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园林古建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北京市 100081
摘要:室外展园的布局规划是集中体现园林园艺类博览会“展览、展示”功能的核心内容。本文对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展园布局规划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展园;布局规划
一、世园会与园区总体规划概况
1、2019世园会总体概况
2019年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是A1类世界园艺博览会,选址位于北京市延庆区,举办时间为2019年4月29日至2019年10月7日,展期162天[7]。参展者不少于200个。
2、项目区位及规划范围
园区位于延庆区西南部,横跨妫水河两岸,东部紧邻延庆新城,西部距官厅水库约4公里,南北距八达岭长城和海坨山约10公里(图 1-2)。园区总面积960公顷。其中围栏区占地503公顷,非围栏区面积约399公顷。
3、围栏区规划结构
本届世园会以“绿色生活,美丽家园”为主题,以“一心、两轴、三带、多片区”为整体空间结构
“一心”即核心景观区;“两轴”:以冠帽山、海坨山为对景,形成正南北向的山水园艺轴和近东西向的世界园艺轴;“三带”包括妫河生态休闲带、园艺生活体验带和园艺科技发展带;“多片区”包括世界园艺展示区、中华园艺展示区、自然生态展示区、生活园艺展示区、教育与未来展示区。
5、展园布局规划原则与规划依据
(1)规划原则
有机延续——从全园层面统筹考虑个体表达,充分遵循上位规划理念和目标。
以人为本——从参观者、参展者、运营者多重视角考虑问题,满足各方参会目的。
特色引导——针对不同展区进行景观特质和展示内容差异化引导,达到体验丰富度。
分区控制——根据展园区位与周边环境关系,建立分区控制体系,使整体环境协调。
二、展园与展区概述
1、展区总体布局
依据世园会园区综合规划结构,除核心景观区、山水园艺轴和世界园艺轴之外,围栏区整体的展示结构共分为六大展示片区:分别是中华园艺展示区、世界园艺展示区、生活园艺展示区、教育与未来展示区、园艺科技发展带和自然生态展示区。此次展园布局规划范围仅限于503公顷的围栏区,包括以上六大展区内的全部展园。
2、展区特色概述
(1)中华园艺展示区
中华园艺展示区,位于山水园艺轴及中国馆东侧,世界园艺轴及国际馆西侧,南接园区主干道(园区南路),北临园艺生活体验带与核心景观区妫汭湖相望。展园个数与我国行政区划一一对应,规划布局34个室外展园,包括31个省区市及港澳台地区,占地约25公顷,全区各展园统一的展示主题为“盛世花开”。
在此大前提下,各展园可依据自身地域特色展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港澳台地区园林园艺的历史文化和特色精华,形成独具特色又和谐统一的展区形象[3]。中华园艺展示区的特质是最具中华特质、最具文化特色、最具地方特点。
(2)世界园艺展示区
世界园艺展示区占地面积约28公顷,以国家和地区为参展单位(共计55个展园),展示世界多彩的园艺风格。展区位于世界园艺轴东侧,园区南路西侧,北临自然生态展示区,南接园艺科技发展带,并与围栏区二号门相邻。该区的特质是最具国际范儿,最具异国风情,最具文化融合,在展示来自世界各地不同地区的园艺文化、园艺水平的同时,还要体现“融合绽放”的展区主题。
(3)生活园艺展示区
生活园艺展示区是六个片区当中最贴近普通人生活的园艺展示片区,是办会主题“绿色生活,美丽家园”的最集中体现。该区占地约56公顷,位于山水园艺轴西侧,环湖南路南侧,百康路北侧。展区以草药和果蔬园艺为主要的展示内容,诠释“生活园艺”这一展示主题,其中百蔬园50亩,百果园100亩,百药园50亩。该区以园艺小镇、植物馆为依托,形成最贴近生活、最自然亲切的园艺展示片区。
(4)教育与未来展示区
教育与未来展示区占地约13公顷,北临天田及园艺小镇、东临山水园艺轴,西侧依托植物馆,南接园艺科技发展带,场地区位临近一号门、六号门。教育与未来展区展示最新、最时尚的园艺,同时展示富于创意性的园艺作品,展示生动、活力、趣味性、互动性强的园艺内容。该区以“教育与未来”为主题,形成最科技互动、最寓教于游、形式最丰富的特色展示区。
(5)园艺科技发展带
园艺科技发展带是最具前瞻性的展示片区,展示企业对绿色理念的理解和尊重,同时也为企业提供宣传、展示和推广的平台。该展示片区占地约21公顷,呈带状分布,位于围栏区东南,北临园区主干路(园区南路),东临延康路,南临百康路,便于会后与城市发展对接。
(6)自然生态展示区
自然生态展示区依托自然本底,结合湿地净化、乡土植物展示等内容展示生态、休闲方面的园艺内容,营造最生态、最亲近自然、最放松舒适的展区特质。该展示片区共分为北岸、南岸两部分,总占地面积约50公顷,其中核心展示区位于妫河南岸,南临环湖南路。
三、布展技术要求
(1)总体及景观
展览展示——布展应以展示园艺植物、园艺材料、园艺技术为主,突出“园艺”博览会。
植物——严格保护和利用现状植物,新植的永久保留植物应为适生品种。植物品种选择参见《植物材料推荐表》。
出入口——需按照前文所述展园分区建设引导所明确的出入口方向进行组织,园内外交通要顺畅衔接。
退线——需在退展园红线3米的空间内做绿化隔离,临时建筑需退红线6米,临时展示设施需退红线3米。
竖向——展园四至边界及标高需严格按照技术条件进行控制,地块边界内外高程应接顺。贯彻“海绵城市”建设理念。
照明——需考虑展园夜景效果及夜间游赏需求,并与全园夜景相协调。
无障碍设施——根据AIPH相关要求,展园需满足无障碍设计规范,无差别地向残疾人开放。
材质要求——构筑物宜采用本土化、可再生材料以及低能耗材料进行建设。铺地应以透水材料为主,宜选择可生物降解、可循环利用的绿色环保材料,并结合功能和景观设置雨水收集系统。
(2)建筑
以室外园艺展示为主,确需以室内形式展示的建议使用临时建筑或设施[5] [6](注:所有展园内的建筑均为临时建筑)。
1)展园绿地率≥70%;
2)建筑限高6米,构筑物限高9米;
3)建筑内涉及商业活动的面积不得超过建筑总面积的20%。
(3)市政
1)用水用电负荷上限及供排水技术条件等,要提出合理需求,标示计算过程,并与上位规划设计对接。
2)雨水控制利用,应严格执行北京市地方标准《雨水控制与利用工程设计规范》DB11/1685-2013,采用低影响理念进行建设,采取雨水控制措施,减少雨水外排量,使雨水资源化。
3)展园用电预留:10瓦/平米
4)展园中水预留:10L/s(含喷灌及水景循环用水量)
5)展园给水预留:10L/s(含室外消防用水量及卫生用水量)
(4)特别提示
1)禁止照搬、扩建或缩建已建成的建筑、园林及园艺空间作为布展内容。
2)禁止突出建筑或以建筑为中心突出园艺以外的展示内容,禁止建设“塔”等敏感建筑。
3)参展者需向主办方提供概念方案,并经评审确认后再进行深化设计。
4)负面设计清单将作为展园评审的重要依据。最终地块范围及周边道路以正式提供给参展方的技术资料为准。
四、总结
本文详细研究了2019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的园区总体规划与实际出发,分别从世园会展区总体布局、展区特色内容、展园控制引导与技术要求等方面,由上到下详细解析并论述了此次博览会园区展园布局的规划方案,旨在为日后园林博览会的展园规划与技术导则编制提供可供参考的依据。
参考文献:
[1]钟祺,王国义,张远敏.旅游地会务会展园规划设计研究——以平潭综合实验区会务会展园城市设计为例[J].中外建筑,2018(01):58-62.
[2]裘烁.武汉园博会展园主题特色生成的微观权力运行机制分析[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7.
[3]杜双件.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园博会展园中的应用[D].山东建筑大学,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