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海港区委宣传部 河北秦皇岛 066000
摘要: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关键在于建设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而积极稳妥地推进新时代党政干部管理制度改革是确保党政干部队伍永葆生机和活力的重要保证。
关键词:党政干部;管理;制度改革
1我国党政干部管理制度具有鲜明的政治特色
1.1坚持党的领导,体现党的性质和宗旨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我国党政干部管理制度首先体现党的性质和宗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国党政干部管理制度最根本的是坚持党的领导,通过该制度选拔出的广大党政干部要对党忠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我国党政干部管理制度还表现为对党外人士的开放。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推进协商民主,积极支持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通过政党协商、调查研究、参政议政等方式,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贡献力量。
1.2服从服务于党的政治路线
党的组织工作是由党的政治路线决定并为之服务的,这关系组织工作的方向,是组织工作的根本任务。因此,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不同发展阶段,党政干部管理制度建设必须紧跟时代步伐,根据党和国家中心任务的变化而不断进行调整,以党的政治路线为轴心不断改革发展,实现管理制度的科学化和规范化。
以实现党的政治路线为中心任务来加强党政干部管理制度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对干部制度建设经验的深刻总结。改革开放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党政干部管理制度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积极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选干部、配班子、聚人才,取得了显著成效。面对国内外新形势新变化,党的十九大全面部署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提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进一步明确了党的政治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为新时代我国党政干部管理制度改革指明了方向。
1.3坚持党管干部原则
党管干部原则是干部工作的根本原则,是党的领导在干部工作中的重要体现,是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实践中取得的重要经验,其实质是保证党对干部工作的领导权和对重要干部的管理权。党管干部原则是党政干部管理制度建设的根本和灵魂,只有坚持这一原则,才能保证党政干部管理制度改革的正确方向,真正把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选出来、用起来。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通过制定或修订《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关于防止干部“带病提拔”的意见》等制度,进一步落实党管干部原则,增强了党组织的领导和把关作用。
党管干部原则具体落实体现为规定(党组)及其组织(人事)部门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履行选拔任用党政领导干部职责,切实发挥把关作用;明确工作责任,加强和改进党政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提高选人用人质量;合理确定竞争性选拔范围,纠正硬性规定竞争性选拔频次和比例的做法,一般适用于副职的领导岗位公开选拔、竞争上岗;重新定位民主推荐功能,推荐结果作为选拔任用党政领导干部的重要参考;改进政绩考核工作,引导各级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推动建立健全科学的政绩考核评价体系;注重老中青党政班子合理配备,既大力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又注意用好其他年龄段的优秀干部等,有效解决了唯票、唯分、唯GDP、唯年龄等问题,明确了正确的用人导向。
2推进新时代我国党政干部管理制度改革的对策建议
2.1完善党政领导正职选拔任用机制
一是分类考察选拔党政领导正职。要把优秀人才选配到党政领导正职岗位,除了必须坚持干部选拔配备的基本标准,还应有特定的素质要求。对正职人选,要着重考察其领导科学发展、驾驭全局、抓班子带队伍的能力和实绩;对副职人选,要着重考察其工作思路、组织协调、抓落实促发展的水平和成效。此外,还要注重对党政领导正职人选“德”的考察,了解其在廉政和遵守纪律方面的表现;要全面考察拟任人选“工作圈”“生活圈”“社交圈”等情况;要重视将网络作为反映情况的重要渠道,发现线索必须紧抓不放、一查到底。
二是拓宽选人用人视野。要勇于打破体制部门行业壁垒,把各类优秀人才纳入党政领导正职选拔范围。选优配强党政领导正职要克服求稳怕乱思想,树立不拘一格选人才观念,把眼光更多地投向各个领域,不但要关注体制内优秀人才、也要关注体制外优秀人才。在体制内,既要关注党政机关的优秀人才,也要关注国有企业、事业单位的优秀人才,特别要重视那些长期工作在基层和生产一线的优秀人才;在体制外,既要重视新社会组织的优秀负责人,也要重视新经济组织的优秀高管。同时,在选人用人上可以试行聘任等方式,吸引海内外优秀人才担任行政领导正职。要坚持海纳百川、五湖四海、唯才是举原则,努力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当其时。
2.2健全对一把手用人权的监督机制
一是落实好有关党政干部选拔任用的法规制度规定。近年来,《干部任用条例》《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监督检查和责任追究办法》《关于防止干部“带病提拔”的意见》《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若干规定(试行)》等法规制度先后出台、实施,对于党政干部选拔任用的程序规范起到重要指导作用。各级党委和组织部门要严格执行这些法规制度,切实规范一把手用人权;此外,要认真落实一报告两评议、①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纪实、票决等制度,给一把手用人权多套几个“紧箍咒”。
二是加强上级党组织对下级党组织一把手的监督。在现行组织管理体制下,来自上级的监督对于一把手而言更为有效和有力。因此,应强化组织部门和纪检(监察)机关对下一级党组织一把手的监督。《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以下简称《党内监督条例》)第17条也明确要求:“上级党组织特别是其主要负责人,对下级党组织主要负责人应当平时多过问、多提醒,发现问题及时纠正。”②关于上级党组织对下级党组织一把手监督的可操作性办法的制订应以《党内监督条例》《干部任用条例》等作为依据,以保证其权威性;要建立健全定期培训、定期谈话、定期报告等制度,加大上级党组织对下级党组织一把手用人情况的监督。
结束语
党政干部管理制度改革是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培养造就大批优秀党政领导人才的治本之策。我国党政干部管理制度具有特定的内涵和鲜明的时代特征。我国党政干部管理制度建设成效明显,但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当前,深化新时代党政干部管理制度改革应以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相关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明确改革的目标和方法,针对问题采取有效措施。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27.
[2]习近平.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党建研究,20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