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核兰州铀浓缩有限公司 甘肃兰州 730065
摘要:绩效管理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方式中的一种重要手段,利用绩效管理和考核帮助员工更有效率地完成他们本身的工作。企业想要进一步提升其绩效管理水平,应当加强思想创新,建立一个完善、科学的绩效控制管理和评价考核体系,从而健全绩效考核的标准,加强绩效管理和考核的反馈和处理。企业相关管理部门需要对绩效管理目标进行明确,加强绩效管理文化体系的构建,加强建立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反馈平台,注重绩效性能的及时反馈,促进整个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新形势;国有企业;绩效考核;工作管理
引言
绩效考核是一种行之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途径,制定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体系有利于绩效考核的合理运用,确立绩效考核目标,从而使员工对绩效考核有更加更入的了解,并时刻遵循考核标准顺利展开工作,使工作能够得到有效的提升和整体的进步。国有企业在发展中面临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对此,需要国有企业认识到人力资源绩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通过制定完善清晰的绩效考核目标、考核标准、考核方式以及考核结果,凝聚国有企业的人力,为国有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推动力。
1 国有企业绩效考核工作的重要意义
1.1有助于建立公平的薪酬制度。
国有企业具有社会性质,与社会民众的利益相关联,完善的绩效考核机制为职工的薪酬提供依据,让工作积极努力的职工获得更多的福利,有效地促进积极性的循环发展,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调动员工热情。
1.2为国有企业的内部构建公平公正的工作氛围。
国有企业不同于民营企业,面对的市场竞争压力较小,内部职工的危机意识整体薄弱,但其中也有很多默默无闻态度积极的职工,在此之中如果没有科学的绩效考核机制,就不能衡量每位工作人员的实际情况,致使态度懈怠和态度积极的同岗位职工获得的薪资福利是相同的,这对后者来说很不公平,不但会打击优秀职工的积极性,还会逐渐的同化,导致整个企业职工的积极性大大降低,给国有企业的长期发展带来不利影响,而通过完善的科学的绩效考核工作可以对职工的工作态度、能力、质量等进行有效的评价,使每位工作人员付出的劳动与收获成正比,从而营造出公平、公正的企业氛围,有效激发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
1.3有助于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
绩效考核与职工的个人利益、发展相挂钩,能有效地调动职工的获得心理,促使其朝着规定的工作标准、工作方向前进,有助于企业经营目标的完成,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2 新形势下加强国有企业绩效考核工作的优化策略
2.1整合并运用绩效考核结果。
由于现阶段单位绩效考核结果越来越主观化,会导致绩效考核作用的逐渐丧失,影响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因此,应当对绩效考核结果进行整合并加以运用,从而能够从实际上改变考核主观化的现象,真实的反应员工工作情况,保证绩效考核的公正性、公平性、合理性,从而提高员工的工作热情,提升工作效率,确保人力资源管理的合理性。单位运用绩效考核主要是为了能够深入了解并分析员工状态,从而达到掌握员工工作情况的目的,帮助单位更加行之有效的对员工进行管理,促进人力资源管理成果的提升。因此绩效考核结果的运用就显得尤为重要,深入了解和分析绩效考核结果,以此为依据来制定相关的奖惩制度,有效激发员工对工作的积极性。对于不思进取,玩忽职守的员工要明确的进行惩罚,对于工作积极,乐于奉献的员工进行奖励,使绩效考核切实的运用于日常的管理中,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发挥其真正的作用。
同时,还应当根据绩效考核的结果来调整员工薪酬,针对绩效考核结果良好的给员工进行加薪,绩效考核结果较差的员工进行降薪,使员工对绩效考核制度引起足够重视,并且针对每次的绩效考核结果进行全员分析,让员工明确自身不足,充分发挥绩效考核的作用。
2.2加强信息安全防控管理。
信息的安全性成为制约大数据和管理会计绩效管理发展的重要因素,这也是许多企业对大数据技术在绩效管理中持观望态度的原因。由于企业数据存储发生在第三方,出现数据泄露和黑客攻击是企业必须考虑的因素,以防信息出现泄露对企业造成巨大的损失。在这种情况下,加强信息安全防护将是大部分企业的需求。企业加强数据的存储安全,一方面企业要雇佣相关人员对计算机和绩效考核系统进行定期维护,建立信息实时检测系统,如果发现数据库正在被黑客攻击就马上启动应急机制,必要时及时报警;另一方面加强对数据信息保护的立法机制,使恶意攻击网站的黑客受到应有的法律制裁,同时建立完善的权限制度,对于不同职位的员工赋予不同的权限,以防公司机密信息大量外流,限制信息接触的人员,这样可以达到保护信息的目的。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广泛应用,国家应该增强对信息的重视程度,严防信息的泄露和恶意倒卖情况。
2.3设置科学的评价方式。
人力资源管理中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进行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从而有效的促进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绩效考核在企业中的运用,是有效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前提,而高效的绩效考核评价方式能够有效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因此,应当建立更加科学、合理、适宜的考核评价体系,从而提高单位人力资源的管理水平。因此,首先应当保证绩效考核标准符合员工的工作能力,确保考核指标的可行性,使员工通过切实的努力能够达到指标,并且适当增加指标完成的难度,激发员工的积极性,达到促使员工积极努力工作的目的;其次为促进单位的不断发展,应当制定具有灵活性的绩效考核指标,根据单位发展的实际情况,分阶段分层次对考核指标进行适当调整,从而促使员工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更多的价值。对员工工作情况进行合理的评价,以真实的评价为依据,促进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持续发展。
2.4对绩效考核标准进行创新。
在对绩效考核标准进行完善时,应当坚持效益导向,坚持按劳分配的基本原则,按照岗位价值、业绩和贡献做好内部分配。首先,在设置岗位工资时,需要结合上述要素进行综合评价,明确基本的岗位工资标准。其次,需要结合员工综合劳动技能水平,对技能工资进行调整,提高员工对业务能力和技术能力的研究兴趣,以此来提升员工的工作效率。要规范收入分配关系,坚持向生产一线、关键岗位和紧缺急需岗位的高层次、高技术、高技能人才倾斜,提高核心岗位薪酬竞争力。还要综合考虑单位规模、效益、效率、地区差异等因素,对于工作环境较为特殊或者工作强度过大的员工,提供相应的薪酬补偿,合理制定差异化薪酬标准。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科学合理的薪酬结构,是满足企业职工需求、构建良好工作基础、保证企业稳定运营的必然条件,薪酬管理必然成为现代企业最核心的管理工作之一。但在现实管理中,部分企业在薪酬管理方面存在薪酬结构不合理、薪酬发放随意化、薪酬兑现不公平等现象,直接影响薪酬管理工作的基本原则,破坏企业职工工作的积极性,影响人员队伍的稳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须要对薪酬管理存在的诸多问题进行分析,从实际角度出发寻求薪酬管理创新策略,提升人力资源管理质量。
参考文献:
[1]续荣英.对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绩效质量管理的分析[J].财经界(学术版),2020:246-247.
[2]刘淑敏.浅谈企业绩效考核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中国科技投资,2019(21):145-146.
[3]袁冉冉.企业绩效考核制度的建设与实施探究[J].财经界,2020(10):51-52.
[4]吴晓莉.经济新常态下国有企业薪酬体系对企业绩效的影响[J].中国集体经济,2020,(22):1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