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航飞机维修故障分析及质量改进措施探究 黄浩

发表时间:2021/6/17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7期   作者:黄浩
[导读] 摘要: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依据“十四五”规划对我国民航建设提出的总体思路及发展路线,我国的民航业将会更进一步的发展壮大。
        北京飞机维修工程有限公司西南航线中心  四川省成都市  610200
        摘要: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依据“十四五”规划对我国民航建设提出的总体思路及发展路线,我国的民航业将会更进一步的发展壮大。但随着航空运输量的不断提升,航班延误问题越来越突出,航空器运营效率也逐渐成为民航发展的重要因素,民航飞机的维修效率则越来越重要。
        关键词:民航飞机;维修故障;质量改进措施
        引言
        民航飞机拥有复杂的系统结构且运营要求高,其在运行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各种故障,如果无法进行及时有效的维修,则会导致飞机运行效率降低,甚至可能导致不安全事故的发生。所以飞机故障的及时维修排除对于飞机具有重要的意义,在飞机运营人的运行规范中,都有这样的数据,民航飞机每飞行1h,就要对这架飞机进行约5h的维修,这也是飞机安全性高的重要原因之一,它有着及其严格的维修标准。
        1民航飞机维修管理的意义
        民航飞机与其他运输工具有着明显区别,一旦飞机在高空发生故障,很可能造成巨大的、无法挽回的灾难。科学的飞机维修管理可以把安全事故降到最低,为人们的安全出行带来保障,促进航空业的进一步发展。
        2民航飞机维修故障分析
        2.1飞机结构复杂
        在高科技技术为人们带来更高的工作效率和更高的性能的同时,对飞机可靠性和安全性的提升也起到了关键的作用。现代客机多采用电传系统,如自动飞行控制系统、自动飞行管理和导航系统等,使得在自动化、智能化方面迈出了一大步。这些系统的应用会减少飞机驾驶员的配备,降低飞机驾驶员的工作负担。例如,空客系的飞机在开始飞行之前,只需要将飞行计划输入飞机的计算机系统,飞机就可以按照既定的路线进行自动飞行和导航,直到抵达目的地。在飞行过程中,如果没有特殊情况发生,飞行机组人员只需要对飞机进行监控即可。但是高科技设备的集成化、复杂化,也使飞机一旦出现故障时对故障的排除、维护工作都变得更加困难。与军机和通用飞机相比,民航客机的平均日使用时间一般在10h以上,利用率较高。为提升效益,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航空公司能做的就是提高客座率、让飞机尽可能在空中飞行,因此留给短停的时间就较少,大约30~60min,这样在飞机发生故障之后,即使维修人员能及时找出故障源,但也会由于工具设备、航材准备、人员安排等原因,无法在短停时间内排除故障,造成航班延误。如果是故障明确但却难以拆装的故障件,则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对故障设备的更换也较为麻烦,因此在有限的时间内无法快速的实现恢复飞行。
        2.2高水平技术维修人员短缺
        在飞机运行过程中,飞机监测系统会实时监测飞机可能出现的故障,维护人员通过对故障信息进行判断,结合故障信息的等级以及相关警告严重程度,依据相关手册和规章,对故障进行处理。由于飞机系统涉及的零部件很多,任何零部件出现故障问题都有可能导致飞机的系统发生问题。因此在处理故障的时候要求相关维修人员具有较高的技术能力水平和对飞机有较为全面的了解,对其故障问题进行快速准确的判断。但是培养有着较高技术能力的维修人员并非易事,从积攒维修经历,取得民航维修执照,学习所维护的机型,熟悉各种全英文手册以及公司规范,到最终取得航空运营人授权成为放行人员,一般需花费数十万元,时间约5年甚至更长,门槛很高。培养一名成熟的机务维护工程师需要时间与金钱的双重保障,也造成了高水平维修人员短缺的现状。
        2.3维修器材储备不足
        民航客运飞机属于整合全球先进工业材料、工艺的结晶,研发时间长、费用高昂,因此飞机售价不菲,维修所需的航材也价格昂贵,而构成飞机的零部件又成千上万,维修部门无法对飞机的全部组件进行储备。目前在全球范围内,航空器材的储备、周转问题是一直热门的话题,尤其是保障航班正常运行与协调航材库存之间的关系。

一旦飞机某部件发生了严重故障、需要进行更换而航空公司没有该备件时,情况就变得极为棘手,查询、购买、调货花费的时间有可能导致飞机长时间停场的情况发生。
        2.4维修场所受限
        飞机在有航班任务的时候一般会停靠在机坪上进行维护作业。但是当飞机出现复杂故障时,因航班安排、机坪要求、天气、工装器材、飞机维护构型等原因,无法在机坪直接维修,而能满足飞机维修要求的维修厂所有限且与机坪有一定的距离,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故障的维修工作。有时为了维修,飞机要被拖至合适的维修场所,这又需要占用滑行道甚至跑道,往往难以立即获得管理部门的同意,因此也会造成一定的飞机航班延误问题。
        3民航飞机维修质量改进措施
        3.1建立相应的维修数据库
        建立维修数据库是一种创新性的维修管理方案。在传统的维修管理过程中,都是需要依靠维修人员进行总结统计,之后再对总结统计内容进行验证,验证的过程需要依据步骤实现,并由相关的工程师不断完善。这种具有时代特点的收集模式,很难快速提高维修人员的工作效率。而目前办公电子化,为维修数据收集提供了便利,把以前的维修数据建立数据库,通过设置便于查询的关键词,在以后的工作中搜索参考,工作效率的提高会发生质的变化。同时,在维修数据库建立之后,维修人员可以主动及时的进行维修方式的优化,不断完善和优化数据库,形成越来越详细、可靠的数据库资源,更好地服务于维修人员。
        3.2完善航线维修体系
        飞机的航线维修工作是保障飞机及时投入运营的关键工作,其有着时间短,环境条件多变等特点。因此对于航线维修而言,建立一个完善高效的维修体系是提升维修效率的重要方式。例如可采取将飞机常规维护与故障排除结合到一个整体的航班动态管理系统中,一旦某一架飞机出现故障可能影响航班正点运行,则维护人员第一时间就能将问题反应到动态管理系统中,而飞机调度人员就能第一时间获取信息并协调其他合适飞机来执行航班,从而最大限度的避免航班延误的情况发生。
        3.3创新培训方式
        民航飞机的维修企业对维修人员进行培训时应与时俱进,引进先进的、直观的培训设备,如3D模拟培训软件、真图拍摄视频讲解,不断引导维修人员的学习,同时培养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使其在维修过程中发挥出最大的价值。对于不同水平的维修人员,培训的侧重点也不相同,既不能让其野蛮生长,也不能拔苗助长。尊重维修人员的差异性,依据他们实际的能力水平,进行有针对性的技术指导和培训,因材施教,这样在学习和维修的过程中,可以充分调动起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进而提高工作效率。
        结束语
        由于飞机本身系统复杂、高水平维修人员短缺、航材储备不全、维修场所不便利等,使得当前的民航飞机维修工作效率不理想。为提升维修效率性,保障飞机安全平稳运行,需要采用积极培训维修人员,创新培训方式,建立维修数据库,完善维修体系等措施,使飞机维修工作能及时、高效且准确地开展。
        参考文献:
        [1]罗文东,王恩源,李世林.基于管理改进的民航飞机维修故障分析[J].中国新通信,2019,21(23):166.
        [2]卢夏辉.民航飞机APU航线维护及车间修理的故障分析与维修策略研究[D].厦门:厦门大学,2018.
        [3]强栋侠.基于民航飞机维修技术和方法的思考[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23):95.
        [4]杨浩.我国民航飞机维修故障分析和管理改进措施[J].价值工程,2018,33(15):164-165.
        [5]陆陈艺.民航飞机维修故障分析及质量改进方法浅谈[J].科技资讯,2018,16(9):107-10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