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在防汛抗旱中的作用及优化策略 刘晓东

发表时间:2021/6/17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7期   作者:刘晓东
[导读] 摘要:水利工程在农业生产的防汛抗旱中具有重要作用,需要重视农田水利工程的防汛抗旱功能,加强对其防汛抗旱功能的宣传。
        山东省潍坊市寒亭区综合行政执法局  山东潍坊  261100
        摘要:水利工程在农业生产的防汛抗旱中具有重要作用,需要重视农田水利工程的防汛抗旱功能,加强对其防汛抗旱功能的宣传。要加强水利工程管理人员的培训,建立水利工程管理制度及监督机制,以加强水利工程的维护与保养,加强对水资源的有效利用,最大限度地发挥水利工程在防汛抗旱中的作用。鉴于此,本文主要分析水利工程在防汛抗旱中的作用及优化策略。
        关键词:水利工程;防汛抗旱;作用
        1引言
        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背后都离不开资源开发和利用,发展的同时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破坏,大气层中的有害气体越来越多、臭氧漏洞不断扩大、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多,这些都导致全球降水量受到影响,使我国各个地区出现旱涝风险的可能性增加,这就对水利工程的功能和作用提出了更高要求。只有提高水利工程建设质量和管理水平,才能降低洪涝灾害对区域百姓造成的不利影响。
        2水利工程在防汛抗旱中的作用
        2.1实现节水灌溉
        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极易受天气因素的制约,干旱时无法及时灌溉,洪涝时无法及时排水,雨水多发时灌溉频繁,雨水较少时则无法浇灌,从而使农作物产量很大程度上依赖天气。而通过建设农田水利工程,可以对水资源加以合理调配,而这对于节水灌溉的开展是大有裨益的。
        2.2调控水量的空间分布
        通过建设农田水利工程,可以将河道、湖泊、水渠中的水集中起来,输送到距离较远的农田当中,保障农业生产活动顺利开展。除此之外,通过建设农田水利工程,可以实现水资源异地运输,有效改善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问题,满足缺水地区农业浇灌及牲畜饮水的需求,从而更好地推动农业稳定发展。
        2.3降低干旱、洪涝的危害
        我国幅员辽阔,东西、南北跨度大,导致降水时空分布不均衡,极易出现干旱或洪涝现象,而这对于农业生产及社会生活是极为不利的。这就要求相关部门根据具体的气候特点,采取与之相应的治理举措,其中农田水利工程就是比较常用的一种。农田水利工程在发生洪涝时可以及时排洪,在发生干旱时又能将积蓄的水用于浇灌,从而能够将干旱、洪涝的危害降到最低。
        3水利管理存在的不足
        3.1管理意识不足
        当前我国农田水利工程在管理方面普遍存在产权模糊、责任不明的问题。虽然通常情况下,农田水利工程隶属于乡镇水利服务站管理,乡镇水利服务站会安排专门人员对其进行定期养护管理,但是由于管理人员管理意识薄弱,导致农田水利工程极易出现问题故障,从而无法发挥其应有功效。
        3.2基础设施落后
        要想推动农业发展,必须不断完善农田水利设施,充分发挥农田水利措施的防汛抗旱功能。虽然近年来相关部门对农田水利建设日益重视起来,并且意识到农田水利设备养护管理的重要性,但是由于我国农田水利设备应用时间已久,普遍存在老化问题,从而致使工作效率低下,无法满足现代化农业生产要求。
        4优化策略
        4.1合理规划水利工程建设,完善水利工程管理制度
        为了能够更好发挥水利工程防汛抗旱中的作用,我们要不断优化水利工程的防汛抗旱体系。因为水利工程之间是相互制约、相辅相成的。因此,我们要遵循水利工程的系统性和综合性,修建系统化的水利工程,使之有机结合,发挥出最大的作用。具体来说,就需要我们在进行水利工程规划建设时,要在国家规定的规章制度下进行合理的方案设计,加强所修建水利工程的质量。另外,还要制定完善的监管制度,使水利工程能在实际运用中被有效的利用,以便保障人们的利益与国家经济安全。


        4.2做好宣传教育工作,增强民众对水利工程在防汛抗旱中作用认知
        在防汛抗旱、农业生产中,水利工程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此,现阶段,有必要加大宣传力度,综合多种宣传媒介,提高民众对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重要性认识,吸引政府部门在人力、财力、物力等诸多方面给于足够的支持,以解决前期建设问题以及后期的维修管护问题。
        4.3加强技术人员的培训
        著名的都江堰工程在修建后一直积极地发挥着抗旱防洪作用,使都江堰成为了天府之国。好的水利工程能够有效改善当地的土壤肥力,使土地更加肥沃,水利资源更加充足。人是水利工程建设的主体,因此要积极发挥人才在水利工程建设中的作用,对相关人员进行专业培训,使其具备上岗能力。人才是建设工作和管理工作的支撑,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为了使我国水利事业长远发展,相关部门要制定完善可行的人才培养计划,加强对在职人员的技术培训力度,同时引进高新技术人才,进而为我国水利工程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4.4采用防渗技术
        在水利工程中,水资源运输占有很大比重,只有做好防渗水工作,才能最大限度节约水资源,切实保障农业灌溉用水需求。在已往的农田水利工程中,农户通常采用挖土成渠的方式进行引水,这种引水方式由于未对沟渠采取防渗水措施,导致水资源浪费严重,引入农田的水只占总引水量的 60%。因此,在水资源运输过程中,必须做好防渗水工作,从而最大限度避免水资源浪费。当前常用的防渗技术主要包括以下两种,一种是运用水泥及石块进行修建;另一种是运用聚苯二烯泡沫塑料板修建。前一种修建成本较低,后一种防渗水效果较好,而且具有一定的防冻作用。
        4.5推广科学灌溉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资源出现紧缺现象,可持续发展理念不断普及。在此理念的引领下,发展绿色农业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基本方向。相较于传统的大水漫灌而言,现代新型灌溉方式能够节约用水,如滴灌、喷灌、管灌等节水灌溉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节约农业灌溉成本的目标,进而有助于提高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均可利用水资源较少,再加上近些年水污染的加重,使水资源越来越紧张,所以推广这些科学灌溉技术十分必要。南水北调工程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北方用水的压力,但对南方的水利环境造成了一定影响,所以无论是南方和北方的水利工程,管理工作一定要做到位,一定要以最小的投入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这样才能使我国农业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有效保证两岸人民的生产、生活安全,积极发挥出水库的防汛、防洪、抗旱作用。
        4.6做好工程的维修管护工作,确保水利工程的正常运行
        水利工程建成后,为保证其正常的运行,做好后期维修管护工作很有必要。在此,一方面,实现管理权、所有权的市场化运营,结合水利的实际情况,在市场大环境下明晰产权关系,通过健全各项制度最优化水利工程管理。另一方面,强化管理约束机制,完善各项奖惩制度。将维修管护的责任明晰到个人,定期组织巡查巡检,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发现有破损及时改进,确保其正常运行,发掘其潜在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5结束语
        生态的动态平衡与社会发展是相互作用的。水利工程建设工作在维持生态平衡、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要加强对水利工程建设的管理力度。做好水利工程建设可以有效实现防汛抗旱,实现社会经济的创收,维护社会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爱芹.水利工程在防汛抗旱中的作用及优化策略[J].居业,2020(05):148-149.
        [2]吴泽华.水利工程在防汛抗旱中的作用及优化策略[J].技术与市场,2020,27(01):222+224.
        [3]郑立华.水利工程在防汛抗旱中的作用及优化策略[J].吉林农业,2019(23):70.
        [4]阎辉.水利工程在防汛抗旱中的作用及优化策略[J].山西农经,2019(08):16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