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施工中水稳基层裂缝的防治措施 楼燕

发表时间:2021/6/17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7期   作者:楼燕
[导读]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大背景下,“衣食住行”等民生工程的推进,成为大众所关心的重点和难点,这其中又以“出行”方面的问题,更为突出。
        旭飞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市  311200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大背景下,“衣食住行”等民生工程的推进,成为大众所关心的重点和难点,这其中又以“出行”方面的问题,更为突出。随着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完善,公路的施工建设也在不断的进步,公路的施工建设进度已经深入到基层,落实到每一户居民的家中,成为大众与日俱增“满意度”的直观表现之一。但我国公路施工建设的不断推进,并不能仅仅依靠“数量取胜”,在坚持“数量指引”的前提下,对现有公路建设施工技术的不断改进,才是我国公路施工建设的重要指标。本文聚焦于当前我国公路施工建设中水稳基层裂缝的防治问题,通过对其全方面、多角度、分层次的剖析,力争为公路施工中水稳基层裂缝的防治,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进而推动我国公路施工的不断进步而助力。
        关键词:公路施工;水稳基层;裂缝防治;探索与思考;防治措施
        引言: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迎来了绝佳的发展机遇,经济基础也实现了迅速的发展,大众的生活水平迎来了跨越式的发展,私家车也由改革开放前“稀有物件”变为大众家庭生活的“必备物件”,这种转变是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印记,是大众生活质量不断提升的重要表现,但这种想象的转变,必须配备完善的基础设施,通过加快公路施工建设的数量与质量,来满足大众与日俱增的实际需求。但以当下我国公路施工建设的现状来看,在某些方面,还存在着水稳基层裂缝等影响公路施工质量的问题,为进一步推动我国公路施工工艺的进步,就必须有效解决公路施工建设中的水稳基层裂缝问题。
        一、公路施工中水稳基层及水稳基层裂缝的概念
        所谓公路施工中的水稳基层,其实质为水泥稳定基础,是公路施工建设的基础,一般而言,分为水泥稳定碎石基础和水泥稳定砂石基础,一般具有上下两层,而水稳基层裂缝,则是指水泥稳定基础的裂缝,其产生的原因有多方面,但水稳基层裂缝的产生,会对公路施工建设的整体质量产生影响,不能有效满足大众的出行需求,甚至出现危害较大的事故,因此公路施工中水稳基层裂缝的产生,是应当极力避免的,如此才能确保公路施工建设的安全和公路完工使用的安全[1]。
        二、公路施工中水稳基层裂缝产生的因素
        1、温度控制的因素
        公路施工中水稳基层裂缝产生的温度控制因素,其实质是对公路施工用水的控制,根据水的比热容特性可知,当温度过低,水凝结成冰的时候,其比热容也变小;此外,公路施工建设的规模,也会对比热容产生一定的影响,公路施工建设的规模越大,比热容就越小。比热容大小的不一,会使公路施工中水稳基层的内部产生不等的内应力,使得水稳基层内部的结构产生一定的形变,当这一形变达到一定的峰值过后,就会使公路施工中水稳基层,出现裂缝的现象。这一现象在我国出现的频率与概率十分之高,这是基于我国地域辽阔,南方与北方气候差异较大、昼夜温差较大等客观现实存在的原因而造成的,因此是常见的公路施工中水稳基层裂缝产生的因素之一[2]。
        2、腐蚀性影响的因素
        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长期“粗犷式”发展模式,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也在不断的显现,PM2.5、酸雨、硫化物等影响环境的负面因素也在不断的出现,而这些污染物的出现,对于公路施工中水稳基层的影响是巨大的,当公路施工中水稳基层长期被这些污染物所“笼罩”的时候,就会与水稳基层产生一定的化学反应,产生一定的腐蚀性,这对于水稳基层的结构而言,其影响是致命的,当水稳基层的腐蚀,达到一定的程度过后,就会改变水稳基层的内应力,使其产生一定的形变,导致裂缝和塌方的情况出现。基于我国当前环保意识的觉醒,大众对于污染物的排放已经有了十分清醒的“认识”,环境保护的现状相较于从前已经有了极大的改善,但受制于我国各地区环境保护发展的“差异性”,在今后一段时间之类,腐蚀性因素的影响,依然是我国公路施工中水稳基层裂缝产生的重要因素之一[3]。


        3、载荷过大的因素
        归根结底,公路施工的最终目的,是确保大众的出行便利,具体而言,就是便于大众出行畅通的。有基于此,公路施工完工以后,车辆与行人的通行,是公路建设施工所必须考虑的因素。随着大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车辆的大小正在“与日俱增”,车辆的流量,也在不断的增加,而这对于公路而言,若是长期承受高负荷、高载荷的压力,极易使水稳基层出现“疲劳应力”,水稳基层相较于公路施工的其他基层而言,又具有一定的“脆弱性”,这种特性在公路的使用过程中,极易出现因载荷过大,而导致的“受力不均”的现象,当这一现象被无限放大之后,公路施工中水稳基层裂缝的产生,也就成为“顺理成章”的事情。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载荷过大的因素,将成为我国公路施工中水稳基层裂缝产生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我国公路施工工艺未来的发展方向与目标[4]。
        三、公路施工中水稳基层裂缝防治的具体措施
        通过前文的叙述,已经表明我国当前公路施工中水稳基层裂缝产生的主要因素,而公路施工中水稳基层裂缝防治的具体措施,也应该充分考虑到裂缝产生的主要因素,坚持以问题为导向,通过公路建设施工工艺的改进或是建设施工技术的进步,来有效防治公路施工中水稳基层裂缝问题。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公路建设施工前的控制措施
        在公路建设施工前,应当充分调研公路建设工程所处的地理和环境的位置,尤其是公路所处位置的水文、气象、地理、气候等资料,通过这些资料的收集,以供公路施工建设原材料的选择(例如抗腐蚀性较高的原材料等),坚持从源头抓起,通过对源头工艺的改进,减少在后续公路建设施工中裂纹的产生,有效提升公路建设工程的安全系数。
        2、公路建设施工中的控制措施
        在公路建设施工中,应当严格遵守公路建设施工的相关工艺标准,控制水泥、砂石、基石等选材料的配比,确保公路使用载荷应力的“平均化”;此外,在公路建设施工的过程中,还要严格遵守公路施工的碾压程序,将公路施工的水稳基层充分压实,确保水稳基层的正常铺设;最后,还要注意控制公路建设施工中水量的控制,避免因水量过大而导致的比热容过大的裂缝,和因水量过少而导致的水稳基层的内应力裂缝。
        3、公路建设施工后的控制措施
        在公路建设施工后,应当及时对公路进行养护,当公路基础已经成形之后,要注重对公路进行洒水,确保公路的成型;针对季节的不同和地区的不同,结合公路当前所处的位置进行合理的养护,也是十分有必要的;另外,在公路施工完工,投入使用后,必须配以科学合理的管理措施(例如错峰通行、限流通行等),以延长公路的使用寿命;最后,当公路出现裂缝的现象时,必须及时进行处理,保证裂缝的不蔓延,确保公路的安全性。
        四、结语
        公路施工中水稳基层裂缝的防治,是提升公路安全系数的基础,为更好的提升其安全系数,必须坚持施工全过程的裂缝防治,结合公路施工的实际情况,通过多措并举,切实防治公路施工中水稳基层裂缝,进而为我国公路建设施工的不断发展而助力。
        参考文献:
        [1]乔斌.公路施工中水稳基层裂缝的防治措施[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9,000(009):109-110.
        [2]齐艳红,闵卫国.公路施工中水稳基层裂缝的防治措施[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9(03):196-196.
        [3]陈志文.公路施工中水稳基层裂缝的防治措施[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19,000(003):178-179.
        [4]葛莹,张道杰.公路施工中水稳基层裂缝的防治措施[J].工程技术研究,2019,004(024):P.133-13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