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时代背景下加强国企干部管理的思考 王堂堂

发表时间:2021/6/17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7期   作者:王堂堂
[导读]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国有企业干部管理工作面临的形势任务、干部队伍状况等都发生了极大变化,改革的形势对干部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中国石油运输有限公司新疆塔里木运输分公司  新疆库车市  842000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国有企业干部管理工作面临的形势任务、干部队伍状况等都发生了极大变化,改革的形势对干部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年来,干部管理使用中各种新情况新问题频出,特别是国企高管中出了不少问题,党中央对新时代国有企业干部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任务提出了一系列新要求。如何提高干部管理的质效,满足新时代的企业发展的新要求,成为国企干部管理的新课题。本文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国有企业干部管理的新特征,进行一些探讨。
        关键词:新时代;国企;干部管理
        1 新时代国企干部管理的新特征
        1.1政治原则突出
        我国国有企业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的原则。党组织在国有企业选人用人工作中发挥着领导和把关作用,党委、分管领导和组织部门在干部选拔任用、教育培养、管理监督中承担重要责任。企业干部管理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把旗帜鲜明讲政治作为根本要求,教育引导广大干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要求科学把握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全面从严治党的总规律、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建设的总方向,从党和国家事业的全局来研究推动工作,把每一项具体工作都纳入整体之中进行统筹谋划。
        1.2注重德才兼备。
        干部“既要政治过硬,也要本领高强”。“过得硬”是新时代的新要求,干部必须做到信念过硬、政治过硬、责任过硬、能力过硬、作风过硬,国有企业的干部管理必须以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为目标。当前,改革开放进入全面深化、整体推进的关键时期,改革的艰巨性、联动性、整体性特点极其鲜明。要求国有企业的干部敢于和善于站在全局高度和时代潮头,有能力将新时代的科学思想、先进理念、发展方略变为推动企业发展的有效措施,善于强弱项补短板,克服不敢为、不善为、不能为现象,持续有效推进事业发展。
        1.3注重忠诚干净担当
        国企干部管理坚持严管厚爱相结合。从严管理必然要求干部担当作为,关心关爱也是从严管理的重要保障。推动新时代党的建设,要求在坚持从严管理监督干部的同时,更加重视对干部的厚爱和激励,切实做到从严管理干部推进一步,干部激励工作就跟进一步。要求干部在关键时刻、重大任务面前豁得出、冲得上、沉得下、做得成;在重大原则问题上旗帜鲜明,不当两面人,不做旁观者;对党的事业信仰坚定,不徇私、不舞弊、不诿过,扎实工作,敢抓敢管,也要求党的干部自觉接受组织监督,慎独慎微。
        2 当前国企干部管理存在的一些问题
        2.1选拔任用形式单一
        虽然我国国有企业早已经完成股份制改革,但是为了保证国有企业中国家控制力不被削弱,同时也受历史沿革的影响,导致国有企业中公开选举、民主选举、职工代表大会选举等一些选举方式只停留于形式,做不到真正的公正、公平、公开。企业干部任用和选拔,主要还是以“上级提拔”为主要形式。重要的选任权往往集中于高层领导身上,所以容易造成与领导套关系的不良企业内部风气,企业干部不将企业发展利益作为工作的重点,而将如何与领导搞好关系、做领导喜欢的事、培养个人“人脉”关系作为主要的工作内容,造成工作意识偏差。


        2.2干部管理活力不足
        因为历史的原因以及竞争中的特殊地位,国有企业不完全等同于一般的经济组织,其在组织架构、权责分配、晋升机制等方面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因此无论是制度设计,还是管理观念,仍然把资历、学历作为干部提拔的主要依据,导致一些有能力但是受限于学历、资历过低的员工得不到应有的发展机会和职业空间,干部管理职能没有得到有效发挥,企业内部的干部素质参差不齐,影响企业的快速发展。
        2.3缺乏干部激励机制
        与外企、私企、大型民营企业等股份制企业相比,国有企业中缺少多元化的奖励和惩罚机制。国有企业大多实行以职级定薪级的制度,干部的收入与工作绩效关系较小甚至完全脱钩,致使干部产生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的思想,虽然有的单位已经尝试年终奖与公司经营绩效相关连的方式,但落实到具体工作时,存在着不同部门、不同岗位之间标准不统一、控制难度大等系列问题,影响了激励的效果,干部积极干事创业的动力不足,在企业中的实际作用得不到正常发挥。
        3 新形势下提高干部管理质效的措施
        3.1 严把德才标准,突出干部选拔的导向
        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标准,始终把“德”字放在首位,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真正将政治过硬、能力过硬、素质过硬、作风过硬的拔尖人才吸纳到企业的管理队伍中,为企业的科学发展注入活力,提供动力。要践行“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好干部20 字标准,严格核查党员干部对待大是大非问题上的立场、态度和言论,注重核查干部面临急难险重和关键时刻任务时的现实表现,全面核查干部档案资料、个人重大事项和述职述廉报告、履行党员义务与参加组织生活等情况,把好选人用人政治关。
        3.2加强监管协同,真正管好用好干部
        严管即是厚爱,厚爱更需要严管。要结合企业实际,整合组织、人事、审计、纪检监督等部门力量,建立内部有效的协同工作机制,在确保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发挥各自优势开展工作的前提下,努力做到相互支持、相互补台,共同开创齐抓共管,形成合力的良好局面,为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固本强基。要坚持走群众路线,完善谈话、走访机制,定期组织听取述职评议,与班子成员、考察对象、职工代表等进行一对一谈话,多层次多侧面收集信息、了解情况。
        3.3突出绩效激励,建立科学发展的人才观
        科学有效的考核是干部选拔、调整、激励、约束的重要手段。要充分发挥干部考核评价的激励鞭策作用,把那些想干事、能干事、善成事的干部用起来,激励干部勇挑重担。要树立鲜明的政绩导向,根据差异化要求,合理设置干部考核指标,让政治过硬、实绩突出的优秀干部脱颖而出,让安心做事、埋头苦干的干部不吃亏,形成企业改革发展的不竭动力。在干部考核推优过程中,要勇于突破学历、资历等条条框框,加大对群众公认、实绩明显的优秀年轻干部的提拔任用力度,对在重点工作、重大工程中履职不到位或被认定为不作为、不担当等情形的,坚决不作为评先推优人选。
        4 结束语
        新时代,新使命,要求新作为、新担当。国有企业只有不断提高干部管理质效,增强干部管理活力,才能打造政治过硬、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才能不断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迎接改革中的机遇和挑战,促进企业不断做强做优做大。
        参考文献:
        [1]中组部负责人就《关于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意见》答记者问
        [2]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人民出版社,2017,1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