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测技术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探究 陆绍京

发表时间:2021/6/17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7期   作者:陆绍京
[导读]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的环境检测技术有了很大进展,环境监测是环境保护及环境执法中的重要一环,而环境监测工作的实施则需要环境监测技术的支撑。
        广西泽顺检测服务有限公司  广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  535000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的环境检测技术有了很大进展,环境监测是环境保护及环境执法中的重要一环,而环境监测工作的实施则需要环境监测技术的支撑。本文将对我国环境监测技术的应用发展进行详细阐述,针对现有问题对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分析研究,希望可以为我国环保工作的持续深入开展提供帮助。
        关键词:环境监测;技术应用;生态可持续;发展趋势
        引言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我国企业在不断扩大生产规模的同时,给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压力,造成我国土壤环境恶劣,土壤中含有部分有害物质,对人类的生产生活造成影响,同时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对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产生了不良的消极影响。
        1环境监测的现实意义
        环境监测的实施通常伴随着质量评估和环境执法。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和扩大,环境中的污染物类型、含量都在不断增加,若是直接食用污染土壤种植的农作物,就有可能威胁到人们的生命健康。因此,环境管理部门有必要对土壤环境状况进行持续监测。环境监测是环境保护措施提出的依据,在环境监测过程中,需要兼顾好现场调查、检测布点、样品采集等一系列工作。环境监测技术的发展十分悠久,但是真正进入现代化还要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环境监测技术应用于土壤监测中,需要对土壤环境因素进行多次测定,如此才能获得环境变化趋势的准确认知。在检测中,主要的检测对象是对环境有影响的污染物,如汞、铅等无机物和包括有机氯农药在内的生物活性物质。借助多种类型的土壤环境质量监测技术,土壤污染物及其消极影响可以得到有效控制。
        2土壤环境监测技术的应用现状
        2.1“3S”技术在土壤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3S”技术是对遥感技术(RS)、地理信息系统(GIS)以及全球定位系统(GPS)的统称,以三种技术为基础,是我国目前开展土壤环境监测工作的常用技术之一,在实际应用期间,土壤环境监测团队会对三种技术进行整合,将三种技术中适用于土壤环境监测的有利部分提取出来,将其融为一体,形成新的土壤环境监测体系。“3S”技术的应用能够获取不同地区土壤环境信息和土壤监测质量信息,能针对不同地区出现的不同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进而将土壤环境保护工作落实好,使得我国土壤环境质量得到提升。国家将“3S”技术应用到土壤环境监测工作中,有效发挥三种技术在土壤布点和采样方面的优势,在完善我国土壤环境信息数据库的同时,建立健全土壤信息储存体系,为推动土壤环境监测技术的不断进步提供了技术动力。
        2.2生物技术在土壤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土壤环境监测工作属于周期性长、设计内容多样、形式复杂的一项高难度作业,现代信息技术在土壤环境监测中提供了技术基础。随着近几年各类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土壤环境监测技术也在不断更新,其中生物技术在土壤环境监测过程中实现了广泛应用,生物技术的内容形式多样复杂,能够为土壤环境监测工作提供质量保障,生物芯片技术以及大分子标记检测技术能够对土壤内部的各类物质进行标记,通过生物技术能够更加深入直观地了解土壤污染的具体情况,生物技术的不断进步为我们修复土壤环境提供了新思路。
        2.3现代信息技术
        现代信息技术也得到了广泛应用,土壤环境监测效率也因为大数据技术的支持显著提升。就目前来看,我国的土壤环境监测工作已经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持。这是因为信息技术已经渗透进土壤环境监测的各个环节,以土壤环境数据的收集和监控来说,若是完全依靠人力开展有关工作,就会导致检测成本急剧上升,并且收集和监控的效率和准确性也难以得到保证。在监测土壤环境时,工作人员只需将各地传来的土壤环境数据进行整合,然后再对比往期数据,就可以直接发现土壤中存在的问题。当然,随着大数据技术的不断深化应用,土壤问题的解决也会变得更加智能化,数据系统将结合数据库给出理想的解决方案。由此可见,现代信息技术已经和土壤监测工作紧密联系,相关监测工作只需要在互联网技术的作用下就会变得高效起来。


        3我国环境监测技术的未来发展
        3.1注重对有机污染物的监测
        土壤环境检测技术的发展必然会考虑到有机污染物的监测。经历了长时间的工业发展后,很多地区的土壤环境已经遭到了污染。需要注意的是,土壤的污染具有不可逆转性和治理难度大的特性。当土地受到污染后,固体污染源将会长时间污染土壤。土壤中的有机物会通过食物链进行传播,如果人们误食了污染土地中种植的农作物,身体健康就会受到威胁。所以,为了防止已经污染的土壤对人们的食品安全产生威胁,应当将检测的重点放在有机污染物上,以此提高土壤环境检测的针对性。
        3.2监测分析精度向痕量发展
        监测精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最终监测结果的可靠性和实用性,监测精度的不断提升,不仅需要管理者坚持科学发展观,还需要技术人员不断培训自身能力,提升检测精度,现有的土壤环境监测中,发现重金属污染的情况并不多,然而重金属污染却会产生巨大后果,影响人类生命健康以及社会发展,各类高精度的检测仪器,实现了全方面的土壤环境监测,为保护人民生命及财产安全提供保障。
        3.3建立自动土壤环境监测网络系统
        在未来的土壤环境监测过程中,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有关部门和相关的技术人员要通力合作,充分发挥网络平台和科学技术的优势,建立完善的自动土壤环境监测系统,实现对土壤环境信息的自动采集、整理和分析,自动形成整治措施,提高土壤环境监测工作的效率,提高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利用率。
        3.4推动监测技术和设备的多元化发展
        现如今,我国环境监测工作所使用的技术设备相对落后,不仅准确度、灵敏度无法保障,还可能对分析人员的身体健康产生一定的损害。因此在未来一段时间,我国应积极推动环境监测技术的多元化发展,积极引入3S、超声波提取、超临界萃取、吹扫捕集,液相色谱等新型技术以及相关的高精密分析仪器,最大程度地提高环境监测的水准。
        3.5广泛应用现场快速分析技术
        土壤环境监测工作迫切地需要高效率的现场分析技术,当污染事故发生以后,土壤环境监测管理部门要迅速作出反应,到达污染现场对土壤进行取样和分析,然后在充分了解污染物的前提下给出处理方案,避免时间耽搁而导致污染物下渗严重。为了满足土壤环境监测各方面的需要,监测分析仪器逐渐朝着小型化、便携式方向发展,并且从监测设备市场来看,当前已经有很多仪器兼备功能性和操作性。在今后的土壤环境监测工作中,势必会更多地涉及现场快速分析技术,相关研究单位可以在当前设备基础上制定完整的操作流程,以此帮助监测人员快速分析。
        结语
        综上所述,土壤监测系统的运用能够为我们提供土壤污染数据,为土壤污染治理及对应区域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依据,本文旨在为我国土壤环境监测技术的发展提供一些帮助,为我国环境建设进一己之言。做好土壤环境监测工作对我国建设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能提供重大帮助,同时还能够为我国土地及生态环境保护提供驱动力。
        参考文献:
        [1]郜青华,孙跃跃.我国土壤环境监测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0,(5):403.
        [2]陆琳.我国土壤环境监测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资源节约与环保,2020,(5):57.
        [3]刘子成.土壤环境监测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江西农业,2020,(14):16,18.
        [4]赵友存.我国土壤环境监测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19,(21):711.
        [5]齐敏.我国土壤环境监测技术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J].科教导刊-电子版(中旬),2020,(5):28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