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中国特色风景园林建设研究 王彬

发表时间:2021/6/17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7期   作者:王彬
[导读] 摘要:通过建设中国特色风景园林,可以为人们营造良好的户外空间,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连云港振兴景观绿化工程有限公司  江苏连云港  222000
        摘要:通过建设中国特色风景园林,可以为人们营造良好的户外空间,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在建设美丽中国的新时代,中国特色风景园林建设工作承担着更大的责任,我国需要提出针对性的建设对策,优化中国特色风景园林建设质量
        关键词:新时代中国特色;风景园林;建设研究
        引言
        现阶段随着生态理念的全面贯彻和全面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不断推进,人们不仅加强了对经济发展的重视度,同时还进一步认识到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在园林景观的设计过程中,积极引入生态设计理念是非常重要的,不仅能够对景观形象的改善起到积极作用,同时还能拓宽园林景观的市场地位和发展方向,从生态设计理念的角度进行园林植被的选择,提高对各种能源和资源的充分利用,进一步加强生态理念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融入度。与此同时还能进一步提高园林景观的综合效益,使其观赏性和实用性兼具,生态设计理念的意义和价值得以充分体现。
        1中国风景园林现代性研究的意义与价值
        风景园林学现代性研究的根本意义与价值在于实现传统园林到现代风景园林学的成功转变。诚然,中国古典园林在历史上取得了无数举世瞩目的成就,不论是从园林的创作思想、意境、营造手法方面,还是文化与社会价值等方面,都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而在当下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中,与风景园林学相关的各类社会问题不断涌现,这需要我们重新审视中国的风景园林,并积极探索如何才能真正实现中国风景园林现代性的转变。
        2风景园林建设成就
        近些年,我国不断提高城市绿化率,扩大城市绿地面积,当前我国公园数量达到约20000个,提高了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国家森林城市达到194个,其中,很多城市获得了国家园林城市的命名。此外,我国水环境治理获得了巨大的成效,并且不断注重保护山体资源和森林资源,丰富了风景园林的内涵。在风景园林规划过程中,设计人员注重利用可持续技术,实现了雨洪管理,通过利用大数据技术,提高了美丽乡村的建设速度,注并重建设文化景观,落实棕地生态修复工作。在研究园林植物景观的过程中,利用园林植物拓展植物空间,同时注重植物引种和繁育等工作,还研究并实践了气候和水土等方面。
        3中国风景园林现代性转变的发展方向
        3.1功能的转变
        随着时代背景的不断变化,人们对于园林的功能要求也在不断变化,不同于古典园林简单的游憩观赏功能,现代园林开始注重文化、生态、减灾、人性化等功能。在满足园林绿化的同时,考虑人居环境的营造,注重人的感受;在营造“诗情画意”园林环境的基础上,增加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在保留中国古典园林基本功能的同时融入新功能,从而满足现代发展对风景园林的需求,解决当下人与环境之间存在的矛盾所带来的新问题。
        3.2选择生态环保的材料与技术
        一开始的园林景观设计主要是为了给人们提供更加美好的生活环境,且在该基础上进一步促进生态环境的稳定。自然和人类是同步发展,共同进步的,且对应的自然资源和能源都是极其有限的,我们要加大资源的充分有效利用,将环保的生态材料和技术有效使用到园林景观的设计过程中。例如对于某些废弃石料,由于其本身的生产过程就是一种废物的再利用过程,而且该过程一般不会产生废气,也不需要进行化学反应。因此我们可以将这些废弃石料合理地使用在园林景观的设计环节中,但是一定要注意合理搭配,过多的石材使用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园林景观的档次。为了有效弥补这一不足,可以尽可能采取多一些的绿色景观,并进行生态材料的合理使用,不仅能够提高园林景观的档次,同时还能实现资源的最大利用。
        3.3传承与创新
        当代中国风景园林的发展离不开对我国传统园林的研究、继承与发展。在当前新时代背景下,风景园林学更加注重生态、节能、可持续与创新,而随着时代背景的不断变化,风景园林还需要不断的创新发展。

如何在创新的过程中保留传统园林的文化独特的内涵和内在的灵魂,是我们在现代化转变中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也是未来风景园林的发展方向。
        4新时代需要发展中国特色风景园林
        中国特色风景园林建设需要结合我国历史文化和地域特色,结合我国国情和时代背景。构建的中国特色风景园林要具备良好的文化氛围,同时要具有齐全的设施。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速度不断提高,需要构建多样化的存量空间。我国近些年不断实现美丽中国的目标,风景园林工程承担着较大的工作责任,新时代需要建设中国特色风景园林。
        4.1满足时代发展需求
        时代不断发展,人们的发展需求也在不断发生转变,当前园林设计人员承担着巨大的社会责任和文化责任等,各类学科存在交叉情况,影响了景观作品的质量。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需要突破学科认知的局限性,根据时代发展需求,进一步拓展风景园林行业,加强和其他行业交叉互补。
        4.2因地制宜打造城市区域特色每个城市都有其独特性,在风景园林绿化工程的实施中,应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结合城市特色,打造独有的城市风貌。城市化进程中的风景园林绿化,应借鉴其它城市的风景园林绿化经验,在遵循因地制宜原则的基础上开展精细化的风景园林绿化工程建设。每个城市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可以通过借景来形成独有的城市景观,不仅要借助园外之景,更要注重对当地自然和人文特色的考察,经由丰富的风景园林绿化资料查阅,综合城市化进程的诸多特点和要素,保障城市园林风景绿化景观建设与城市总体景观打造的匹配性。
        4.3意境的营造
        意境是中国传统园林中不可或缺的造园手法之一,而中国风景园林在意境营造方面也独具魅力。中国古典园林之美不仅是单纯的造园要素堆砌带来的美感,还包含通过造园手法的运用为游人带来的精神上的多重感受,这是园林与观赏者之间情感相互交融而形成的艺术感受与精神共鸣[2]。这就是意境的魅力,相比更清晰具象的表达,它更加耐人寻味。不同的人,不同心境,不同时刻,来到同一座园林,其对于园林意境的理解也会有所变化。意境的附加魅力也在于此,它不会将造园者的主观意识强加于其他园林观赏者,意境之美在于其若隐若现的朦胧美,每个人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不能评判哪种理解是对亦或是错。
        4.4深挖坚守中国特色
        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我国风景园林需要坚持中国特色,我国园林理论研究需要加强创新,转变理论体系,在世界中获得一席之地。在新时代,中国特色风景园林建设需要做好传承和创新的关系,继承我国古代园林的精华,同时也要吸收西方园林的精华,通过创新发展,在中国特色风景园林中融入时代特色,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结束语
        当代风景园林肩负着响应生态文明的号召,建设美丽新中国的重要任务,我们应尊重传统,思考“中国性”、“现代性”在风景园林学科中的辩证关系,深入发掘中国风景园林的深刻内涵,学习前人优秀的思想理论,深入挖掘我国当代优秀的景观设计亮点,探寻适合中国本土的现代性风景园林,并思考如何继续创新发展,这样才能为未来建设美丽的中国风景园林提供指导,让中国风景园林真正实现现代性转变。
        参考文献:
        [1]杨森.浅谈人性化理念在风景园林设计中的应用[J].现代园艺,2019(20):141-142.
        [2]张燕.新时代背景下中小型风景园林企业发展的探讨[J].现代园艺,2019(15):63-64.
        [3]高献力.风景园林施工技术及养护方法[J].现代园艺,2019(14):204-205.
        [4]张舒钰.城市化进程中的风景园林[J].居业,2019(01):61.
        [5]郑学东.浅谈风景园林在建设美丽中国中的作用[A].浙江省风景园林学会.浙江省风景园林学会201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浙江省风景园林学会: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2018: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