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运祥建设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 310000
摘要:现阶段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施工材料、施工工艺等方面,导致水利工程的质量低下。那么在今后的施工建设中,就要针对这些问题,展开详细深入的分析,严控材料质量,注重搅拌环节,控制现场温度,把控浇筑速度,做好后期养护,提升水利工程混凝土的施工质量。
关键词:水利工程;混凝土浇筑;质量缺陷;管理
1常见的水利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类型
1.1塑性收缩裂缝
所谓的塑性收缩形成裂缝实际上主要指的是混凝土在完成浇筑操作之后,由于一直处于塑性状态之下而产生的裂缝类型。这类裂缝的主要形成原因还是在于混凝土这种材料在遇到外界风力因素或者温度因素等影响之后,其表面的水分会被迅速蒸发,进而导致整个混凝土表面的局部应力加大,换言之,当混凝土材料表面水分的蒸发速度远远超过泌水速度的时候就会产生较大的局部应力,进而导致塑性收缩裂缝的出现。通常情况下,这类裂缝的长度最长可以达到三米或者三米以上,最短的在30毫米左右,主要的特征就是裂缝两端相对比较浅细,裂缝的中间部门最宽,而这类裂缝最常出现于夏季施工时期,或者如果施工现场的风力较大的话也会容易出现这类裂缝。
1.2干缩性裂缝
干缩性裂缝主要出现在混凝土养护后期或者养护结束后的一段时期内,主要是因为在混凝土养护的后期或者养护结束的初期阶段混凝土往往是处于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的状态,这种暴露自然会导致混凝土更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和干扰。一般情况下,如果混凝土的水分流失相对较小或者其内部湿度变化较小的话往往不会出现大面积的变形或者裂缝情况出现,但是如果外部气候条件不利,混凝土出现大面积的水分流失并且严重影响到其内部湿度的话,就很可能导致出现大范围的干缩性裂缝。
1.3沉陷式裂缝
沉陷式裂缝通常都是由于地基出现下沉而引起的,而导致地基下沉的主要原因则是由于地基在回填的过程中,相关技术人员没有及时控制地基回填材料的含水量或者是选择的回填土质材料质量不达标所导致的。与此同时,如果选择的施工模板的质量不符合规范或者模板支撑间距不合理也会容易引发沉陷式裂缝的大范围出现。而且相较于其他时期来说,冬季施工会加剧沉陷式裂缝出现的可能性,形状具体表现为贯穿形状的裂缝,裂缝的走向与整体地基的沉陷走向保持一致,如果遇到比较严重的裂缝沉陷情况,还可能导致混凝土出现错位情况,并且伴随着地基沉降量的不断加大导致裂缝的宽度不断增加。结合相关实践调研可以基本得出,温度因素一般不会对沉陷式裂缝产生影响,并且当地基达到基本稳定的状态之后,沉陷式裂缝也会趋于稳定,不会出现较大的变动。
1.4剪切式裂缝
剪切式裂缝的最大特征就是其形状比较整齐,类似整齐剪切过的斜缝,因此又被称之为斜缝,一般出现在混凝土较大的剪切应力位置。在水利工程中,剪切裂缝通常出现在水坝中部左右的位置,大部分剪切裂缝往往都是由于水的冲击应力引起的,并且会沿着中性轴持续开裂。在储层蓄水量不断加大的背景下,裂缝的长度与数量也会不断延伸与发展。因此,在剪切裂缝出现之后,相关技术人员需要保持高度警惕,如果剪切裂缝与水利工程的压力区十分接近的话,那么不管裂缝发展的趋势如何都务必需要及时采取与之相对应的加固措施。
2水利工程混凝土浇筑质量缺陷的修复与管理
2.1控制原材料质量
在水利工程施工的过程中需要检验混凝土的强度和稳定性。混凝土的强度越高,则质量也就越好,混凝土施工之后的后续工作也能够顺利实施。
在正式施工之前可以按照相应的施工原材料配比进行试拌和,尽量降低混凝土中水泥的用量,利用粉煤灰替代,将胶水使用的比重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混凝土中粗骨料的使用采用二级配比标准,添加适当的粉煤灰能够有效提升混凝土的和易性、降低温升、减少收缩、提高抗侵蚀。同时,在混凝土极易出现裂缝的位置可以适当布置一些斜筋,钢筋的加入能够降低混凝土承担的建筑重量,将原有的荷载转移到增加的钢筋结构中,能够避免由于荷载影响导致的混凝土裂缝现象。
2.2混凝土配合比的控制
混凝土质量与混凝土的配合之间具有紧密的关系,混凝土原材料的各项配合比重能够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其中水泥掺量和水灰比是影响养护混凝土强度等级的最重要的两个因素。在工程设计中,施工单位必须根据混凝土强度、坍落度和耐久性的等级,调整水泥用量和水灰比,选择最合适的混凝土配合比。原材料在工程建设中会随着工程的推进而逐渐发生变化,在混凝土施工的同时需要结合工程建设的基本条件,适当调整混凝土的配比,避免工程建设中出现混凝土质量不佳的现象,影响现阶段建设水平以及后期的施工效果。
2.3混凝土拌合与沉降
混凝土拌和主要是对其原料进行控制。首先,应当保证混凝土的拌和时间满足既定的要求,保证骨料和水泥能够充分混合。混凝土拌和之后需要进行检查,检车形式可选择抽样检查,保证砂浆的承载能力、骨料的配比等等,不同品牌和性能的砂浆差异需要控制在30kg/m³之间。混凝土结构不均匀造成的沉降现象可通过适当降低混凝土结构的重量完成,适当调整混凝土的结构、钢筋配比等能够有效缓解此类情况。但是如果只是简单的减轻混凝土结构来减缓沉降现象出现的几率,那么极有可能造成混凝土整体结构的重量减少、稳定性偏弱,加重不均匀沉降的情况。工程建设中对混凝土质量的控制需要从源头出发,结合施工设计、原材料、施工工艺、养护措施等进行,详细计算每一个使用混凝土环节的结构承载力、结构强度、结构刚度等,并且计算出达到以上标准时混凝土需要的温度控制,力求能够有效延长混凝土结构在工程中的耐久性。选择的混凝土原材料需要符合耐久性的标准,工程建设每一个环节结束都需要进行检验检查。
2.4混凝土的浇筑与养护
在施工阶段可以使用分层施工的形式。为了减少混凝土建设出现质量问题,可以在浇筑施工中选择后浇筑方式,将需要浇筑的位置在平面基础上划分成四个大部分,而后对每一个划分的小部分进行浇筑,避免浇筑面积过大影响混凝土的整体性,大面积浇筑后出现的热量集中现象也能够得到有效缓解,避免混凝土裂缝产生。与此同时,在水利工程施工的过程中,为了降低裂缝现象出现的比重,需要结合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进行混凝土养护工作,这样不仅能够保障混凝土的质量、强度都与既定标准吻合,还能够规避其出现裂缝的诱因。工作人员在选择养护形式时需要结合混凝土浇筑的具体环境进行,选择保湿养护、自然养护等形式,避免混凝土浇筑之后出现热量过于集中的现象,减少混凝土裂缝出现。
结束语:在水利建设工程中,如果混凝土的问题处理不当,不仅会使工程外观形象受到影响,情况过于恶劣时,还会造成安全隐患。要想有效解决混凝土裂缝的问题,就要从材料以及施工工艺上进行控制。影响混凝土质量的因素有很多,主要是模板以及钢筋,因此要格外注意这两项工作环节,其施工环节要严格按照施工要求进行。
参考文献:
[1]李大军.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及浇筑养护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20,17(21):42-44.
[2]王振.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与浇筑养护[J].城镇建设,2020,(10):200,299.
[3]王申.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与浇筑养护[J].砖瓦世界,2021,(2):217.
[4]许加凯.水利工程冬季混凝土浇筑技术应注意的问题探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20,(5):2081.
[5]吴书峰,刘少乾,陈祝廷.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及浇筑养护研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20,(35):1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