):37-3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