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巷机械式防跑车装置设计应用

发表时间:2021/6/17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7期   作者:吴振华
[导读] 摘要:我国煤矿实际井巷布置中,采区上、下山等准备巷道以及倾斜长壁工作面的回采巷道,多采用斜巷轨道运输来满足生产运料需求,而斜巷轨道极易发生绞车断绳、跑车等事故,严重威胁着井下运输人员的安全。
        平煤股份八矿运输四队  河南周口  467000
        摘要:我国煤矿实际井巷布置中,采区上、下山等准备巷道以及倾斜长壁工作面的回采巷道,多采用斜巷轨道运输来满足生产运料需求,而斜巷轨道极易发生绞车断绳、跑车等事故,严重威胁着井下运输人员的安全。对此,相关规程及标准明令要求,斜巷必须设置“一坡三挡”,防跑车装置即为其中之一。
        关键词:斜巷运输;防跑车装置;安全性;斜巷机械式式
        引言
        矿井运输系统中,矿车主要负责井下施工所需材料的运入和矸石及其他废弃物的运出,矿车运输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承载性,且维护费用低。但其受运输条件恶劣、单车运量小、运输频繁等不不利因素的影响,易出现运行事故,特别是对于大角度倾斜巷道而言,如发生跑车情况,轻则造成设备损坏,重则导致人员伤亡,因此在斜巷运输过程中必须安装防跑车装置进行有效拦截,减少事故损失。为了对跑车进行有效拦截,某煤矿针对矿井斜巷运输的实际情况,利用废旧材料,通过反复试验和改进,最终设计完成了一款斜巷跑车防护装置,应用效果良好。
        1斜巷机械式式防跑车装置
        它的传感器是摆杆式的,摆杆的安装高度是以矿车的高度而设计的。正常运行的矿车打到摆杆的长度约100mm。当正常行驶的矿车打到摆杆后,其动能不至于使挂钩脱扣,挡车栏不动作。如果车辆的速度达到一定值时,摆杆的动能增大,使挂钩脱扣挡车栏下放,起到挡车的作用。这种装置虽然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斜巷机械式控制响应速度慢,受运输车辆的高度不同(如平板车、材料车等)、动作不可靠等因素的影响,难以防止以下几种跑车事故的发生:(1)当安装或撤除工作面时,由于所运输的设备高度一般都大于防跑车装置的高度,必须把防跑车装置的摆杆拆除后才能提升,此时的防跑车装置失去了挡车的作用;(2)运输车辆的高度低于摆杆的高度时,如果发生跑车,下滑的车辆打不着摆杆,防跑车装置也不起作用;(3)车辆的滑行速度达不到防跑车装置的动作速度时,其装置不动作,也起不到挡车的作用。而且挂钩处的光洁度对其动作的灵敏度影响很大,光洁度过高就经常误动作,造成正常速度运行的车辆脱轨,增加不必要的工作量。光洁度太低,当发生跑车时,挡车装置就有可能不动作,从而危及工作人员的安全,造成严重的后果。
        2 斜巷机械式防跑车装置设计应用
        2.1结构的设计
        设计的跑车防护装置分为两部分,具体如下:1)防护栏。防护栏为长方形框架,长、宽分别为2m和1.5m,框架有规格50的角铁焊制,其上以200mm为间距吹出直径20mm的圆孔,且上下左右对称分布。在利用直径18.5mm的钢丝绳自圆孔内穿入,编织为网格状,其正交处互相错压,在错压位置使用同样规格的钢丝绳和卡扣固定。每段钢丝绳穿过圆孔后截断,使其相互独立且利于维护,钢丝绳穿过角铁后使用同样规格的钢丝绳和卡扣固定。在框架一端焊接两个铰支座,间距800mm,铰支座厚度15mm,且带有两个直径35mm的圆孔。在巷道顶梁上焊接两个相同规格铰支座,间距760mm左右,防护栏和巷道顶梁上的铰支座采用钢制销柱进行连接,长850mm,销柱两端打开口销。2)撞击引导装置。撞击引导装置底座为两根1.8m方钢,两端焊接长方形钢板,方钢间距30mm。方钢一端200mm处施工一个通孔,其中铰接一根长1.5m的可自由转动的撞杆,方钢另一端200m处也施工一个通孔,装上机关挂钩,在撞杆受到外力撞击时能向后转动,并碰撞机关挂钩尾部。防护栏与机关撞钩间采用6mm直径的钢丝绳进行连接,在防护栏上安装改变钢丝绳方向的导向轮,见图2-3。失控的矿车撞击跑车防护装置时速度可能较高,因此防护网与撞杆的距离必须大于计算的最小安全距离,确保矿车撞击撞杆后到达防护网时,防护网能够全部打开。


        2.2阻车立杆
        阻车立杆的顶部为550mm×550mm×20mm废旧钢板,钢板中心处、距钢板两边各50mm处,分别预设3个锚杆孔,用来将阻车立杆顶部的钢板锚固于巷道顶板,钢板中心应位于运输斜巷轨道中心线上;在钢板中心两侧190mm处,各焊接一个300mm×300mm的侧护板,在两个侧护板上预设直径为23mm的圆孔,用来悬吊阻车立杆,阻车立杆由原保险梯改制而成,规格为250mm宽×2000mm长,用穿销将阻车立杆固定,其长度可根据运输斜巷的实际高度及坡度确定,一般以接触到道轨上面为准。
        2.3基于土壤最佳插入角度的制动爪结构设计
        现有防跑矿车和防跑人车上常用的制动机构为插爪,当发生跑车时,插爪在重力作用下插入枕木或底板面阻止矿车继续下滑。但在制动过程中,插爪可能会顶起车身,导致矿车出现翻转,从而脱轨。针对插爪结构存在的缺点,本文在现有勾爪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新型制动爪。与插爪相比,新型制动爪前端为一弯勾,因此工作原理明显不同,插爪主要是向前插入枕木或底板中阻止矿车继续下滑,而制动爪是从后勾住枕木以阻止矿车继续下滑,因此发生顶起车身出现翻转的情况将大大减少。由于在实际工况中,枕木大部分埋于地下,露出地面的部分比较少,因此,为了使制动爪在落下后能够抓住枕木,必须先插入土层,然后在矿车的拖动下,抓住枕木,阻止矿车继续下滑。土的切削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土在楔形刀具的压力作用下受到挤压和剪切而开始变形,当压力继续增大,土体的原始结构被破坏,土块或土层被切离。现有切削装置可归纳为两种基本形式,即刀型切削装置和斗型切削装置。刀型切削装置为各种形状和尺寸的刀片,工作时刀片下缘进行切削、碎土堆积刀前;斗型切削装置是各种形状的铲斗,斗的前缘或装斗齿或成弧行,工作时斗齿或刃口削取土,碎土大部装入斗内。
        2.4 智能式防跑车装置的优点
        (1)系统具有车位距离数字显示、故障部位显示、跑车声光报警;(2)具有自动、手动功能,并且能方便的进行切换;(3)具有提升机脱机、联机功能,通过操作主控箱上的按钮进行切换;(4)具有跑车及故障触点与绞车联锁;(5)采用三菱PLC可编程序控制器、旋转编码器,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6)正常情况下各道挡车栏均处于常闭状态,增加了装置的可靠性;(7)本装置具有安装、维护方便等特点。
        2.5冲击动力学理论及ANSYS/LS-DYNA简介
        制动爪结构的碰撞一般发生在几毫秒到几十毫秒内,碰撞过程中制动爪和挡块等结构在惯性载荷的作用下发生大位移、大转动、大变形的接触碰撞,具有几何非线性、材料非线性等多重非线性特征,属于非线性冲击动力学问题。下面简单介绍一下冲击动力学相关理论及处理软件ANSYS/LS-DYNAo1)冲击动力学基本理论冲击是系统受到瞬态激励时,其力、位移、速度或加速度发生突然变化的现象。冲击是振动的一种特殊状态,具有自己独特的特点:(1)瞬时强载荷、大变形、高应变率;(2)作用时间短,结构惯性影响不可忽略;(3)结构大变形引起几何非线性现象。冲击碰撞问题涉及的过程一般需要用弹塑性力学进行描述,采用的材料本构关系,是包含有线性和非线性微分方程的封闭方程组,同时根据具体情况有不同的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这些方程只有在极其简化的情况下才可以得到解析解,而简化方法只有在极少的情况下可行,一般情况下过多的简化都会导致误差过大。
        结语
        斜巷机械式式防跑车装置在斜巷中的设计应用,改变了伯方煤矿原有防跑车装置维修材料成本、人工维护成本高的问题,增加斜巷运输过程中防跑车的安全性,保证了运输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蔡云领,赵帅.防范煤矿斜巷提升运输事故的对策[J].能源与环保,2019(12):17-23.
        [2]侯相聪.井下斜巷轨道运输事故原因与防范措施[J].斜巷机械式管理开发,2019(1):254-25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